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考语文金版模拟试题41

合集下载

09年中考语文金版模拟试题4

09年中考语文金版模拟试题4

09年中考语文金版模拟试题四(人教新课标)说明:1.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6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2分)1.按要求填空:(5分)①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因思杜陵梦,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④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作者): , 。

2.从下面两个活动中任选一个,完成语文实践活动。

(4分) 活动(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负责接待来济南观光的旅游团。

请先设计一段介绍济南的开场白。

要求开场白既要做到语言得体,又要介绍出济南的人文、景观特点,同时,要适当引用古诗词增添文化底蕴。

(不少于60字) 活动(2):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

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

为此,你十分苦恼。

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

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呢?(不少于60字)二、古诗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分)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6.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越王勾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解说,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云 (霄,"雨"(雨字头儿),与雨或雪有关;宵,"内"(宝盖儿),与房屋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霄"。

)B. 藏 (贮,"贝"(贝字旁儿),与财物有关;伫," 亻"(单人旁儿),与人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贮"。

)C. 山涉水 (跋,"足"(足字旁儿),与脚有关;拔," 扌"(提手旁儿),与手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跋"。

)D.张灯 彩 (节,"仲"(草字头儿),与植物有关;结," 糸"(绞丝旁儿),与丝有关。

横线处应填写"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着.重 附着.着.急 穿着.打扮 B .干燥.噪.音 急躁. 下河洗澡. C .沾.染 玷.污 粘.贴 拈.轻怕重 D .差.遣 参差. 差.点儿 差.强人意 3.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保佑 骄傲 疆域 锤练B .朦胧 养精蓄锐 轮廓 峰巅C .遮盖 账蓬 搁浅 书籍D .疲惫赢弱踉踉跄跄防御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B.图画中有人划独木舟猎河马,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有川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草原。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2500年的历史,数度繁华、绵延不绝....的文脉浓缩成扬州独特的通史性的文化景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刘备、曹操、吕布、孙权、周瑜等人物,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桃园结义、六出祁山、火烧赤壁等故事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09年上海金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09年上海金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09年上海金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09年金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一)默写(15分)1.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也》)2.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观书有感》)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4.夫大国,难测也,_________________。

(左丘明《曹刿论战》)5.《岳阳楼记》中表明滕子京谪守巴陵所取得政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题(10分)6.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神贯注温文尔雅神采奕奕消声匿迹B.天造地涉一泄千里以身殉职无所适从C.应接不暇流连忘返趾高气扬咄咄逼人D.走投无路怡然自得受益匪浅循规蹈矩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虽然上海与汶川地震灾区相隔遥远,但我们的心和灾区人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

B.储存在这时的粮食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以便维持生命。

C.毕业时回想起老师对我们吹毛求疵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D.不知道什么原因,对于令大家十分感动的事,他却总是无动于衷。

8.下列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2分)A.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

B.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C.年迈的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D.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9.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B.《范进中举》——鲁迅——中国Section targetingC.《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中国D.《贤人的礼物》——欧·亨利——美国10.下列对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有上阕和下阕组成,“阕”也可称“片”。

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

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

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第 2 页 共 16 页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一) (二) (三) (四) 得分注意事项:1.本卷分三部分,共8页。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

(4分) 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很多光彩,有些人对个人苦难缄.默不语,但他们的灵魂逾越了更为高俊的山峰,去俯瞰更为广阔的大地。

寻求苦难,就是寻求属于自我的精神美学。

如果找到了,你就能够高踞于人类的全部苦难之上,真正领受高原的慷慨溃赠,真正享有朗月繁星的高华,山川草野的壮丽。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得 分 评卷人剥()缄()(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先将有病句的句子找出来并用横线标出,然后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健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第句有语病,修改意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 口语交际(6分)阳春三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两会”如期举行。

(1)假如你是本校校报的记者,打算采访我市的一位人大代表。

采访之前,你打算如何与之联系?(2)听说你要采访人大代表,你的一个同学以现在学习如此紧张为由,觉得你是在浪费时间,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你如何反驳?2009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 3 页共 16 页4.诗、文名句填空。

2009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09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②俟其欣悦

