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波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 1 地球是个有机整体,是有生命的,其各个部分处于 有机的联系之中。 2 人与地球的关系也应该是一种伦理关系。
3 道德是对生存竞争过程中的行动自由的自我限制。
4 如果说在人类共同体中,不同个人是平等的,那么 在“大地共同体”中,人与其他物种也是平等的。如 所有的物种都有不可剥夺的生存权。
“道德是对行动自由的自我限制”——这是根本 不同于现代道德观念的对道德的理解。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追求一直体现为对自 由的追求,道德追求也一直体现为追求解放。这 与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平等主义密 切相关。 三种自由:挣脱传统社会规范束缚的自由,征服 外部自然的自由;改造内在自然的自由。第一、 三种与政治、道德有关,第二种与道德无关。在 利奥波德看来,第二种自由尤其应该受到约束, 而且与道德有关。
生态中心论
利奥波德:大地伦理观
李翔
利奥波德其人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 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享誉世界的伦理学家,保护野生生 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新环 境理论的创始者”。《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是他最著名的著作,他号召以新科学的观点去从 根本上思考伦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生态中心伦理学。
谢谢!
像山一样思考
1909年,利奥波德“从狼的眼睛里看到一道强烈的绿色 光焰正在逝去”。他说,从看到那道蓝色光焰的时刻起, “我明白了,那双眼睛里有某种我前所未见的东西—— 某种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
这道绿色光焰折磨了他30年。它促使他意识到,对于人 类所喜欢的那些猎物群体的健康来说,狼与其它食肉动 物是必要的。狼的存在的合理性得到了生态学和伦理学 的证明。
• •
1887年,利奥波德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伯灵顿,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就与大 自然十分亲近。 1906年,他成为耶鲁大学林业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他一直在林业部门工 作,直到1928年时他离开林业局,把兴趣转移到了自己更为关心的野生动物 研究上。 1933年,利奥波德成为威斯康辛大学农业管理系的教授,他渐渐形成了一套 完整的大地生态观念和大地道德观念。 1935年4月,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利奥波德在威斯康辛河畔购买 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即被他称作“沙乡”的地方,并于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写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书——《沙乡年鉴》。 从1941年起,《沙乡年鉴》一书就开始寻求出版,直到1948年4月17日,利奥 波德接到一个长途电话,牛津大学出版社决定接受出版他的著作。然而仅仅4 天之后,利奥波德的邻居农场发生了一场火灾,他在奔赴火场的路上,因为 心脏病猝发而不幸去世。
• •

大地共同体
大地是个有机的整体。对利奥波德来说,地球是“一个拥有某种类型、某种 程度的生命的有机体”,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应理解为一种伦理关系。 他写到,“一个有道德的人尊重有生命的存在物。” “地球——它的土壤、 高山、河流、森林、气候、植物以及动物——的不可分割性”就是把地球当 作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物、而非仅是有用的仆人”来尊重的充足理由。
个体主义只承认个体之间的伦理关系,不承认个体与集体 之间的伦理关系,或认为个家的义务实际上是个 人对他人的义务。集体主义认为国家、社会具有更高的道 德地位,个人应服从国家、社会。
在利奥波德看来,重要的是承认大地共同体具有更高的道 德地位,他将道德考虑的重心从个体转向了生物总体。
他反对把地球看作僵死的东西,反对“僵死的地球”这一概念(把非人的 一切看作机械的、僵死的东西,正是现代思想的一部分)。
大地共同体的成员包括:土壤、水、大气、阳光、植 物、动物等,所有的物种都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 人类也不例外。他解释说,道德是对行动自由的自我限制, 这种自我限制源于这一认识:“个人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 部分组成的共同体的一名成员。”因而,大地伦理“要把 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 通成员与公民。它不仅暗含着对每一个成员的尊重,还暗 含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人只是生命共同体中的 “生物公民”(biotic citizen)。
渐渐地,利奥波德认识到,他的灭绝食肉动物的观点没有吸纳 梭罗所说的“荒野视角”。在利奥波德看来,为超越人类中心 主义,就要像一座山那样思考。利奥波德考察过若干地方,发 现过消灭狼的恶果,即鹿一类的食草类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的 严重破坏。
像山一样思考,就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不再把动物分为“益 虫”、“害虫”,“益鸟”、“害鸟”,不再从经济学的角度 看问题,却从生态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问题。即从生态学的角 度,站在自然的立场上客观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 的“生态良心”(ecological conscience)。
概括: 1、克服主观主义,不是只从自我的立场看事物, 也不是仅从人类的立场看事物,站在“山和狼”的 立场上看事物。 2、采用生态学的方法,看到不同物种对生态系统 的贡献,看到不同物种彼此的相互依赖以及对整体 的依赖。
整体主义
大地伦理学的本质是一种伦理整体主义。生态整体观超越了以 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 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 覆了长期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 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 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 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 和生活消费。因此,生态整体主义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成为 生态思想领域一个最具有争议的问题。
总结
他的大地伦理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提高大众环境保护的 意识和有效性,倡导一种整体主义的尊重生命的道德 态度;深化了人类对自然和土地的认识,推动了生态 环境学与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大地伦理思想开 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时代,第一次从伦理的角度提出人 和自然关系的标准。
参考书目:
1、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 2、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