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太网Ethernet:IEEE 802.3 局域网协议
(Ethernet LAN protocols as defined in IEEE 802.3 suite)
以太网协议属于局域网的范畴,包含于IEEE 802.3 标准组。
在以太网标准中,有两种操作模式:半双工和全双工。
半双工模式中,数据是通过共享媒体上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协议实现传输过程的。
它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有效性和距离限制,链路距离受最小帧大小的限制。
该限制彻底降低了其高速传输的有效性。
因此,引入了载波扩展技术来确保千兆位以太网中512字节的最小帧,从而达到了合理的链路距离要求。
当前关于在光纤和双绞线缆上的运行,有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10Base-T 以太网
100 Mbps:快速以太网
1000 Mbps:千兆位以太网802.3z
10千兆位以太网:IEEE 802.3ae
802.3ae标准。
这是第一个仅适用于光纤电缆的以太网标准,数据传输速度可达每秒10GB。
这一标准的批准为新一代以太网产品敞开了大门
802.3ab IEEE 802.3ab 为IEEE 继超高速以太网络标准(802.3z)公布之后,于1999年6月再通过的规范,为针对实体媒介部分制定的1000 Base-T 规格,由于这项标准的通过使得超高速以太网络不再只限制于光纤的传输环境。
该标准允许4对CAT-5 双绞线可在100m 内以1 Gbps 等级的速度传输数据。
802.3u,用于100Mbps网络(即100Base-T,通常称为快速以太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及冲撞检测(CSMA/CD)。
该标准于1995年获得批准。
该标准对100Base-T4, TX和FX的MAC 参数、物理层和中继器的技术规范做出了规定。
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在1998年6月通过,它规定的三种收发信机包括三种介质:1000BASE-LX 应用于已安装的单模光纤基础上,1000BASE-SX应用于已安装的多模光纤基础上,1000BASE-CX应用于已安装的在设备室内连接的平衡屏蔽铜缆基础上。
802.11a 54M bps (无重叠8)5.8G 少较大较短较差
802.11b 11M bps (共享3)2.4G 多较小较远较强
802.11g 22M bps (共享3)2.4G 多中中中
另外:
1由于我国今年刚打开5.8G频段使用权,所以802.11a的应用案例屈指可数!
2,由于其信道数量,在一个开放环境中,802.11b只能同时最多布置3个AP
3,802.11g与802.11a使用OFDM调制方式,802.11b使用能耗较底的补码键控技术(较有优势)
4,开放环境中802.11b,通信速率与距离有以下关系:
160米——11Mbps
270米——5.5Mbps
400米——2Mbps
550米——1Mbps
5, 无线802.11g是有争议的未正式的标准!
综上,此时802.11b是无线首选!
最近有些厂商推出的22Mbps解决方案,各有各的叫法,但是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使用TI的芯片。
SMC叫做802.11b Turbo 型号为:SMC2435W
D-Link叫做802.11b Plus
原本TI想要用这种方案作为802.11g的标准的,采用PBCC 22M的调制方式,但是802委员会没有采纳这个标准,决定使用OFDM,这样,802.11g可以达到54M。
因此,这个芯片就不会成为802.11g标准,但是因为其向下兼容802.11b,而且也运行在2.4G频段上,因此,一些厂家已经推出相关产品。
协议频率速率
802.11 2.4GHz 2Mbps
802.11a 5GHz 54Mbps
802.11b 2.4GHz 11Mbps
802.11g 2.4GHz 54Mbps
802.11n 2.4或5GHz 540Mbps
Worm代表蠕虫;
CIH是台湾人陈盈豪编写的一种能够攻击硬件的病毒。
Trojan代表木马,来源于古希腊荷马史诗中木马破城的故事(Trojan一词的本意是特洛伊)。
木马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Melissa是一种快速传播的能够感染那些使用MS Word 97 和MS Office 2000 的计算机宏病毒。
AH(Authentication Header,认证头)是IPSec体系结构中的一种主要协议,它为IP数据报提供完整性检查与数据源认证,并防止重发攻击。
AH不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加密服务由ESP(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封装安全载荷)提供。
ESP提供数据内容的加密,根据用户安全要求,ESP既可以用于加密IP数据报的负载内容(如:TCP、UDP、ICMP、IGMP),也可以用于加密整个IP数据报。
进行IPSec通讯前必须先在通信双方建立SA(安全关联)。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因特网密钥交换)是一种混合型协议,用于动态建立SA,它沿用了ISAKMP(Internet Security Association and Key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安全协作和密钥管理协议)的框架、Oakley 的模式(Oakley描述了一系列的密钥交换模式,提供密钥交换和刷新功能)以及SKEME(Secue Key Exchange Mechanism,Internet安全密钥交换机制)(SKEME描述了通用密钥交换技术,提供匿名性、防抵赖和快速刷新等功能)的共享和密钥更新技术,提供密码生成材料技术和协商共享策略。
TGS(Ticket Granting Server)是Kerberos的票据授权服务器。
IPv6首部的固定部分被简称为IPv6首部,其大小是40字节,而IPv4首部中的必要部分为20字节。
IPv6已经定义了以下扩展首部:λ★逐跳选项首部(Hop-by-Hop Options header):定义需要逐跳处理的特殊选项;
λ★路由首部(Routing header):提供扩展路由,类似于IPv4的源路由;
λ★片段首部(Fragment header):包含分片和重组信息;
λ★认证首部(Authentication header):提供数据完整性和认证;
λ★封装安全负载首部(Encapsulation Security Payload header):提供秘密性;
λ★目标选项首部(Destination Options header):包含要在目标节点检查的可选信息。
IPv6标准建议,当用到多个扩展首部时,IPv6首部要按以下顺序出现:
1. IPv6首部:必要,必须最先出现。
2. 逐跳选项首部:此首部中包含的选项要由IPv6目标地址字段中第一个出现的目标以及路由首部列出的后续目标加以处理。
3. 路由首部
4. 片段首部
5. 认证首部
6. 封装安全负载首部
7. 目标选项首部:所包含的选项仅由数据包的最后目标加以处理。
IEEE 802.1q 标准为标识带有VLAN 成员信息的以太帧建立了一种标准方法。
IEEE 802.1q 标准定义了VLAN 网桥操作,从而允许在桥接局域网结构中实现定义、运行以及管理VLAN 拓扑结构等操作。
IEEE 802.1q 标准主要用来解决如何将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网络,以使广播和组播流量不会占据更多带宽。
此外IEEE 802.1q 标准还提供更高的网络段间安全性。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将磁盘阵列、磁带库等数据存储设备通过扩展接口(通常是SCSI接口)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或客户端。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存储)与DAS不同,它的存储设备不是直接连接到服务器,而是直接连接到网络,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到服务器。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通过专用传输通道(光纤通道或IP网络)连接存储设备和相关服务器的存储结构。
工作区子系统指信息插座与数据终端之间的连接设置系统,由从信息插座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成。
它一般使用软线(Patch Cable)材料(例如UTP/STP)实现终端设备与信息插座之间的连接。
工作区的跳线(Patch Cord)、连接设备的跳线、交叉连接(Cross-Connection)线的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
其中交叉连接线或跳线的长度不应超过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