③媵人持汤沃灌 汤
④右备容臭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0.作者从那三个方面表现了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11.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渲染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2分)
12.结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谈谈现代的青少年 应当有怎样的苦乐观。(3分)
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细菌的作用,枯 枝落叶被分解成为腐殖质,使肥料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细菌还使空 气中的氮在土壤中固定下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某些细菌还能帮助 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益 的微小生物繁殖,消灭那些有害的生物,农作物的收成就有可能更好。
2009年中考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B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刹那(chà) 庇护(pì) 刚愎自用(bì) B.彭湃(pài) 纰漏(pī) 瞠目结舌(chēn) C.摈除(bìn) 狡黠(xiá) 舐犊之情(shì) D.诘责(jié) 俨然(yǎn) 处心积虑(chù)
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 重。而细菌则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比鲸的作用还 大。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 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 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如果没有漂浮 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鲸和鱼类都将无法生存。但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 微小生物是海洋中最多的生物,它们繁殖的数量超过了鱼类捕食的需 要。

2009年1~2期18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1~2期18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1~2期18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第一部分1、(2分)B(“长吁短叹”中的“吁”应读“xu”)2、(2分)D(A.“烂”应为“滥”;B.“换”应为“幻”;C.“消”应为“销”)3、(4分)①后两句互换位置。

②把“障碍”换为“阻碍”。

(将修改正确的句子抄写下来,也可得满分)4、(5分)①又恐琼楼玉宇②长风破浪会有时③隔江犹唱后庭花④出淤泥而不染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5、(4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4分)①骆驼样子老舍(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②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第二部分7、(2分)①顺着(沿着)②计划(每个词语1分)8、(4分)①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意思对即可)9、(2分)描绘了桃花林绝美的自然景色。

(意思对即可)10、(3分)他们担心桃花源外面的人知道后会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意思对即可)11、(2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生活幸福、愉快。

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而友好。

(意思对即可)12、(2分)太阳能板气球。

13、(2分)造价低;发电效率高;使用和拆卸都比较方便;不受地形限制,随处可用。

14、(3分)需要有宽阔的空地来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

(意思对即可)15、(3分)列数字、作比较;具体说明太阳能板气球成本较低的特点。

16、(3分)成功需要发自内心的激情。

(意思对即可)17、(2分)示例:激情是成功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和事业就难有起色。

(句式相仿,意思符合要求,即可得分)18、(3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对所从事工作的浓厚兴趣。

(意思对即可)19、(4分)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引用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和但丁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用美国一位部长问比尔·盖茨的事例、一位外国军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一幅座右铭的事例以及歌剧《星星之火》中一个著名的唱段的例子作为事例论据。

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参考答案

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参考答案

2009年中考语文模似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2分)1.(4分)(1) bō jiān(2)俊——峻溃——馈2.(4分)(1)第②句有语病,修改:将“就是”改为“就要”,去掉“的过程”;(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在“青少年时期”后添加“有没有”或“能否”。

(4分。

每小题2分,找出病句正确后,修改正确得2分。

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填在空白处也可)3.(6分)(1)您好,我是××学校校报记者×××,我想了解一下“两会”的有关问题,不知您是否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3分)(2)学习固然紧张,可关心国家大事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了解“两会”也是增长我们知识的一个途径。

(意思对即可)(3分)4.(10分)(①—⑥题每题1分,⑦—⑩中任选两题,每题2分。

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1)黑云压城城欲摧(2)学而不思则罔(3)浅草才能没马蹄(4)窈窕淑女(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答题:(7)莫道不消魂(8)斜晖脉脉水悠悠(9)欲语泪先流(10)虫声新透绿窗纱二、阅读·理解(66分)(一)阅读《“能吞能吐”的森林》,完成5~8题。

(共16分)5.(3分)从列数据、引材料(引用说明)、打比方(比喻说明)任选一种来谈。

6.(3分)说明森林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大(森林破坏严重)。

7.(6分)(1)原因: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被采伐和毁掉;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3分)(2)影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3分)8.(4分)(1)加大“双创”活动宣传力度,让全市人民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加快荒山绿化工作(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3)严格控制“三废”排放,还我市清水蓝天。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版)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版)

学校班级座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 基础整合与综合运用(20分)1.同学们xìngzhìàngrán 地观看着guīlìqímiào 的流星雨,一边聆听仇老师讲解星宿的知识。

