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及要求---------------------------4医疗废物运送程序示意图------------------------------------6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7产房消毒隔离制度------------------------------------------8促进母乳喂养管理制度--------------------------------------9
二、产房岗位职责
产房护士长岗位职责-------------------------------------- 10助产士岗位职责-------------------------------------------11主班助产士岗位职责---------------------------------------12 早晚班助产士岗位职责-------------------------------------13中班助产士岗位职责---------------------------------------13付班助产士岗位职责---------------------------------------14
一、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医生助产士师不得擅离职守;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产房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子和工作服;
3、检查产妇前、后要做好手卫生;接产和手术助产按常规刷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严格观察产程,严格遵守各产程处理常规和助产技术规范;发现异
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生,立即处理;
5、严格做好产程图、分娩记录;产程图、分娩记录由接产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医生、护士立即据实补记;
6、产妇分娩后子在产房留置观察二小时,观察情况记入分娩记录;如无异常护送回母婴同室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
7、胎儿娩出后应由助产士、医师士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称体重、量身长、打新生儿右足印和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病历上、在新生儿双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腕带,并用标明同样内容的胸牌系于包被外面;
8、执行交接班制度,助产人员做到床头交接;对胎心、产程进展及高危因素进行认真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和签字;
9、所有用品、药品和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换和完善;
10、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患有或疑似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隔离产房接产,所有物品、器械用双层黄色医疗包装物盛放,密闭运送,物体表面及地面应用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次,每次一小时,接生后及时消毒.
1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做好产房终末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及要求
1、各科室必须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规定,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污物分类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做好医院内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置于医院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防锐器穿透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
3、在装医疗废物之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5、检验科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6、放入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7、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化学试剂、废消毒剂、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表、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专门机构处置;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入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地封口方式,塑料袋用绳子扎口,容器将盖口拧紧,使包装物的封口紧实、严密;
10、装用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污染处
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1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有中文标签,填写内容包括:科室日期、类别及特别说明;
12、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每日与运送人员添写交班记录,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13、工作人员如在工作中不慎被医疗废物刺伤,要立即将伤口血液挤出,用清水冲洗,并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包扎,并报告护理部;
14、医疗废物由医院统一处置,科室不得私自处理
医疗废物运送程序示意图
1,无污染源,与母婴同室相邻,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清洁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污染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4、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分娩室;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更换;
5、对患者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要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特种垃圾处理站,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接触每位产妇前,必须用洗手液和消毒液彻底洗手后方可操作;
7、各种器械,根据其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消毒灭菌;确保符合要求;
8、分娩室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湿式清扫,全部物体表面门、窗、桌、椅、接产台、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秤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擦拭;
9、每月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消毒剂的监测每季一次;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域间标示明确;
2、产房工作人员及本科室大夫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
鞋方可入内,产妇进入分娩室必须更换专用拖鞋;
3、产房应保持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配备动态空气消毒机,各待产室、分娩室每天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记录;温度22-25度,湿度50-60%;每季度做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物表、手的细菌检测应<5cfu/c㎡,空气培养<200cfu/c㎡,其结果做好记录;
4、刷手间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及手消毒液,刷手执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要求,专柜分类放置,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外用3M胶带封口,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有效期一般为7天;
6、持物钳单包装干缸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碘酊、酒精等棉球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物品包一经打开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重新灭菌;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8、多普勒、胎心监护仪用后擦干耦合剂,干燥存放;氧气湿化瓶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干式保存,一人一用一消毒;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设备,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或灭菌;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物品表面及各类用具,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至少2次;床单位一用一消毒,待产室、分娩室每周大消毒;
