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语文复习卷(二)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df39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a.png)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26分,每小题2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叙事愈是通向往古,愈是充满神圣感和紧张感。
在《尚书》叙事里历史主角是尧、舜、皋陶、禹、汤、伊尹、微子、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具有历史决定意义的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通常是半人半神,庄严崇高,不苟言笑,很少见到他们心灵的变化。
他们的语言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训话,高屋建瓴,一言九鼎,不容______。
(),这样的历史美学风格在《春秋》中,也鲜明地表现出来。
所谓“《春秋》谨严”,即是叙事艺术的______矜持,因此《春秋》依旧带有上古史学正襟危坐的美学风格。
《左传》的文学突破恰恰是对宏大事件即所谓“正笔”的历史突破。
在“正笔”之外,《左传》由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充满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曲跌的审美转向,体现了春秋文学的历史进步。
这种文学上的闲笔、侧笔看似闲情逸致、______,却更富有艺术趣味,更具有揭示历史本质的力量。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置疑庄严轻描淡写B. 质疑庄重云淡风轻C. 质疑庄严轻描淡写D. 置疑庄重云淡风轻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B. 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C. 因此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D. 由于上古历史表现出以崇高为主的美学风格,很少幽默,很少轻松,总给人一种肃穆紧张的感觉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左传》在小事件、小人物、小情节、小趣味的所谓“闲笔”的历史叙述上,充满了从宏大事件向生活细节,从外在叙事向心灵叙事,从拘谨肃穆向诙谐幽默的审美转向。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https://img.taocdn.com/s3/m/9116bfc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3.png)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XXX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气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本。
这些资本包括国家价值寻求、社会理念、宗教崇奉、品德规范,还包括风俗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财产的开展水平密切相干。
文化软气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中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气力完成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气力的力量施展阐发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d8725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5.png)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
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
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由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
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日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
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
有人说:“淇水遗风。
”贾政道:“俗。
”又一个道:“睢国遗迹。
”贾政道:“也俗。
”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诸”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
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得其遗世独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
一犯在违制。
如“蓼汀花淑”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
二犯在重名。
“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76009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b.png)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
传统文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审美风范。
传统文论对文艺的本质进行了广泛深刻的讨论。
例如,就诗歌的本质而言,传统文论从伦理、教化、情感与心理等角度提出不同观点。
如西汉司马迁的“发愤说”,即“《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晋陆机的“缘情说”,即“诗缘情而绮靡”。
这些都是基于扎实的文艺实践和研究得出的理论成果。
这和西方文论中的类似思想,如柏拉图的“模仿说”、华兹华斯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等,可谓各有千秋,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对话、互补与交融。
传统文论在总结文艺创作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比如,王国维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主张诗人要对宇宙人生了然于胸,感悟透彻,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歌。
传统文论还对文艺批评提出许多重要而深刻的见解。
比如,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这句话强调文艺批评要“知人论世”,把作品与作家的人品、所处时代联系起来理解。
这与恩格斯提出的文艺批评方法十分契合。
刘勰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坚持文艺批评需通过广泛阅读作品来提高鉴赏力。
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蕴含着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哲学观念、价值取向与审美风尚。
不能将传统文论束之高阁,也不能照搬挪用,而应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作用于当代文艺实践。
沈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考试)
![沈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8dc1feb814791711cd791784.png)
沈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7·扬州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
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
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
A . 温静寂静虚静温文尔雅B . 虚静温静寂静温柔敦厚C . 寂静温静虚静温文尔雅D . 温静虚静寂静温柔敦厚2. (2分)(2018·郴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在快餐式阅读的潮流下,互联网文化产品的质量始终是决定互联网文化产业和市场高水准发展的关键,而网络知识产权则亟须出台相关制度加以规范。
B . 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C .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了方便面桶、奶茶杯、一次性纸杯的调查结果,发现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双层纸制品外层纸的荧光性物质含量都存在超标问题。
D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方希望参与南海水域争论的国家遵守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相关各方应直接进行磋商谈判,非地区力量介入南海问题将适得其反。
3. (2分)(2017·达州模拟) 填入下列一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众所周知,当年已经在科学界如日中天的爱因斯坦,是①了很多科学家的很多年提名,才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②获奖的理由,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③不是他的相对论。
④给他的授奖通知上还特别注明,获奖演说应仅限于正式的授奖理由,不得提到相对论。
终其一生,爱因斯坦也没能⑤相对论再获诺贝尔奖。
A . 经过然而仍然而因B . 根据却却可是为C . 经过但而甚至因D . 经历可是竟或者用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4. (6分) (2016高三上·日照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04365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e.png)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成为大家顶礼膜拜的对象。
儒雅睿智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喜提“故宫男神”称号,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想去故宫拜师学艺。
8月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在成都参加活动,分享故宫修钟表的那些事儿。
当他展出了一小段宫廷钟表修复完成之后的视频,清脆悦耳的报时声音,潺潺流水的仿真造型,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向大国工匠致敬。
1977年,王津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与此同时,故宫第一代钟表复师徐文磷儿子,第二代钟表修复师徐芳洲正式退休。
站在徐芳洲先生的工作台前,探索着使用对方留下的工具,王津静下心来,对抗时间在钟表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一个“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择一事,“钟”一生。
王津在多个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
工艺繁复的钟表,钟爱一生的职业,同时,用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
用43年的岁月,坚持做一件事——修复钟表,传承技艺,王津的工作是与时间为友,静下心后,慢慢就不觉得枯燥了。
“透过文物,你可以看见前人的匠心精神,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
”从事钟表修复工作39年之后,2017年,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儒雅睿智的王津突然变成“网红”,出门不仅经常会被人认出,还收到了录制综艺节目的邀约。
不过,王津对自己的“走红”非常淡然:“谢谢大家的喜爱,故宫的文物比我更加吸引人,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43年来,王津修复的各类文物钟表多达300多件,其中修复过最为复杂的数十件馆藏钟表一级文物。