(4分)..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曲靖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3.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

(4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4、用名言警句填空(3分)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6分。

若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诗是写意的画,如杜牧《泊秦淮》中“”的那抹轻烟淡月;诗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歌,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志以寄之》中“”壮志难酬的感慨。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 动人,其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31分)(一)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009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09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09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黄福源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yùn()的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yīn()切期盼,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xiè()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千日的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éng()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

2、古诗句名句填空(6分,另加附加题4分)①,人迹板桥霜。

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③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写边塞悲凉的诗句是“”④“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情景。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附加题4分①读下面的语句,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其中包含的两句古诗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欧阳修的醉意写在山清水秀之中;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文写下来:,。

②请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两个语句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上帝在这对男女中看到了没有能比得上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不吸取失败的教训,又走上失败的老路。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回顾本学期的语文之旅,兴味盎然。

我们欣赏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雪景,由衷赞叹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聆听了蝈蝈的乐章、蛐蛐的歌唱,领悟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我们认识了生活中是朋友、艺术上是知音的傅家父子,感受到;我们,。

4、名著知识填空。

(4分)什么样的人物才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张飞固然是,《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何尝不是?《》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乐家贝多芬又何尝不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9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40分)1.填空(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5)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王老师已退休多年,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8)初中即将毕业,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古诗,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2.简述鲁滨逊在海岛上造独木舟的过程及最后结果。

(150字左右)(10分)3.孙悟空几经周折,最后才从铁扇公主手中取得芭蕉扇,护送唐僧过了火焰山。

请简述一下这段故事。

(150字左右)(10分)4.综合性学习(10分)在这个泪湿衣襟的初夏,汶川的震波震碎了多少人的梦想。

我们流泪,我们感动,我们更在行动……为了给灾区的孩子送去力量和希望,某学校开展了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下面是本次活动中展出的“5•12”地震后记者拍摄到的三张照片。

请仔细观察,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照片反映的内容。

(3分)各届为灾区捐赠急需物资医护人员安抚受伤的儿童专家咨询团赴川(2)下面是学校宣传栏里登出的一则来自灾区的报道,请你读后写一句感言。

(3分)爱的姿势(节选)救援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透过废墟的间隙,救援人员看到她以膝跪地,整个上身向上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怪异。

经过努力,救援人员小心地把埋压她的瓦砾清理开,在她的尸体下发现了一个包裹在红色带黄色小被子里、三四个月大的婴儿。

因为有她的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无损。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检查里,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医生下意识地自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以下三个词语写一段话,向灾区的孩子送去你的安慰与鼓励。

09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09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09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摘要:初中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家必修掌握的部分,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帮助同学们完善学习初中知识,让我们一起复习,一起进步吧!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柴门闻犬吠,____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4、敏而好学,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6、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 8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名句是(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8、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_______的追求。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 11题(8分)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短文作者庄子,名周,_____时期哲学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

(3分)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11、短文中,庄子对两位大臣诉说神龟的故事,其目的是(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中考语文金版模拟试题四(人教新课标)说明:1.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6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2分)1.按要求填空:(5分)①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因思杜陵梦, 。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④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作者): , 。

2.从下面两个活动中任选一个,完成语文实践活动。

(4分)活动(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负责接待来济南观光的旅游团。

请先设计一段介绍济南的开场白。

要求开场白既要做到语言得体,又要介绍出济南的人文、景观特点,同时,要适当引用古诗词增添文化底蕴。

(不少于60字)活动(2):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

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

为此,你十分苦恼。

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

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呢?(不少于60字)二、古诗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分)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6.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越王勾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人恒.过: (3)而后喻.: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任选二题)(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女忘稽之耻邪?9.越王勾践返国都后“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的目的是什么? (2分)来形容: (2分)11.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三)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

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⑤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注释:①赵威后:赵惠文王妻②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③岁:年成④恙:忧患: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说:(2)然: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2分)14.文中赵威后的最后一句话连用了三个反问,强调了的思想。

(2分)三、现代文阅读(33分)(一)心中的芦苇张弛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

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

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A( 摇撼摇动摇曳 ),蓬蓬勃勃。

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

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妩媚。

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成而来,从古代,从《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

