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压缩机车全周转时间,节约机车成本
1.确保机车质量,减少机车故障,提高机车速度
机车的质量势必会影响机车的运行速度,同时机车检修的停靠时间太长也会影响机车的运用效率。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减少因机车故障。同时加强对机车乘务员保养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保养意识,适当加大日常保养范围,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机车保养体系提升机车质量。另一方面,快检快修缩短机车检修时间,加速机车车辆移动,缩短机车全周转时间。
压减在线运用机车台数,拉紧入库整备时间,压减机车库停时间。合理使用机车,有计划、有目的对库内停留时间较长的机车,及时转入段备或转入其他工作,减少由于调整不当而引起的机车浪费。充分利用机务段各区段内燃机车混套的优势,提前安排机车交路,组织好紧交路,缩短机车库内整备时间。提高机车质量,及时维护和抢修机车,积极组织备用机车上线,减少机车库内停留时间。
合理调整机车交路,以提高机车使用效率。尽量减少“机车乘务员等机车”、“机车等机车乘务员”、“机车等车底”现象,把效率最大化。
压减机车在本段站(t本站)和外段站的停留时间(t折站):规范合署办公台作业,强化阶段开车计划,提高机列衔接,压减机车站停时间。
提高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增强机车乘务员按照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允许速度贴线运行意识,压减机车纯运转时间(t纯时),减少列车运缓,缩短机车全周转时间。列车运缓是列车不能够按照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分运行,运缓造成列车占用区间时间延长,纯运转时间增加,区间通过能力降低,影响列车调度员的正常调整,打破原有的阶段计划,扰乱正常行车组织,造成运行秩序混乱。为解决列车运缓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机车;运用效率;铁路运输成本
机车的运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铁路的运输效率。而铁路的运输效率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机车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对机车进行参数设定时使用了最佳参数,机车的运行效率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最优效果,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会减少,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机车运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机务段货运机车供应情况进行定期和专题分析。货运机车出库迟拨、货车运缓原因、定责考核,定期通报,营造按日(班)计划机车周转图和列车运行图作业的良好氛围。
5.健全经济考核机制
健全铁路运输的管理机制,就是要站在全局角度,积极推进运输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既要注重质量和投入,还要注重效率和产出,认识到机车运用指标对运输成本的重大影响。首先,相关部门要不断优化机务系统机构设置,盘活机务资产,优化经济考核机制。梳理、完善严格的管理体制,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其次,开展货物机车的按图行车工作,制定机车工作计划兑现率考核奖惩机制。对站停超时、途中换班、机车乘务员超劳、不合理单机开行等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对机务部门的防止事故、资产保值、成本节约等情况进行考核奖励。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后,必须将其机制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在铁路运输中,获得资产的最大限度保值,激发各个部门职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
4.具体实施措施
压减机车在机务本段停留时间(t本段)及折返段停留时间(t折段):优化机车库内整备组织,压减机车库内停时,保证机车正点出库,提高机列衔接效率,从根本上保证列车能按图组织开行。
强热备机车管理,根据库内机车到达情况,需要机车调度员动态下达热备机车计划,一般整备2台内燃机车,达到运用状态,保证紧交路或机车故障临时换车使用,确保机车能够及时出库,按时开出列车,不影响编组站的股道使用。
1.机车安排不合理
机车的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使用时间、使用频率、机车类型等方面。其中,使用时间和频率会影响机车的运行稳定性,进而影响机车使用寿命。由于铁路运输行业规模较大,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在时间安排方面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由于在机车安排之前缺乏必要的调查和统计,使机车的使用频率过大,加之机车使用期间缺乏定期的保养和护理,大大降低了机车的运行效率,增加了铁路的运输成本。另外,在铁路运输中,经常出现机车的型号与机车本身不匹配的现象,导致机车运行功率加大、耗能增多,增加了铁路运输成本。
机务部门做好与车务系统的协调工作,保证机车正点出库,缩短列车在始发及终到站的等待时间。提高调度的指挥能力,合理组织列车会让,减少中间站会车次数和时间,减少乘务员超劳时间和次数。对于以考核机制充分激发调度员的责任心,对提高开车兑现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我段本点的开车计划兑现率仅为67.01%,为减少开车不兑现造成的机车及人员浪费,我段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将开车计划兑现率纳入计划调度员的绩效考核,奖惩结合。经过三年努力,2015年已将开车计划兑现率提高到83.67%,提高了16.66%。