在王津看来,钟表修复比较枯燥,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43c5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b.png)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2024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1d7e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3.png)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风靡(m) 愆(qiān)期贿赂(l) 载(zi)歌载舞B. 狭隘(i) 遗(wi)施拙(zhu)劣溘(k)然长逝C. 慷慨(ki) 哺(bǔ)乳纤(qiān)细樊(fn)笼D. 踯躅 (zhzh) 譬(p)如芰(j)荷葳蕤(ru)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婀娜磬石欲盖弥彰招骋B. 伶俜摄足否极泰来功名利禄C. 萦绕箜篌众目睽睽悲摧D. 拾辍垝垣方钠圆凿奄奄一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主席在会上发表的不经之谈,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B.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 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非常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D. 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成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袴子弟也随着完蛋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日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时始料未及的。
B. 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样看法,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2019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C.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著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 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对墓主所处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为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接自然( )在叙事作品中,____________。
但因为自己心中积郁着浓郁、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也就自然地流向笔端。
这种渗透感情的叙述,往往比直抒胸臆更为感人、更觉真诚。
A. 或喜悦,或悲伤,或思念,或向往,或赞扬,或指责之情从作者心中冲出,一泻千里。
B. 作者往往将萦绕心头的喜怒哀乐之情,在特定的环境中酣畅淋漓地倾诉而出。
C. 或喜悦,或悲伤,或思念,或向往,或赞扬,或指责之情渗透在作者所描摹的大自然风光中。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fe5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8.png)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丽。
古典诗词的思想之深,在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的向往。
古典诗词的情感之丰富,在于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李煜通过对愁绪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古典诗词只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在于其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所有修辞手法。
C. 古典诗词的思想深刻,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D. 古典诗词的情感丰富,只能表达诗人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后从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情感之丰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B. 文章在论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时,列举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fb03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b.png)
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10:00——12:0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12478912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年期间,汽水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之一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所有汽水瓶的底部都是五瓣花的形状?有人说,这就是为了少装点饮料,或者是为了形状好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追溯汽水瓶的历史,我们发现,早期的汽水瓶是玻璃材质,采用平底设计。
然而,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底的瓶子特别容易倒塌,不仅不稳定,而且倒塌时振荡的瓶身还容易使碳酸气泡逸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底部形状。
在1978年,世界第一次出现PET材质的可回收塑料瓶子,底部采用五瓣花形状设计。
时至今日,五瓣花形底部的塑料瓶包装汽水仍然畅销全国,这种设计也被证明了是最理想的选择。
从化学角度来看,碳酸饮料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极不稳定,在经过外部摇晃或存在明显的温度变化时,二氧化碳气体会大量逸出,从而造成密闭的饮料瓶内气体体积剧烈增大,对瓶身产生巨大压力。
另外,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塑料包装的汽水瓶瓶底通常印刷有“PET”的材料标注。
与玻璃材料相比,PET材料硬度很低,受强压会更容易发生破裂或爆炸,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瓶内压力要通过凹入式设计在瓶底分散平衡。
五个凸起的结构可以将外部施加的压力分散到更大的表面积上,从而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减轻了瓶底的压力负荷,使得汽水瓶在外力搬运或者人为摇晃时可以更加稳定,不容易爆瓶或者漏气,从而延长汽水的保质期。
并且塑料瓶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季横跨南北,运输过程中温差巨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瓶身的坚固。
当然,五瓣花形的底座从力学角度上分析也能看出具有更稳定的放置效果。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260ca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1.png)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
《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
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
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
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
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
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
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
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
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
《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下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59f64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c.png)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共16题;共169分)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恩施好处)。
”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构筑壁垒)垓下B.持短兵(军队)接战C.纵江东父兄怜(同情)而王我D.有美人名虞,常幸(被宠幸)从(2)对下面句中的省略部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B.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C.不忍杀之,以(之)赐公D.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上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B.项羽的军队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幕“霸王别姬”的悲剧。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完整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93a6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0.png)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惊愕(jīng è)沉默(chén mò)B. 漫步(màn bù)稳健(wěn jiàn)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C. 精湛(jīng zhàn)磅礴(páng bó)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D. 纤夫(xiān fū)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差异很大,所以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B. 近来,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使得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D.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经据典,使我们深受启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终于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
B. 她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对待同事热情周到,深受大家的喜爱。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为人却非常谦虚,从不张扬。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这次的成绩提高了。
变换后:他的成绩这次提高了。
B. 原句:我们都认识他。
变换后:他我们都认识。
C. 原句:这个消息令人震惊。
变换后: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消息。
D. 原句:我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变换后:我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看法。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7b1e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e.png)
