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糖16号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台糖16号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摘要研究不同配方对新台糖16号甘蔗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成绿苗、绿苗增殖及绿苗促根的影响,以筛选出较佳的配方。
结果表明:用MS+2,4-D 2.5mg/L对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佳,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 对分化绿苗及其增殖效果最好;选用1/2 MS+IBA 1.5 mg/L+NAA 1.5 mg/L,附加活性炭0.05%,对促根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甘蔗;新台糖16号;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
福建省长泰县是甘蔗的主要产区,2009年全县共种植甘蔗面积2 000 hm2,其中新台糖16号甘蔗有1 466.67 hm2,占种植面积的73.3%。
新台糖16号具有早熟性,成熟期蔗糖分高,不抽穗开花,高产潜力好,综合农艺性状、宿根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较好,是一个工、农性状兼优的品种,深受糖厂和蔗农的喜爱。
但是,由于新台糖16号已推广多年,品种种性退化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甘蔗黑穗病、甘蔗花叶病和甘蔗宿根矮化病也已经危害福建省蔗区的甘蔗生产。
为了进一步对新台糖16号提纯复壮,本文对新台糖16号的组培快繁进行探索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在晴天傍晚,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新台糖16号蔗茎梢部作为外植体,蔗茎梢段剥除2~3层外叶鞘,切取长10 cm左右的茎段,用75%酒精擦洗外部及两端切口,置超净工作台上,再用75%酒精擦洗1次供接种。
1.2试验设计
1.2.1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选取MS作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5、1.5、2.5、3.5 mg/L的2,4-D,观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从中选取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2,4-D的浓度。
1.2.2分化培养试验。
在绿苗分化阶段,选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对绿苗分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选用的细胞分裂素为BA 和KT,试验设BA单用和BA、KT混用浓度组合,即:MS+BA 1.0 mg/L+NAA 0.3 mg/L、MS+BA 2.0 mg/L+NAA 0.3 mg/L、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MS+BA 2.0 mg/L+KT 2.0 mg/L+NAA 0.3 mg/L,观察其对绿苗分化的影响[1]。
在绿苗增殖的阶段,同样采用上述的4种浓度,观察绿苗长势及增殖效果。
1.2.3生根培养试验。
在绿苗生根阶段,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生根有不同的效果。
在参考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用1/2 MS代替MS作为基本培养基,设计浓度分
别为1/2 MS+IBA 1.0 mg/L、1/2 MS+IBA 1.0 mg/L+NAA 1.0 mg/L、1/2 MS+IBA 1.5 mg/L+NAA 1.5 mg/L、1/2 MS+IBA 2.0 mg/L+NAA 2.0 mg/L。
1.3试验实施
将消毒好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环剥外层2~3层叶鞘并切除两端切口,横切茎段,每段厚2 mm左右,接入诱导培养基。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蔗糖3%、琼脂0.7%,pH值5.8,不同培养阶段各附加相应的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按试验设计处理进行。
培养室温度25~26 ℃,每日光照11 h,光照强度2 000lx[1]。
2结果与分析
2.1愈伤组织诱导
从表1可以看出,4种不同浓度的2,4-D对新台糖16号均有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导率都达到80%以上,且愈伤组织增殖迅速、色乳白、鲜润,尤其是2,4-D浓度为2.5 mg/L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到94.0%,是新台糖16号愈伤组织诱导比较理想的浓度。
2.2分化培养
2.2.1细胞分裂素含量对绿苗分化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其结果不一样,特别是处理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分化率达到91.3%,而且分化的绿苗高且壮,因此选用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是绿苗分化阶段比较理想的组合浓度。
2.2.2细胞分裂素含量对绿苗增殖培养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MS+BA 2.0 mg/L+NAA 0.3 mg/L的效果较差、苗小苗少,其他3种浓度效果较好,特别是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苗数多,苗较高较壮,长势最好,且增殖系数达4.30。
可见,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的浓度组合应该是较好的绿苗增殖浓度。
2.3生根培养
从表4可以看出,1/2 MS+IBA 1.5 mg/L+NAA 1.5 mg/L处理促根效果最好,苗高且壮,长势最好,其他的处理苗的长势、生根都是相对较差,因此1/2 MS+IBA 1.5 mg/L+NAA 1.5 mg/L应该是促根的较好浓度。
2.4假植阶段
生根培养30 d后,有根系的完整植株,经过一段时间的炼苗,可以假植到消毒过的营养土中,注意保温保湿[2-3],移栽成活率较高。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MS+2,4-D 2.5 mg/L对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佳,MS+BA 1.0 mg/L+KT 1.0 mg/L+NAA 0.3 mg/L对分化绿苗及其增殖效果最好;选用1/2 MS+IBA 1.5 mg/L+NAA 1.5 mg/L,附加活性炭0.05%,对促根的效果最好。
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注意光线的不能太强[4-8],要避阴,一般要放在培养室的阴暗处,不能用日光灯直照。
4参考文献
[1] 汤浩,王子琳,李海明,等.果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1,16(4):49-52.
[2] 杨华春.甘蔗芽培苗、组培苗和种茎苗的种性比较[J].甘蔗,2001(4):30-31.
[3] 肖关丽,杨清辉,李富生,等.甘蔗组培苗继代培养中内源激素与绿苗生根率关系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4):271-273.
[4] 刘丽敏,李松,余坤兴,等.甘蔗新品系桂糖02-901和02-467组培苗生根试验[J].中国糖料,2010(1):27-29.
[5] 梁俊,李杨瑞,吴凯朝,等.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组培苗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3964-3965,3982.
[6] 张金莲,杨凤刚,王军.甘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05(4):15.
[7] 吴才文,秦廷豪.甘蔗组培苗快速增殖技术研究[J].甘蔗糖业,1997(5):8-13.
[8] 吴才文.甘蔗组培苗田间快繁技术初探[J].甘蔗(福建),2002,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