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
摘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文章探讨如何使用较少的机车完成较多的运输任务,充分考虑机车运用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压减机车投入,合理调整局管内运输资源,优化车流径路,逐步优化机车运转方式和机车乘务员乘务制度。综合考虑,认真做好机列衔接,提高人、车使用效率,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运输生产的整体效益。
2.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管理体制。虽然该管理体制能维护铁路运输的稳定性,但在机车运行效率与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却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在固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在保证运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而目前许多铁路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体制创新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管理体制一直处于不健全状态。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意识淡薄,缺少宏观长远观念等。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工作者的积极性,还会无节制地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使铁路企业经营处于不利的局面中。
2.按图按计划供车,减少盲目超供机车
根据我段2015年货运电力机车运用统计数据,各交路担当的列车对数与图定对数相比均不达标,但实际使用的机车却超图定,其主要原因就是机车的积压。虽然现在货运量不足,节约的机车也不能投入运用,但可以从少投入机车中节约成本、减少支出。
3.提高开车计划兑现率,减少无效的成本支出。
严格落实《铁路机车操作规则》和《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定期组织机车乘务员学习培训,以举办列车操纵竞赛活动为契机,面向全员,全面覆盖,从中选出业务标兵,树立典型,传授列车操纵经验。教育机车乘务员维护列车安全正点,严格按列车操纵示意图和操纵提示卡操纵列车,根据线路纵断面及限速要求,尽可能不中断机车牵引力。不断强化列车技速指标的要求,提高机车乘务员货物列车安全正点的运行意识。引导机车乘务员走出“越慢越安全”的认识误区,按图开车,科学行车。
1.确保机车质量,减少机车故障,提高机车速度
机车的质量势必会影响机车的运行速度,同时机车检修的停靠时间太长也会影响机车的运用效率。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减少因机车故障。同时加强对机车乘务员保养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保养意识,适当加大日常保养范围,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机车保养体系提升机车质量。另一方面,快检快修缩短机车检修时间,加速机车车辆移动,缩短机车全周转时间。
压减在线运用机车台数,拉紧入库整备时间,压减机车库停时间。合理使用机车,有计划、有目的对库内停留时间较长的机车,及时转入段备或转入其他工作,减少由于调整不当而引起的机车浪费。充分利用机务段各区段内燃机车混套的优势,提前安排机车交路,组织好紧交路,缩短机车库内整备时间。提高机车质量,及时维护和抢修机车,积极组织备用机车上线,减少机车库内停留时间。
合理调整机车交路,以提高机车使用效率。尽量减少“机车乘务员等机车”、“机车等机车乘务员”、“机车等车底”现象,把效率最大化。
压减机车在本段站(t本站)和外段站的停留时间(t折站):规范合署办公台作业,强化阶段开车计划,提高机列衔接,压减机车站停时间。
提高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增强机车乘务员按照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允许速度贴线运行意识,压减机车纯运转时间(t纯时),减少列车运缓,缩短机车全周转时间。列车运缓是列车不能够按照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分运行,运缓造成列车占用区间时间延长,纯运转时间增加,区间通过能力降低,影响列车调度员的正常调整,打破原有的阶段计划,扰乱正常行车组织,造成运行秩序混乱。为解决列车运缓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机车;运用效率;铁路运输成本
机车的运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铁路的运输效率。而铁路的运输效率又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机车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对机车进行参数设定时使用了最佳参数,机车的运行效率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最优效果,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会减少,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机车运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机务段货运机车供应情况进行定期和专题分析。货运机车出库迟拨、货车运缓原因、定责考核,定期通报,营造按日(班)计划机车周转图和列车运行图作业的良好氛围。
