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中银铁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城北路框构的顺利贯通,将大大缓解太原市太榆路的交通压力。同时,也为太原枢纽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 了基础。
太中银线运营长度942.206km,新建长度892.455km,利用既有线长度27.879km,既有线增二线长度为 21.872km;其中太中正线长度748.181km,新建长度为711.602km,利用石太既有线长度1.8km,利用包兰既有线 26.079km,既有包兰线增二线长度为8.7km;银川联络线长度194.025km,新建长度180.853km,包兰增二线长度 为13.172km。
线路工程
线路长度
太原枢纽工程
轨道类型
2012年5月30日下午14:08,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三公司完成了太中银铁路太原枢纽环城北路框构中桥最后 一根护轮轨安装,顺利完成了该框构中桥的顶进施工。
太中银铁路太原枢纽环城北路框构中桥位于太原市城郊,是太中银铁路ZQ-I标重点工程,该工程具有跨度大 (53.7米)、顶进距离长(49.2米)、线路加固范围大(下穿既有石太正线、鸣李联络线共三股道、96米)、既有 线特点,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石太正线、鸣李联络线均已恢复常速。(行车密度每7分钟一趟车)干扰影响大、 顶进工期紧、地下水位高、基底地质条件差等。
太中银铁路银川联络线自定边站引出,经榆林市定边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并行307国道和 青银高速公路进入银川市灵武市,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灵武市,跨越黄河进入永宁县,接入 包兰线上的平吉堡站,线路终点为银川站。
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正线数目:太原南至定边段复线;定边至中卫段、定边至银川段单线并预留复线条件。 限制坡度:6‰,其中太原南、榆次至绥德段13‰。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km/h条件。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客机:HXD3D、SS7C、HXD3C。货机SS4(G)、HXD1。 牵引质量:4,000t,预留5,000t条件,绥德以东一次建成开行5,000t列车条件并适时开行5,000t列车。 到发线有效长:绥德以西850m,预留1,050m条件,绥德以东1,080m。 闭塞类型:双线区段自动闭塞,单线区段半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本线建筑限界按双层集装箱运输的建筑限界设计。
价值意义
加强资源开发
促进旅游发展
沿线区域的太原市盛产煤、铁、石膏;晋中市煤炭储量大,是中国十大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吕梁市矿藏资源 丰富,有铁、铝、硫磺等40余种;榆林市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其中神府煤 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已发现的矿产资源达20余种,赋存于30多处矿产地;吴 忠市是宁夏中部“塞上江南”的核心部分,能源资源集中,主要有煤炭、石膏、石曲、天然气等30多种。
历史沿革
2006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5月,率先从宁夏段开始铺轨。 2010年4月15日,山西段开始挂架线。 6月25日,绥靖段正式铺通。 7月2日,铁路进展迅速修进吕梁革 命老区。 11月,联调联试。 2011年1月9日,首趟列车太原至柳林南的6809次列车从太原站始发。 1月11日,正式通车。 2021年6月26日,吕梁至太原南段绿巨人动力集中型列车开通。 随后部分班次延长至柳林南。 2022年6月28日起,太原局集团公司在太中(银)线太原南至柳林南间开通“铁路e卡通”业务,并增加柳林 南站办理计次票业务。
钢轨:采用60kg/m全长淬火钢轨,长度大于1km的隧道内采用60kg/m耐腐蚀钢轨。轨枕采用Ⅲ型有挡肩钢筋 混凝土轨枕,长度2.6m,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桥梁地段采用2.6m长无挡肩或有挡肩弹性轨枕;每公里铺设标准 1667根/km。扣件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无砟轨道采用标准本线无碴轨道的铺设位于长度大于6000m以上的隧道内。结构选型: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
