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课件(专题二 真理与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京剧和一些健康的流行歌曲作为艺术作品 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等,但是由于主体的需要 不一样,对他们的价值大小的看法就不一样, 比如老年人、青年人。
3、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 例:葡萄能够酿酒的原因
(2)主体性 例: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
(3)社会历史性 1930年代,到? 1940年代,到? 1950年代,到? 1960年代,到? 1970年代,到? 1980年代,到? 1990年代,到? 2000年代,到? 2010年代,到?
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经济损失 高达6000亿元,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 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
出口转内销的“达芬奇”
公与私
大公无私
先公后私
公私并重
先私后公
有私无公
• 雷锋精神的现代解读
• “郭美美事件”的现代警示
三、求真与向善 追求真理与价 值的完美统一
• 秤:衡器 + 良心
第二,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 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 相关知识性认识。
辨析:价值评价就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圣母与圣婴
断臂的维纳斯
蒙娜丽莎
(三)社会利益格局 深刻变化背景下的价 值冲突
1、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 原因与表现
• 原因:经济体制的变革,竞争机制的变 化,收入差距的拉大等各方面原因。 • • • • • 表现: 利益主体多样化 利益关系复杂化 利益差距扩大化 利益诉求公开化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 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解读
• 科学精神
பைடு நூலகம்
• 人文精神
A、科学精神:求真务实
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科学精神:
荀子:天官薄类,心有征知,制天命而用之;
朱熹:格物致知,即物穷理。
B、人文精神:向善爱人
中国文化传统中富含人文精神: 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家: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 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 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 现出来……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 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 发展的规律。
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 辩证关系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 个方面,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 是绝对的、又是相对;从“动态”上看,任 何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 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 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古秤:一斤为十六两,秤杆有十六刻度。 前度六颗:代表南斗六星,象征东西南北上下; 中度七颗:代表北斗七星,象征明亮中立公正;
后度三颗:代表着福禄寿,象征诚实信用良心。 缺一两无福, 缺二两少禄, 缺三两折寿。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辩证统一
1、对立性:
(1)真理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 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体现主体 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 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 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3)真理体现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体现 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C、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问题的思考:核武器和三鹿奶粉
问题的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李时珍的治病救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造福全人类
从我做起:
1、尊重客观规律
2、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 3、坚守着人的道德底线
小悦悦事件的警醒
药家鑫事件的启示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 指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认识具有无条 件性、无限性。 从真理的客观性看:
从真理的可知性看:
生命的秘密
从真理的客观性看: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 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 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意 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有一个 尺度,即以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去适应环境以求得 生存。而人却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真理尺度,也叫 客体尺度,即对象本性和规律;一个是价值尺度, 即人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规律。人高于其他动物之 处就在于能够把这两个尺度自觉地结合起来。
(4)多维性 例:西红柿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含义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 识活动,它涉及到人站在什么立场上对客 体的价值如何评价。 价值评价是指主体在正确认识客体 属性、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主体自身 需要为内在尺度,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 值关系进行评判的过程。
2、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 识活动,其特点如下: 第一,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 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1978年12月13日邓 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 的讲话》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 为真理的检验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 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主观 认识 真理 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 实性的特点。 客观 实际
通过实践对照 相符合 不相符合
真理的相对性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 认识总是有局限 的、不完全的。 从真理性认识的 广度看: 从真理性认识的 深度看:
伽利略的胜利
从真理性认识的广度看: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 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 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 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 、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2、主体说:把价值看成是主体的欲望、兴趣 和情绪倾向,等式是:某物有价值=有人对某物发 生了兴趣。 3、关系说: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受价值对象 性质、主体需要和社会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含义的理解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表示客观事物与人自 身的关系,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 性。因此,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客体之间 的一种关系,既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 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因此,一讲到价值,必然涉及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事物既客 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价值既离不开主体 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二者缺一不可。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 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茫茫宇宙
UFO
外星人
二、向善: 青年大学生的 价值取向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 为了改造世界,而人之 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 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 这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一)价值的含义及其特性
1、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价值理解的 三种观点:
• 1、客体说:价值是客体所具有的性质和属性, 与主体无关,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英国的罗素: “好和坏都是属于对象的一些性质,与我们的意 见无关,就认同圆和方都是客观的性质一样。
伽利略的胜利
从真理性认识的深度看: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 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 认识对象的反映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 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 辩证关系
第一,二 者是相互 渗透和相 互包含: 第二,二 者又是辩 证转化的
谬误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 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 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门捷列夫预言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 元素的存在,预言经过实践得到证实。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 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即任何实 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 的局限。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真理的 检验标准
唯心主义的真理标准观:有用就是真 理、多数人赞成的就是真理、权利真 理观、金钱真理观。 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观:时间标准、 客观事物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 的讨论,……是个思想路线 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 关系到全党和国家命运和前 途的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 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B
c

a
C
b
A
毕达哥拉斯
a2+b2=c2 毕达哥拉斯定律
从真理的可知性看:
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 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 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 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可知性
真理的相对性
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 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 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 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 成功。
•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 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价值冲突
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
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
路透社与艾普索斯机构在二十几个国家做 的民意调查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 征”的,中国人的比例最高,有69%的受访者 认为金钱代表成功,而美国的这个比例仅有33%。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网的类似调查显示, 超过60%的中国人承认自己拜金,超过95%的人 认为中国人拜金严重。 商务部数据:
2、统一性: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 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 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 起来的结果。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 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 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 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 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 去。”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相互区别:
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相违背的错误认识, 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 的歪曲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 无所谓真理。 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案例:20世纪50年代的 人口论战为例说明真理 终究战胜谬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以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去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
一、 二、
青年大学生的 人生追求
青年大学生的 价值取向 追求真理与价值 的完美统一
三、
一、求真: 青年大学生的 人生追求
(一)唯物真理观
1、真理本质 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全面性 真理的过程性
(二)辩证真理观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这是真理的唯物论)
从真理的辩证法看 真理既有 绝对性 二者的辩 证关系 真理又有 相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