第一册复习检测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倪.(nì)寥.落(liáo)赁.屋(lìn) 不行估量.(liǎnɡ)B、砥.砺(dǐ)踌躇.(chú) 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C、向往..(chōnɡ)桀骜.(áo) 儆.戒(jǐnɡ) 毛骨悚.然 (sǒnɡ)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言简意赅.(ɡā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戮没莫明其妙呕歌惆怅而归B、嗔目感人肺俯火钵张灯结采C、迟顿气概磅薄彳亍人事沧桑D、寥廓星辉斑斓宽阔夙兴夜寐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⑴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养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⑵那高凹凸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在我的四周。
⑶中学生吸烟既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A、创新充溢违反B、创立弥留违反C、创新弥留违犯D、创立充溢违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种首饰的款式特别新奇、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
B、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灵敏,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志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最恰当?()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二、(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惊,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常州市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卷
![常州市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0c99ec1058f5f61fb636664f.png)
常州市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大荔模拟)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
围绕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目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全球600余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科技创新领袖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加强合作,共建开放、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在这个冬日里为世界经济带来一道暖阳。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中国,正在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加速集聚澎湃的发展动能。
开放创新不仅使中国经济更具活力,还让世界享受到中国创新、开放所带来的红利。
()“封闭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切断彼此的联系,禁止技术交流,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就会分崩离析”…….嘉宾们在论坛上齐声呼吁,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唯有在开放中创新,在发展中共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最强动力。
开放的中国正在加速集聚发展的新动能,也必将助推世界经济合作与增长。
(1)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围绕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B . 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目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C . 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D . 围绕“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2)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不仅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而且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
B . 这不仅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而且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
C . 这不仅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而且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677ff76b84254b35effd342e.png)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7高一上·吉林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失其所与,不知B . 便可白公姥C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 . 偭规矩而改错2. (2分) (2017高一·龙江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越国以鄙远②邻之厚,君之薄也③秦伯说,与郑人盟④荆轲和而歌曰⑤樊於期乃前曰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⑦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⑧发尽上指冠⑨群臣怪之⑩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 . ①②/③④⑤/⑥⑧/⑦⑨⑩B . 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⑩C .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D . ①/②/③⑤⑥/④⑧⑩/⑦⑨3. (2分)从特殊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 . 师不必贤于弟子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 青,取之于蓝D . 不拘于时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
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是要不得的。
A . 卓尔不群呕心沥血囫囵吞枣B . 与众不同积心积虑生吞活剥C . 鹤立鸡群呕心沥血囫囵吞枣D . 出类拔萃积心积虑生吞活剥5. (2分)(2017·珠海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过去的三年间,我市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多个旧区改造项目建成,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蓝图进一步明确。
B . 电影《一九四二》让更喜欢津津乐道历史辉煌而不喜欢翻看沉重记忆的中国人在享受苦味的同时,去思考怎样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1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1](https://img.taocdn.com/s3/m/ca1f846316fc700abb68fc82.png)
河南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老王对儿子王晓明说:“我和你赵叔叔从小就熟悉,可以说是白头偕老的好朋友,并且他还多次帮助过我,你今后一定要尊重他。
B . 当记者问到会不会担心因为事故被处分时,王民说道:“你这个问题提到我的心里去了,现在晚上电话一响我就惊心动魄。
C . 在抗日战争时期,那些殒身不惜的战士们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与敌人殊死搏斗。
D . 人的一生中,无奈的事情太多,因而,在你遇到无奈时,你可以长歌当哭,发泄自己的郁闷。
2. (2分) (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 . 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C .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D . 这时,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要使社会上的正义感永不,就要在整个民族中大力弘扬正气。
②“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山水纵横水自流,谁家门前欲离舟”,王羲之、陆游的诗句,溅湿了文人的胸襟,了古城的历史。
③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A . 泯灭滋润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B . 磨灭滋养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西城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西城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d0c0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9.png)
西城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页,共八道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I卷一、(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暮春清明风俗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
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
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
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浊气在作怪,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三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
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
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
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
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期中复习(二)(新人教)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期中复习(二)(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94e015d377232f60dccca109.png)
期中复习(二)学习目标1.学习杂文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领略寓庄于谐的情趣。
2.细心揣摩生动、诙谐、犀利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步骤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它有几个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
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
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
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
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
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
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