洄流中,弄稿的少年水手,采兰拮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飙。

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

奸臣专权,楚王昏庸。

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

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

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

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

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 B(消失 弥散 弥漫)。

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芦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

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

倘是周日,阳光暖暖的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久悠悠的随风而去。

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 ,与东坡同发少年狂。

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苇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

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已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15.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1)瘠.( )土 (2)涟漪.( ) 16.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A”、“B”两处。

(2分)A 处:_______B 处:_______17.第⑤段作者涉及到了两个典故,请任选其一简洁表达(不超过8个字),并完成相应内容。

(3分)概述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与典故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请从文中勾画出一句你喜欢的语句,并从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品评。

(4分)19.请结合上下文的语句特点,为第⑥段划线处写出符合语境的一句话。

(2分)20.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

(3分)(二)功能仿生建材①自然界在亿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孕育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拥有神奇的特性和功能。

通过研究、学习、模仿来复制和再造某些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对自然的适应性和改造能力,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样,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

现代仿生学已延伸到很多领域,建材仿生学是其应用领域之一。

而功能仿生建材又是建材仿生的突出代表。

②研制功能仿生建材的目的是使人造的材料具有或能够部分实现高级动物丰富的功能,如思维、感知等,也就是说能够研制出智能化材料。

③解剖学研究表明,动物或人的皮是具有多功能结构的典型智能生物材料之一,具有可弯曲变形、调节温度、防水、阻止化学物质和细菌进入及自修复等功能的复杂层状组织。

人们从这里受到了启发,在一些高层建筑上,应用恰当的装饰材料,将风、光等对建筑产生负面影响的能量,转化为高层建筑环境所需能量的一部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创造更富有活力的生存与行为环境,并满足节能的要求。

如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马蒂尼大厦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模仿变色蜥蜴的皮肤对环境能做出反应的特点,在建筑界面外装置一层遮阳百叶作双层皮,通风管道置于双层皮中。

夏天可阻挡阳光,减少冷气负荷,冬天双层皮又可用作日光采集器,加热空气预热空调。

这样既达到了装饰的目的,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建筑物的防水材料一直是个难题,而人和动物的皮肤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汗液可以渗透出来,外面的水却透不进去。

这一巧妙功能,促使人们正在探索皮肤微观结构的奥秘,它将为解决建筑防水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④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历来为世人所称赞,人们利用这种“荷叶效应”,研制出各种自洁净、防污渍材料和涂料,如自洁净玻璃,还有利用自洁净技术生产出的涂层,涂罩在水龙头、门窗等,不会沾上手印及污渍。

⑤目前建筑物所使用的承重材料主要是钢材、木材、石材、混凝土以及钢材和混凝土的组合材料,这些材料的弹性模量大,即刚度较大,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几乎用肉眼看不出来。

多数材料在接近极限荷载时发生突然破坏,使得人们无法进行破坏前的预防。

而生物体功能之一就是能向外界传达自身的异常状态。

例如人体,当睡眠不足的时候,眼睛会充血;体内被病菌感染时,体温会上升发烧等等,这些都是对自身的异常状态向外传递信号。

具有自我诊断、预报破坏功能的材料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进行研究的。

⑥功能仿生材料更加高级的功能还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功能。

即材料能够根据外部荷载的大小、形状需求等,对自身承载能力、变形性能等进行自我调整,符合外部作用的需要,这种性能就是自我调节功能。

自我修复功能是指材料本身具有类似于自然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遭受破坏或伤害的部位能够进行自我修复、自愈再生,这样建筑物的寿命可大大延长,安全性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

⑦智能建材的探索和研究虽然还刚刚起步,但是随着材料科学、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手段的不断步,必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未来的建筑及所用的材料将走向智能化。

21.从文中介绍看,功能仿生建材与常规建材相比,有哪些独特的功能?Array(请任选四点)(4分)22.请根据第①②段的说明,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功能仿生建材?(3分)23.第⑥段的划线句表述上存在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24.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4分)①说明方法:②举例分析:25.功能仿生建材只是仿生学运用于建材研究与制造的一个方面。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或借助联想和想象,另举一类仿生建材或其他仿生设计的例子吗?要求能简要说明出仿生原理,表述力求准确、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