定银联络线
山西境内既有站3个,新建车站9个,共12个; 陕西境内既有站1个,新建车站14个,预留1个,共16个; 宁夏境内既有站5个,封闭1个,新建车站9个,预留5个,共18个。 下表中粗体字表示该车站有客运列车停靠。
陕西境内预留车站2个;宁夏境内既有站3个,新建车站7个,预留车站6个,共16个。 既有客运站1个,为银川站。 新建中间站7个,办理货运业务的中间站有:盐池站、灵武站等2站; 远期办理货运业务的中间站有:梅花井站、永宁站等2站: 办理客运的中间站除上述办理货运的中间站外尚有:高沙窝站、宁东站等2站;会让站有牛毛井等1站; 预留会让站有:王儿庄站、陡沟站、田记掌站、姬家圈站、贺庄子站、岳家沟站、农场站和先锋站等8站; 既有中间站有平吉堡站和双渠口站等2站。
桥涵与隧道
桥涵
隧道
太中正线: 特大桥60座94,340m 大桥147座36,692m 中桥104座8,882m 框构桥39座10,402m 公路桥51座81,056m 涵洞1,274座37,760m。 正线新建线路全长711. 602km,共有桥梁311座,139,914延米,桥梁占线路长度的19.7%;涵洞共1,274座 37,760横延米,每公里1.79座。 银川联络线: 特大桥14座32,533m
简介
太原至中卫正线线路全长751公里,定边至银川线路全长194公里,全线里程中新建线路长892公里,山西境 内约195公里、陕西境内约277公里、宁夏境内约420公里。太原南站至定边站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定边站至中卫 站、定边站至银川站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预留双线建设条件。
线路走向
线路起点自太原南站中心引出,经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跨越汾河,经清徐县进入吕梁市交城县,经文水 县、汾阳市,跨越吕梁山,沿东川河进入吕梁市离石区,经柳林县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越岭进 入绥德县,在县城附近跨越无定河及神延铁路,沿大理河行进,经子洲县、横山县,经蚂蚁河,越岭后进入鄂尔 多斯台地,经毛乌素沙漠南缘进入靖边县,经榆林市定边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经吴忠市太阳山 开发区、同心县、红寺堡区进入中卫市中宁县,跨越黄河和包兰铁路,引入包兰线上的黄羊湾车站,经中卫站至 包兰线上的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线路终点为迎水桥编组站站中心。
太中银铁路
中国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
01 历史沿革03 简Fra bibliotek 05 技术标准
目录
02 价值意义 04 线路走向 06 设计范围
目录
07 站点设置
09 桥涵与隧道
08 线路工程
太中银铁路是《中长期铁路规划》规划的西北至华北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东起太原南站,西达包兰 线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支线至银川站),跨越山西省中西部、陕西省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区,横 穿23个县市区,三跨黄河,铁路等级为国铁Ⅰ级,是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项目,设计时速160km/h,预 留提速200km/h条件。线路全长944公里,其中太(原)中(卫)正线752公里,定(边)银(川)支线192公里。 沿线设计车站65个。其中,新建车站40个,缓建车站14个,利用既有车站11个。全线已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通 车运营。该铁路的建设,填补了包兰线、陇海线、宝中线、包西线等铁路范围内的路空白,打通了华北至西北的 新通道,结束了对陇海铁路干线过度依赖的状态,对西部能源外运意义重大。
设计范围
太中正线:太原枢纽太原南站至包兰线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正线起点为石太线太原南站站中心 K220+500=DK0+000,(货线为榆次编组站站中心K208+650),终点为包兰线迎水桥编组站站中心K696+800,正 线长度748.181km(其中新建长度为711.602km,既有线增二线8.7km,利用既有线27.879km)。
银川联络线新建隧道4座,隧道总延长6.085km;占线路总长度的3.2%。
感谢观看
全线直线长度624.113km,占线路长度的66.2%,曲线长度318.093km,占线路长度的33.8%。全线最小曲线 半径使用124.203km,占全线总长度的13.2%;最小坡段使用为17.295km,占全线总长度的1.8%。
