合肥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 . 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C .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
D . 苯等有机物是从煤干馏产物中分离出来的
2. (2分) (2018高二上·孙吴期中) 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中不是可逆反应2A(g)+3B(g) 2C (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A,同时消耗1.5molB;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 3: 2.
A . ⑤⑥⑧
B . ②⑤⑧
C . ①③④
D . ②④⑦
3. (2分) (2018高二下·盘县期末)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
N2(g)+3H2(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A . 1.125倍
B . 1.25倍
C . 1.375倍
D . 1.5倍
4. (2分) (2018高二上·承德期末) 对于反应:H2(g)+I2(g) 2HI(g) △H<0,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 . 加入催化剂,HI的产率增大
C . 增大c(I2),H2的转化率增大
D . 升高温度,I2的转化率增大
5.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C . 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D . 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6. (2分)有A、B、C三种气体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B . 若将初始投放的物质浓度增至原来的2倍,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C . 若第4 min 时降低温度,到7 min时达到了新的平衡,则此反应的△H<0
D . 反应在前3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31mol•L﹣1•min﹣1
7. (2分)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B . 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
C . 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D . 图Ⅲ表示在1 L容器、850℃时的反应,由图知,到4 min时,反应放出51.6 kJ的热量
8. (2分) (2016高一下·大庆期中)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B .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 . 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 .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9. (2分) (2016高一下·乐清月考)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 氧化钙溶于水
C . 甲烷燃烧
D . 铝粉与盐酸反应
10. (2分)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注入20mL 6mol•L﹣1醋酸和20mL6mol•L﹣1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同,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和后再试验则()
A . 灯光变暗;二者电离常数相同
B . 灯光变暗;电离常数醋酸大于氨水
C . 灯光变亮;电离常数醋酸小于氨水
D . 灯光变亮;电离常数醋酸等于氨水
11. (2分) (2016高一下·临渭期末)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A . 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甲醇
B . 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 . 反应体系中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D . CO和H2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甲醉
12. (2分) (2019高一下·诸暨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 . 10s后,该反应停止进行
C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 + Y(g) 2Z(g)
D . 反应开始到10s时,平均反应速率:v(X)= v(Y)=0.0395 mol·L-1·s-1
13. (2分)在生活、生产中为增大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 . 塑料制品中添加抑制剂
B . 食物放在冰箱中
C . 燃煤发电时用煤粉代替煤块
D . 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14. (2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
B . 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
C . 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 . 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15.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已知2H2O2(l)═2H2O(l)+O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H<0,△S>0
B . 途径Ⅱ与途径I相比,可能是加了催化剂
C . 其他条件相同时,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放出的热量:途径I>途径Ⅱ
D . 其他条件相同时,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途径I>途径Ⅱ
16. (2分)(2017·江苏模拟) 用CO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合成甲醇。

①CO2(g)+2H2O(l) === CH3OH(g)+ O2(g) ΔH1=+764.5 kJ·mol-1
②CO(g)+ O2(g)===CO2(g) ΔH2=-283.0 kJ·mol-1
③H2(g)+ O2(g)===H2O(l) ΔH3=-285.8 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①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产率
B . 反应②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
C . 反应③在100℃时ΔH<-285.8 kJ·mol-1
D . 反应CO(g)+2H2(g) CH3OH(g)的ΔH=-90.1 kJ·mol-1
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35分)
17. (1分) (2016高一下·腾冲期中) 根据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甲进行判断,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8. (5分) (2018高三上·葫芦岛期末)
(1)已知:N2(g)+O2(g)=2NO(g) △H=+180.5kJ/mol
N2(g)+3H2(g) 2NH3(g) △H=-92.4kJ/mol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 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________T1(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②若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 4NO2(g) + O2(g).△H﹥0,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05001000
5.00 3.52 2.48
①500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19. (9分) (2018高二下·厦门开学考) (Ⅰ)50mL0.5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位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可知下图装置有三处不妥之处,请指出________。

(2)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计算反应热时需要的数据有_________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差⑤操作所需时间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的盐酸跟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Ⅱ)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 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kJ·mol-1,:kJ·mol-1,则反应P4(白磷) +3O2=P4O6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6)肼(N2H4)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N2O4(l)△H1═-19.5kJ•mol-1
②N2H4(l)+O2(g)═N2(g)+2H2O(g)△H2═-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7)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NH3(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0. (6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打“√”,否则打“×”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________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发生变化________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发生变化________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变化________
⑤2VB=VC________
⑥生成1molA,同时反应2molB________.
21. (5分) (2018高二下·宜昌期末) 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 N2和0.6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 Δ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计算从反应开始到第4分钟达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υ(N2)为________。

(2)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

a.0.20 mol/L b.0.12 mol/L c.0.10 mol/L d.0.08 mol/L (3)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新平衡时NH3的浓度恰好为原来的2倍,则新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二分之一倍的原体积,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达新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

22. (9分)(2015·扶沟模拟) 近年来对CO2的有效控制及其高效利用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1=﹣49.58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 (g)+H2O(g)△H2
反应Ⅲ:CO(g)+2H2(g)⇌CH3OH(g)△H3=﹣90.7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H2=________,反应Ⅲ自发进行条件是________(填“较低温”、“较高温”或“任何温度”).(2)在一定条件下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仅发生反应Ⅰ,实验测得在不同反应物起始投入量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①据图可知,若要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4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n(H2)=3mol,n(CO2)=1.5mol; 650K B.n(H2)=3mol,n(CO2)=1.7mol;550K
C.n(H2)=3mol,n(CO2)=1.9mol; 650K D.n(H2)=3mol,n(CO2)=2.5mol;550K
②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 H2和1.5mol CO2,该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
a.用H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
b.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c.在此条件下,系统中CH3OH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当反应时间达到3min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K,请在图2中画出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________(3)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I、Ⅱ、Ⅲ),测得在不同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a)及CH3OH的产率(b),如图3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改用高效催化剂 B.升高温度C.缩小容器体积 D.分离出甲醇 E.增加CO2的浓度
②据图可知当温度高于260℃后,CO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35分) 17-1、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20-1、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