10、设专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志,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11、严格限制产房人员数量,控制接产中不必要的人员走动;整个工作流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遵守职业防护原则;
12、产房人员因事外出离开产房时要更换衣服或穿外出衣;
1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确保在密封状态下安全转运;
促进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皮肤接触与早吸吮;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剖宫产的产妇做出应答反应30分钟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母亲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裸体拥抱至少30分钟;同时帮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做到早开奶;
2、母婴同室;实行母亲和婴儿24小时同室;如有医疗需要包括洗澡,每天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3、取消“蜡烛包”;要使用宽松的新生儿服和睡袋;
4、按需哺乳;只要婴儿饥饿或婴儿想吃或母亲乳房胀时就喂,不得限制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时间;
5、开奶前不喂食;除有医学指征外,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禁止喂糖水和其它饮料,产科病房内不得向母亲推荐和销售代乳品;
6、取消奶瓶和人工奶头;产科病房内不得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使用奶瓶和用人工奶头作安慰,不得展示这些物品;
7、产前、产时及产后要适时开展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孕期检查时要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孕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分娩后,医护人员要尽早不得超过6小时指导产妇掌握并实施
正确的喂奶方法、婴儿含接姿势和挤奶技术;
8、儿科也应设母婴同室病房,保证按需哺乳;或设乳母休息室,供喂乳母亲集中休息,婴儿需要哺乳时进入病室进行哺喂;无条件实行上述两种方式时,可嘱乳母在家挤出乳汁并置冰箱保存,及时送医院哺喂病儿用小匙小杯喂,以保持母亲乳汁分泌,坚持母乳喂养;
二、产房岗位职责
产房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产房的行政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2、按护理部及产科质量管理要求,负责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各班岗位职责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及时总结讲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根据产房的工作任务和助产士的具体情况,优化护理力量的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定各班岗位职责;
4、组织业务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提问或采用其它形式考核,并做好奖惩考核工作;
5、督促所属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按计划和要求定期进行产房无菌区域的空气、物品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并鉴定消毒效果;
6、及时传达护理部的工作要求,督促、指导产房各项工作,主持晨会,了解中夜班工作情况,不定期检查中、夜班、节假日的工作情况;
7、参加并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以及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了解
各级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8、做好产房内各类物品、仪器及急救用品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供应并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9、协调本科室工作人员与医生、工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取得支持和配合;
10、做好每月各项业务统计工作,准确填写和检查各项报表;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分析、鉴定、总结,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助产士岗位职责
1、在产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及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5、填写新生地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等;
6、负责室内物品器械的清洁保管,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和注意温度、通风的调节,按时进行消毒做好记录;
7、负责分娩室内应用药品、敷料、器材、手指套等的准备,并及时补充;
8、做好分娩室抢救车、救护车及出诊急救箱药品和物品的交接工作,
并及时补充;
9、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工作;
10、指导新上岗人员的接产工作;
11、为新生儿洗澡、筛查采血、预防接种等工作;
产房护理工作制度;一产房工作制度;1、产房设昼夜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2、产妇进产房后应专人陪护,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3、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体贴、关怀,;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5、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6、保证无菌物品无过期,由专人负责,产房应备有必;7、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严格遵守借;
产房护理工作制度
一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设昼夜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更换手术衣裤、拖鞋、带好口罩、帽子,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产妇进产房后应专人陪护,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
3、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接产时,台下配班人员不得擅离产房,应与助产人员密切配合,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的各种药品、敷料和器械;准确记录胎儿、胎盘娩出时间;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
5、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8℃,湿度50%—60%;每季度做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留存备查;
6、保证无菌物品无过期,由专人负责,产房应备有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各种器械,物品定位放置、定量保管、陈设规范,各种消毒物品随时检查,按失效期顺序存放,消耗的药品及时整理、消毒及补充,急救器材定期维修、保养;
7、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严格遵守借物手续;
8、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和早吸吮,产后1小时内开奶;
9、胎儿娩出后,抱给产妇辨认性别,用统一规格的新生儿记录单印脚印和产妇手拇指印,存入病案保存作鉴别;新生儿左手腕部应佩带统一制作的标志,并记录性别、母亲的姓名;并由巡回助产士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10、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宫缩、宫底高度、出血量、血压等情况,产后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返回病房母婴同室;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交接班;
11、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处理;