有砟轨道采用类型
正线轨道按重型轨道标准设计,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银川联络线:起点为定边站站中心(DK512+400),终点为包兰线银川站(K524+514),长度194.025km (其中新建长度为180.853km,既有线增二线13.172km)。
太原枢纽榆次编组站、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包西、包兰、石太、宝中线改建工程及枢纽(地区)相关工 程。
站点设置
太中正线
太中正线新建隧道159座,其中双线隧道156座,隧道总延长124.884km;单线隧道共3座,隧道总延长 46.857km;隧道延米合计150.969km(以左线为准),隧道总延长占线路总长的20.2%。本线有2座特长隧道:吕 梁山隧道,设计为2座单线隧道,左线隧道长20,785m,右线隧道长20,772m;兴旺峁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长 11,240m。
沿线经过地区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沿线资源的开发,促进宁夏经济腾飞及及陕甘宁老区、山西 吕梁等老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对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强民族团结均有重要意 义。
太中银铁路将带动沿线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众多,从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到秦汉唐宋历代,都与这一地区有着密切的。宁夏的沙漠绿洲风貌雄浑秀丽,以西夏王陵为代表的西夏 文化灿烂悠久,中卫沙坡头的黄沙与黄河的独特景观、中卫与灵武两市的高庙为中国独有,银川市的西部影城, 贺兰山的自然风光又以苏峪口的国家森林公园为最;陕北黄土高原风光独特,沟壑梁峁世界少有,秦汉古遗址遍 布全区,有从战国至明朝各代修建的古长城,有中国最大的瞭望台镇北台,屹立于沙海中的大夏国都统万城,西 北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观,黄河沿岸100多处北魏至明清的石窟、石刻和壁画艺术以及革命圣地延安;山西临县 黄河岸边的碛口古渡口历史悠久,位于方山县的北方名山北武当山壮丽雄浑,吕梁山的革命根据地,文水县的刘 胡兰纪念馆,太原市的晋祠名胜古迹等等,将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沿线的旅游资源。
太中银线运营长度942.206km,新建长度892.455km,利用既有线长度27.879km,既有线增二线长度为 21.872km;其中太中正线长度748.181km,新建长度为711.602km,利用石太既有线长度1.8km,利用包兰既有线 26.079km,既有包兰线增二线长度为8.7km;银川联络线长度194.025km,新建长度180.853km,包兰增二线长度 为13.172km。
线路工程
线路长度
太原枢纽工程
轨道类型
2012年5月30日下午14:08,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三公司完成了太中银铁路太原枢纽环城北路框构中桥最后 一根护轮轨安装,顺利完成了该框构中桥的顶进施工。
太中银铁路太原枢纽环城北路框构中桥位于太原市城郊,是太中银铁路ZQ-I标重点工程,该工程具有跨度大 (53.7米)、顶进距离长(49.2米)、线路加固范围大(下穿既有石太正线、鸣李联络线共三股道、96米)、既有 线特点,给施工带来极大难度。石太正线、鸣李联络线均已恢复常速。(行车密度每7分钟一趟车)干扰影响大、 顶进工期紧、地下水位高、基底地质条件差等。
太中银铁路银川联络线自定边站引出,经榆林市定边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并行307国道和 青银高速公路进入银川市灵武市,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灵武市,跨越黄河进入永宁县,接入 包兰线上的平吉堡站,线路终点为银川站。
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正线数目:太原南至定边段复线;定边至中卫段、定边至银川段单线并预留复线条件。 限制坡度:6‰,其中太原南、榆次至绥德段13‰。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km/h条件。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客机:HXD3D、SS7C、HXD3C。货机SS4(G)、HXD1。 牵引质量:4,000t,预留5,000t条件,绥德以东一次建成开行5,000t列车条件并适时开行5,000t列车。 到发线有效长:绥德以西850m,预留1,050m条件,绥德以东1,080m。 闭塞类型:双线区段自动闭塞,单线区段半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本线建筑限界按双层集装箱运输的建筑限界设计。