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
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
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
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四中高一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复习卷(二)一(18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突如奇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kâ)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B.我被这美丽的海的月夜慑服了,在丝绒般的天幕衬托下,海上那闪闪的明镜中娇美可爱的月姑娘的倩.(qiàn)影在浪花中跳跃,仿佛在向大海展示它那婀娜的舞姿。
C.一名真正合格的狙.(zū)击手,需要具备沉稳的心态、灵敏的反应和高超的射技,唯有如此,才能在紧急的事态中力挽狂澜,担当起制伏罪犯、解救人质的重大使命。
D.环保部门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依法对这家幅射有害核原料的企业实施按日计罚,使得两位企业领导面面相觑.(qù),最终引咎辞职。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作品的深刻性,充分体现在他对人性有透切的了解,对世界中“人”的种种异化的存在状态有深切的关注。
②中唐时候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民生也日趋凋敝,以诗歌的形式来反映民间疾苦的文人如张籍、元稹、自居易等一时并起。
③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是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生产经营企业和有关监督部门都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严把好质量关。
A.荒谬从而息息相关B.荒谬因而休戚相关C.荒诞因而息息相关D.荒诞从而休戚相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某市最近出台并实施“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法”后,大大缓解了事故现场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和拥堵的状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B.世界各地的人们常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这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仪仅是区域义化的摇篮,也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
C.为了及时收集和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市教育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f-1日前在市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的社会调查活动。
D.我们必须坚决地清除那些保守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
4. 默写(3分)(1)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则尽其天年,,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呢?(《五人墓碑记》)(2)廉颇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3)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矣。
今两虎共斗,。
(《廉颇蔺相如列传》)5.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这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3分) 我正在长途客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
预计晚上7点可到达目的地。
等到了目的地,我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6.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
(3分)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仿写: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五人墓碑记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旌.其所为旌:表扬B.为之声.义声:伸张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请:请求D.且矫.诏纷出矫:假托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德不厚而.望国之治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以.其无礼于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②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运用正反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结合上面的文段作具体分析。
(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ll一1 2题。
(6分)菩萨蛮① [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1.分析词中的“空”和“更”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分)1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4分)三(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3一l9题。
(一)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强调,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国文化则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分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
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
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
”“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
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不难看出,。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
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及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
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工业化和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选自《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13.依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语句。
(2分)14.按“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请根据文意作答。
(4分)15.请自举一例分析“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今世界工业化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3分)(二)节令是一种命令●毕淑敏夏初,买菜。
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
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
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坚硬地硌着我的手。
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老人很明显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分明是吃药啊。
我很惊奇,说怎么是吃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
老人说,那是温室里做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
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们比画的还要好看。
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
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我惭愧了。
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
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
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
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
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
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
冬至那天,阳光一定最短。
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
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惊蛰,一定会醒来。
你是一条长虫,冷了就得冻僵,会变得像拐棍一样不能弯曲。
人不能心贪,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还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
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我买了老人家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走。
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
但他的话,浸着一种晚风的爽凉,久久伴着我。
阳光斜射在网兜上,那略带柔软的银粉色,被勒割出精致的纹路,好像一副生长的印谱。
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春天到了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
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
夏天游水,冬天堆雪。
快乐的时候欢笑,悲痛的时分洒泪。
少年需率真。
过于老成,好比是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形,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
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幕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入生。
世上有句话——您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年轻,听的人把它当作一种恭维或是赞美,说的人把它当作万灵的廉价礼物。
我总猜测这句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
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庆贺的吗?小的人希冀长大,老的人期望年轻。
这种希望变更的子午线,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轮?与其费尽心机地寻找秘诀,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老是走向死亡的阶梯,但年轻也是临终一跃前长长的助跑。
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过多的惆怅或是优越。
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