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快乐大课间智慧广场_青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大课间—智慧广场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简单搭配的现象,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有序搭配的策略和方法,并感受搭配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具有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呈现有序思考的过程,分析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这是谁?(魔仙——小蓝)小蓝要给大家变魔术,猜猜看她会变出什么东西?
预设:学习用品、玩具、衣服……
到底会变出什么呢?(出示课件: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裙子比上衣多几件?
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出示: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变魔术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
【活动】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1.小组合作,有序思考
⑴追问: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会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预设:有6种不同的穿法。
有5种不同的穿法。
谈话:到底谁猜得对?让我们小组合作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这样的学具卡片、水彩笔和答题纸,请小组4人合作,用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看看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并记在答题纸上。
(出示活动要求:想一想、摆一摆、连一连,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
⑵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⑶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提问:⑴你们小组用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⑵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想法怎么样?
⑶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预设1:图片列举法
小结:我们可以先确定上衣,再给每件上衣搭配不同的裙子;也可以先确定裙子,再给每条裙子配不同的上衣。
实际上,大家在操作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序思考(板书:有序思考)这样,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列举法,直观的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体会有序思考的
重要性,使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
预设2:连线法
(连线法,比较简洁清晰)
预设3:文字列举法
黄上衣—绿裙子绿裙子—黄上衣
黄上衣—黑裙子绿裙子—粉上衣
黄上衣—蓝裙子黑裙子—黄上衣
粉上衣—绿裙子黑裙子—粉上衣
粉上衣—黑裙子蓝裙子—黄上衣
粉上衣—蓝裙子蓝裙子—粉上衣
预设4:文字连线法
(用文字表示,清晰简练。
)
【设计意图:本环节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分层汇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逐步总结出列举法、连线法、计算法解决搭配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分析的能力。
】
2.创造符号代替实物图,培养符号感。
谈话:连线法既准确又简单,但是画实物图很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提示:我们是不是可以编编号?
学生创造符号替代实物图。
(用符号表示,简洁明了)
小结:同学们,回顾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我们发现连一连、写一写可以帮助我们有序地思考,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看来“搭配”的确是有学问
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在数学里经常用序号或符号来代替实物或者文字,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数学的符号化思想,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具有符号意识。
】【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早餐搭配
(课件出示:油条、面包、牛奶、果汁、豆奶)
营养专家提示:合理的营养早餐是面食和饮品各选一种,早餐有多少种搭配?
< >< >2.组队搭配
学校要从4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各选出1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 >< >3.路线搭配
同学们帮小蓝顺利解决了组队的难题,为了表示感谢,她约我们星期天一起参观博物馆。
从学校到小蓝家有3条路可走,从小蓝家到博物馆有4条路可走。
同学们去博物馆一共有多少种同的走法?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连一连、写一写、算一算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
通过概括、总结、提升,发现每种方法的特点,概括出解决搭配问题策略的共性:有序思考,进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作业】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1.我学会了有序搭配;
2.我知道可以用连一连、写一写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
3.我会用有序搭配的方法解决衣服搭配、早餐搭配、组队搭配、路线搭配等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全面回顾本节课收获,关注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受。
通过反思,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
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