价值意义
加强资源开发
促进旅游发展
沿线区域的太原市盛产煤、铁、石膏;晋中市煤炭储量大,是中国十大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吕梁市矿藏资源 丰富,有铁、铝、硫磺等40余种;榆林市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其中神府煤 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已发现的矿产资源达20余种,赋存于30多处矿产地;吴 忠市是宁夏中部“塞上江南”的核心部分,能源资源集中,主要有煤炭、石膏、石曲、天然气等30多种。
历史沿革
2006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5月,率先从宁夏段开始铺轨。 2010年4月15日,山西段开始挂架线。 6月25日,绥靖段正式铺通。 7月2日,铁路进展迅速修进吕梁革 命老区。 11月,联调联试。 2011年1月9日,首趟列车太原至柳林南的6809次列车从太原站始发。 1月11日,正式通车。 2021年6月26日,吕梁至太原南段绿巨人动力集中型列车开通。 随后部分班次延长至柳林南。 2022年6月28日起,太原局集团公司在太中(银)线太原南至柳林南间开通“铁路e卡通”业务,并增加柳林 南站办理计次票业务。
钢轨:采用60kg/m全长淬火钢轨,长度大于1km的隧道内采用60kg/m耐腐蚀钢轨。轨枕采用Ⅲ型有挡肩钢筋 混凝土轨枕,长度2.6m,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桥梁地段采用2.6m长无挡肩或有挡肩弹性轨枕;每公里铺设标准 1667根/km。扣件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无砟轨道采用标准本线无碴轨道的铺设位于长度大于6000m以上的隧道内。结构选型: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
定银联络线
山西境内既有站3个,新建车站9个,共12个; 陕西境内既有站1个,新建车站14个,预留1个,共16个; 宁夏境内既有站5个,封闭1个,新建车站9个,预留5个,共18个。 下表中粗体字表示该车站有客运列车停靠。
陕西境内预留车站2个;宁夏境内既有站3个,新建车站7个,预留车站6个,共16个。 既有客运站1个,为银川站。 新建中间站7个,办理货运业务的中间站有:盐池站、灵武站等2站; 远期办理货运业务的中间站有:梅花井站、永宁站等2站: 办理客运的中间站除上述办理货运的中间站外尚有:高沙窝站、宁东站等2站;会让站有牛毛井等1站; 预留会让站有:王儿庄站、陡沟站、田记掌站、姬家圈站、贺庄子站、岳家沟站、农场站和先锋站等8站; 既有中间站有平吉堡站和双渠口站等2站。
桥涵与隧道
桥涵
隧道
太中正线: 特大桥60座94,340m 大桥147座36,692m 中桥104座8,882m 框构桥39座10,402m 公路桥51座81,056m 涵洞1,274座37,760m。 正线新建线路全长711. 602km,共有桥梁311座,139,914延米,桥梁占线路长度的19.7%;涵洞共1,274座 37,760横延米,每公里1.79座。 银川联络线: 特大桥14座32,533m
简介
太原至中卫正线线路全长751公里,定边至银川线路全长194公里,全线里程中新建线路长892公里,山西境 内约195公里、陕西境内约277公里、宁夏境内约420公里。太原南站至定边站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定边站至中卫 站、定边站至银川站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预留双线建设条件。
线路走向
线路起点自太原南站中心引出,经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跨越汾河,经清徐县进入吕梁市交城县,经文水 县、汾阳市,跨越吕梁山,沿东川河进入吕梁市离石区,经柳林县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越岭进 入绥德县,在县城附近跨越无定河及神延铁路,沿大理河行进,经子洲县、横山县,经蚂蚁河,越岭后进入鄂尔 多斯台地,经毛乌素沙漠南缘进入靖边县,经榆林市定边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经吴忠市太阳山 开发区、同心县、红寺堡区进入中卫市中宁县,跨越黄河和包兰铁路,引入包兰线上的黄羊湾车站,经中卫站至 包兰线上的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线路终点为迎水桥编组站站中心。
太中银铁路