5.健全经济考核机制
健全铁路运输的管理机制,就是要站在全局角度,积极推进运输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既要注重质量和投入,还要注重效率和产出,认识到机车运用指标对运输成本的重大影响。首先,相关部门要不断优化机务系统机构设置,盘活机务资产,优化经济考核机制。梳理、完善严格的管理体制,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其次,开展货物机车的按图行车工作,制定机车工作计划兑现率考核奖惩机制。对站停超时、途中换班、机车乘务员超劳、不合理单机开行等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对机务部门的防止事故、资产保值、成本节约等情况进行考核奖励。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后,必须将其机制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在铁路运输中,获得资产的最大限度保值,激发各个部门职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
4.具体实施措施
压减机车在机务本段停留时间(t本段)及折返段停留时间(t折段):优化机车库内整备组织,压减机车库内停时,保证机车正点出库,提高机列衔接效率,从根本上保证列车能按图组织开行。
强热备机车管理,根据库内机车到达情况,需要机车调度员动态下达热备机车计划,一般整备2台内燃机车,达到运用状态,保证紧交路或机车故障临时换车使用,确保机车能够及时出库,按时开出列车,不影响编组站的股道使用。
1.机车安排不合理
机车的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使用时间、使用频率、机车类型等方面。其中,使用时间和频率会影响机车的运行稳定性,进而影响机车使用寿命。由于铁路运输行业规模较大,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在时间安排方面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由于在机车安排之前缺乏必要的调查和统计,使机车的使用频率过大,加之机车使用期间缺乏定期的保养和护理,大大降低了机车的运行效率,增加了铁路的运输成本。另外,在铁路运输中,经常出现机车的型号与机车本身不匹配的现象,导致机车运行功率加大、耗能增多,增加了铁路运输成本。
机务部门做好与车务系统的协调工作,保证机车正点出库,缩短列车在始发及终到站的等待时间。提高调度的指挥能力,合理组织列车会让,减少中间站会车次数和时间,减少乘务员超劳时间和次数。对于以考核机制充分激发调度员的责任心,对提高开车兑现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我段本点的开车计划兑现率仅为67.01%,为减少开车不兑现造成的机车及人员浪费,我段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将开车计划兑现率纳入计划调度员的绩效考核,奖惩结合。经过三年努力,2015年已将开车计划兑现率提高到83.67%,提高了16.66%。
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
摘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文章探讨如何使用较少的机车完成较多的运输任务,充分考虑机车运用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压减机车投入,合理调整局管内运输资源,优化车流径路,逐步优化机车运转方式和机车乘务员乘务制度。综合考虑,认真做好机列衔接,提高人、车使用效率,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运输生产的整体效益。
2.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管理体制。虽然该管理体制能维护铁路运输的稳定性,但在机车运行效率与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却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在固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在保证运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而目前许多铁路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体制创新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管理体制一直处于不健全状态。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意识淡薄,缺少宏观长远观念等。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工作者的积极性,还会无节制地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使铁路企业经营处于不利的局面中。
2.按图按计划供车,减少盲目超供机车
根据我段2015年货运电力机车运用统计数据,各交路担当的列车对数与图定对数相比均不达标,但实际使用的机车却超图定,其主要原因就是机车的积压。虽然现在货运量不足,节约的机车也不能投入运用,但可以从少投入机车中节约成本、减少支出。
3.提高开车计划兑现率,减少无效的成本支出。
严格落实《铁路机车操作规则》和《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定期组织机车乘务员学习培训,以举办列车操纵竞赛活动为契机,面向全员,全面覆盖,从中选出业务标兵,树立典型,传授列车操纵经验。教育机车乘务员维护列车安全正点,严格按列车操纵示意图和操纵提示卡操纵列车,根据线路纵断面及限速要求,尽可能不中断机车牵引力。不断强化列车技速指标的要求,提高机车乘务员货物列车安全正点的运行意识。引导机车乘务员走出“越慢越安全”的认识误区,按图开车,科学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