二新生儿查对制度
1、新生儿娩出后巡回助产士立即告知产妇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核对母亲手圈信息并写上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
2、接生者处理脐带后,显示婴儿臀部,使产妇认清性别;
3、巡回助产士给新生儿磅体重、量身长,取手圈写上床号、母亲姓名、性别后,立即系于新生儿左腕与左踝部男婴用蓝色手圈、女孩用红色手圈,取胸牌
填写各项信息后系于新生儿被子外注意:母亲床号姓名与产妇核对、新生儿性别与接产者核对
4、新生儿早接触、早开奶后,包好被子放置与产妇靠近的婴儿复苏台上;
5、送至病房前,巡回助产士再次核对手圈、母亲姓名、性别、新生儿分娩记录单;
6、新生儿随产妇送至病房后,由病房护士接收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记录单所注各项,与巡回助产士核对手圈、胸牌信息,然后安置于新生儿床上;
三产后观察制度
1、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观察2小时,以接产者观察为主,各班合理调整;
2、每30分钟按压子宫1次,观察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并记录,观察膀胱充盈情况,30分钟测血压、脉搏1次,注意产妇主诉;
3、产后1小时内指导产妇完成新生儿早接触及早吸吮;
4、完成产后健康宣教包括恶露观察、会阴切口的护理、产后小便等安全措施;
5、如遇产后出血、高血压等需特殊治疗用药的产妇按医嘱延长观察时间,做好相应护理;
6、产妇离开产房时,检查者测血压、脉搏、宫高,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新生儿脐带结扎点是否出血,核对新生儿性别、胸牌、腕带,检查整理病历送产妇回母婴同室病房;
四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待产室;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方可入室;
2、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出鞋;
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
4、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待产床、门把手,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面2次;
5、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
6、待产床上的被服一人一用一更换,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
7、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电子体温计定期清洁、消毒及保养,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
8、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用,定
期消毒;
9、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
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10、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送入隔离产房待产,所有物品应按
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五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产房;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方可入室;
2、产房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及口罩;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出鞋;
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每日用消毒液拖地面2次;
4、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
5、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每天每班检查有效时间;专人负责每周1次的全区消毒物品检查;产房的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
6、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
7、接生前按规范行外科手消毒,洗手用物一用一灭菌;
8、接生时按规范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9、接生后应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床,更换产床产垫;
10、新生儿的吸痰管一人一用,新生儿喉镜叶片使用后,送供应室统一消毒后保
存,复苏囊及面罩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11、每班消毒新生儿抢救台、吸引瓶内胆;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
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
12、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
性废物处理;
13、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
用,定期消毒;
14、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5cfu/cm2;
15、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在隔离产房分娩,所有物品应按传
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六隔离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隔离产房必须换专用鞋、衣、帽、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隔离;
2、隔离产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常规每日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每台分娩结束均需行空气消毒;每日至少用消毒液拖地二次;
3、助产时按规范操作,胎儿娩出后必须更换手套再处理新生儿;
4、每台分娩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所有桌面、治疗车、婴儿秤、无影灯、吸痰器表面及产床并拖地;
5、隔离产房一切物品单独使用,分娩后所有用过的被服、器械等均用含氯消毒液500 mg/L浸泡后分别送洗,所有用物尽量选择一次性物品,集中固定一个污物桶,污物桶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污物后封口贴上标识转运;
6、非产房用品或未消毒之物品器械不得带入隔离产房,室内用物亦不得挪用;
7、隔离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使用后立即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8、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空气中
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5cfu/cm2;
七产房交接班制度
1、建立产房交班本,交班者将当班分娩人数、急诊剖宫产人数、危急重产妇、待产妇情况、特殊药、物品使用情况交代书写清楚;
2、晨间由夜班护士报告晚夜间产房治疗、分娩情况;
3、交班者清理治疗车、整理待产室、分娩室环境后方可交接;
4、白、晚、夜班助产士交接班时,仔细清点贵重物品、无菌物品、抢救物品、器械等;接班者先阅读产妇病历,再与交班者认真进行床边交接班,接班者听完胎心,交班者方可离开;
5、每日白班点物者补充日常物品数量,准备好剖宫产物品;
八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用;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管理人员每周检查、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
2、产房的急救设备实行五定管理: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急救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
3、急救仪器保持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
4、产房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
九陪伴分娩守则与管理制度
陪伴分娩室陪伴人员守则
1、陪伴分娩室可允许孕妇的1名健康家属陪伴分娩,陪伴者可由孕妇的丈夫、母亲或有分娩经验的家属或朋友担任;
2、陪伴者须严格遵守分娩室的消毒隔离制度,以保证母婴的安全;入室须更衣、换鞋,不得随意出入产房或在产房其他地方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孕妇及医务人员的医疗工作;
3、在陪伴过程中,陪伴者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协助医护人员减轻孕妇的恐惧与焦虑心情,减轻孕妇的痛苦;
4、室内物品不得带离本室,离室前必须物归原处,如有损害须赔偿,不得在产房内吸烟饮酒;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高等教育、96产房护理工作制度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