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旗袍》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旗袍》完整版教案目标:
1.让幼儿了解旗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培养幼儿对传统服饰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旗袍图片、实物或模型。

2.旗袍制作材料(如布料、剪刀、针线等)。

3.与旗袍相关的歌曲、故事等。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向幼儿展示旗袍实物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衣服吗?你们见过谁穿过这样的衣服?
二、讲解旗袍
1.讲解旗袍的起源和发展,让幼儿了解旗袍的历史背景。

2.介绍旗袍的特点,如:旗袍的款式、颜色、图案等。

3.讲解旗袍的文化内涵,如:旗袍所体现的东方审美、女性独立精神等。

三、互动环节
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旗袍的印象和了解。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旗袍,讲述自己与旗袍的故事。

3.开展“旗袍设计师”活动,让幼儿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旗袍。

四、动手制作旗袍
1.分发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旗袍的步骤。

2.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旗袍。

3.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制作。

五、展示成果
1.让幼儿穿上自己制作的旗袍,进行展示。

2.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和老师参观,互相交流。

3.拍照留念,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

1.让幼儿谈谈在这次活动中收获到的知识和感受。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具体教案: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旗袍实物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衣服吗?你们见过谁穿过这样的衣服?
二、讲解旗袍
1.教师讲解旗袍的起源和发展,让幼儿了解旗袍的历史背景。

2.教师介绍旗袍的特点,如:旗袍的款式、颜色、图案等。

3.教师讲解旗袍的文化内涵,如:旗袍所体现的东方审美、女性独立精神等。

三、互动环节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旗袍的印象和了解。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旗袍,讲述自己与旗袍的故事。

3.教师开展“旗袍设计师”活动,让幼儿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旗袍。

四、动手制作旗袍
1.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旗袍的步骤。

2.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旗袍。

3.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制作。

五、展示成果
1.教师让幼儿穿上自己制作的旗袍,进行展示。

2.教师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和老师参观,互相交流。

3.教师拍照留念,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

1.教师让幼儿谈谈在这次活动中收获到的知识和感受。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关注幼儿对旗袍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3.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
一、讲解旗袍
难点:旗袍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的讲解需要深入浅出,让幼儿能够理解。

对话设计: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旗袍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吗?它其实是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清朝开始的,那时候的女孩子和我们现在穿的不一样哦。


二、互动环节
难点:引导幼儿分享对旗袍的印象和了解,以及设计自己的旗袍,需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话设计:
教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们家里有没有人穿过旗袍?或者你们在电视上、书本上看到过旗袍?它的颜色和图案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儿A:“我妈妈穿过,是红色的,我觉得很漂亮。


教师:“很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

那如果你是旗袍设计师,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旗袍呢?”
三、动手制作旗袍
难点:幼儿可能没有使用剪刀和针线的经验,需要耐心指导,确保安全。

对话设计:
教师:“我们现在要用这些布料来制作旗袍,但是要注意安全。

我会先教你们怎么用剪刀,记住,剪的时候要小心手指哦。


幼儿B:“老师,我不会缝针。


教师:“没关系,我们可以先用胶水固定,等你们长大了再学习缝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装饰你的旗袍吧。


四、展示成果
难点:鼓励幼儿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对话设计: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一件美丽的旗袍,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吧。

你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想和大家分享?”
幼儿C:“我在旗袍上贴了很多闪闪的钻石,因为我觉得旗袍应该很闪亮。


教师:“真有创意!我们给C鼓掌吧!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鼓掌,因为每个人都做得很棒。


通过这些对话设计,教案的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互动,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2.在动手制作环节,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安全和制作的顺利进行。

3.对于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适当增加挑战性的任务,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4.对于胆怯或内向的孩子,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创造一个温馨、包容的氛围,让他们敢于尝试和表达。

5.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审美和孩子的兴趣点,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孩子的生活。

7.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故事、歌曲、游戏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