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历史教材史料的分类与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高中历史教材史料的分类与运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作用;分类
1史料的分类
1.1文字史料
1.1.1原始史料
它包括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

如人民版教材《历史必
修I》第13页的一段重要史料:“夫治天下尤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
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史料就出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1.2撰述史料
这类史料主要出自各种著作、典籍。

如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I》第
5页的一段重要史料:“神农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该史料就出自《商君书·画策》。

1.1.3文艺史料
此种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

如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III》第142页雪莱的《西风颂》“……请把我
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西风呵,如
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1.2图片史料
它是将实物等不能变为文字的材料,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

教材中
的图片甚多。

有文物、古迹、图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等。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II》第23页清乾隆十九年江浙盐运使司发给黔县
商人的运销执照;第62页图片典型的长袍马褂;第63页图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流行装扮—剪短发、戴军帽、手捧语录本;第138页漫画《片
面的经济》。

2历史教科书中史料教学的作用
2.1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育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愉快
学习和有效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是兴趣
因素。

当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探求。

因此,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保证。

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应以课
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结合本节课的授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向学生
传授科学、严谨而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

如人教版历史必修I《秦朝中
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就可以通过史料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的“探究学习”‘学习延伸’版块中有一段史料:“提起长城,人
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伟大古老的中华文明。

在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中,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地球上留下了叹为观止的人工建筑遗存。

它蕴
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历
时五年,动用了大约三十万的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
十分之一。

其中,绝大多数人死于这沉重的徭役。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
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这首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揭示了秦
始皇的暴政。

唐朝人柳宗元分析秦朝驟亡的原因时,认为是“咎在人
怨”①。

这两段史料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长城的看法有很大反差,一褒一
柩,看起来似乎是互为矛盾的,那么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课
堂教学中可以提出此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在我看来,设置这样的悬念
疑问能够发人深省,引人入胜,促使学生追根求源、积极思考问题。

比如,将这段话作为本课的导入,引起学生思考对长城评价不一的原因,创设了
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当然,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方法还
有很多,除了创设问题情境外,还要求教学语言应尽可能生动、形象、活泼;教学方法新颖多样;重视使用直观的教具;幵展历史课外活动等等。

广大历史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历史课的教学方法上
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研究,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2.3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
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
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
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
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例如,有位学生阅读“古代中国的商业
经济”的知识链接“晋商”后,写成了一篇很有价值的历史小论文。

这位
学生表现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究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2.4培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经验才
能够反省自我、认清自我,最终达到超越自我,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通过借鉴历史经验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
未来。

以古鉴今、探今溯古,是为了继往幵来,与时俱进,传承与创新。

历史的作用需要在历史中体现出来,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选择适当的史料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使历史教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史料,历史教学必修充分
尊重史料的基础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充分发挥史料对
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