中国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
01 历史沿革03 简Fra bibliotek 05 技术标准
目录
02 价值意义 04 线路走向 06 设计范围
目录
07 站点设置
09 桥涵与隧道
08 线路工程
太中银铁路是《中长期铁路规划》规划的西北至华北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东起太原南站,西达包兰 线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支线至银川站),跨越山西省中西部、陕西省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区,横 穿23个县市区,三跨黄河,铁路等级为国铁Ⅰ级,是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项目,设计时速160km/h,预 留提速200km/h条件。线路全长944公里,其中太(原)中(卫)正线752公里,定(边)银(川)支线192公里。 沿线设计车站65个。其中,新建车站40个,缓建车站14个,利用既有车站11个。全线已于2011年1月11日正式通 车运营。该铁路的建设,填补了包兰线、陇海线、宝中线、包西线等铁路范围内的路空白,打通了华北至西北的 新通道,结束了对陇海铁路干线过度依赖的状态,对西部能源外运意义重大。
设计范围
太中正线:太原枢纽太原南站至包兰线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正线起点为石太线太原南站站中心 K220+500=DK0+000,(货线为榆次编组站站中心K208+650),终点为包兰线迎水桥编组站站中心K696+800,正 线长度748.181km(其中新建长度为711.602km,既有线增二线8.7km,利用既有线27.879km)。
银川联络线新建隧道4座,隧道总延长6.085km;占线路总长度的3.2%。
感谢观看
全线直线长度624.113km,占线路长度的66.2%,曲线长度318.093km,占线路长度的33.8%。全线最小曲线 半径使用124.203km,占全线总长度的13.2%;最小坡段使用为17.295km,占全线总长度的1.8%。
有砟轨道采用类型
正线轨道按重型轨道标准设计,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银川联络线:起点为定边站站中心(DK512+400),终点为包兰线银川站(K524+514),长度194.025km (其中新建长度为180.853km,既有线增二线13.172km)。
太原枢纽榆次编组站、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包西、包兰、石太、宝中线改建工程及枢纽(地区)相关工 程。
站点设置
太中正线
太中正线新建隧道159座,其中双线隧道156座,隧道总延长124.884km;单线隧道共3座,隧道总延长 46.857km;隧道延米合计150.969km(以左线为准),隧道总延长占线路总长的20.2%。本线有2座特长隧道:吕 梁山隧道,设计为2座单线隧道,左线隧道长20,785m,右线隧道长20,772m;兴旺峁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长 11,240m。
沿线经过地区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沿线资源的开发,促进宁夏经济腾飞及及陕甘宁老区、山西 吕梁等老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对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强民族团结均有重要意 义。
太中银铁路将带动沿线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众多,从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到秦汉唐宋历代,都与这一地区有着密切的。宁夏的沙漠绿洲风貌雄浑秀丽,以西夏王陵为代表的西夏 文化灿烂悠久,中卫沙坡头的黄沙与黄河的独特景观、中卫与灵武两市的高庙为中国独有,银川市的西部影城, 贺兰山的自然风光又以苏峪口的国家森林公园为最;陕北黄土高原风光独特,沟壑梁峁世界少有,秦汉古遗址遍 布全区,有从战国至明朝各代修建的古长城,有中国最大的瞭望台镇北台,屹立于沙海中的大夏国都统万城,西 北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观,黄河沿岸100多处北魏至明清的石窟、石刻和壁画艺术以及革命圣地延安;山西临县 黄河岸边的碛口古渡口历史悠久,位于方山县的北方名山北武当山壮丽雄浑,吕梁山的革命根据地,文水县的刘 胡兰纪念馆,太原市的晋祠名胜古迹等等,将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沿线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