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多1和少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教案多1和少1
篇一:中班数学活动:多给我一点
中班数学活动:多给我一点
中班数学活动:多给我一点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守恒,知道物体的大小和多少不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2、通过比较,验证物体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绳子、纸(长方形、正方形)、瓶中的水、杯子、若干蛋糕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多给我一点。
1、熊妈妈为小熊准备了早饭,你们看,是什么(出示蛋糕图片)
2、提问:你们猜熊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小熊觉得蛋糕变多了呢?
3、幼儿讨论,教师注意倾听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
4、让我们来看看熊妈妈是怎么做的吧?教师将蛋糕分成两块。
二、原来一样多。
1、你觉得蛋糕变多了吗?你是怎么知道蛋糕没有变多?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演示:把两块蛋糕组合成一块,引导幼儿了解蛋糕只是被分成了两块,并没有变多。
3、出示牛奶,你们来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小熊觉得牛奶变多了呢?
幼儿讨论并根据幼儿的回答演示。
总结:我们把蛋糕(牛奶)看成一个整体,熊妈妈就是把这个整体分开了,变成了几个小部分,如果把这几个小部分又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三、还是一样的多。
1、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说是怎样玩的,然后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由什么不同?
小结:整体比他的每一个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四、游戏。
熊妈妈还给小熊准备了很多蛋糕,熊妈妈都把蛋糕切成了两块,请你们帮小熊找一找还有半块蛋糕在哪?看看谁找的又快又对。
篇二:中班数学活动它们一样多吗
中班数学活动:它们一样多吗?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
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画册》第3册第22页。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老师来看看。
---------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
(1)是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
(2)那我请小朋友数一数。
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
我们来看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为什么?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2.小鸡和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换其他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它们一样多吗?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
3.猴子们也跟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也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
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
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
(1)这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请把一样多的画上颜色。
(2)南瓜、萝卜、蘑菇也想和我们“找出数量一样多”,你会吗?
二、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教师评价
篇三:1和许多获奖教案幼儿园优质数学活动
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
教师:多松美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小班数学领域目标要求: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1”和“许多”及它们的关系。
本班幼儿对点数5以内数幼儿一定的认识,但没有集合的概念。
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属于直觉行动思维。
小班幼儿有“泛灵化”的特点。
组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参与游戏、动手操作感知和体验“1”和“许多”。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认识“1”和“许多”
难点: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反思:1.活动的趣味性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白板播放功能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画面,使活动更加游戏化。
同时,还利用白板的交互性有效的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间的互动的有效性。
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
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2.活动内容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