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设计方案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设计(4课时)一、教材分析与使用:1、使用教材:《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高等教育出
版社,巫兴宏主编;工作页:《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工作页》自编;导学案:《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导学案》自编。
2、教
材分析:1项目设计思路电路分析能力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因电不看见、摸不着,学生“怕电”,要使学生“懂电”、“不怕
电”,到“喜欢电”。
因而通过对一种典型车型(威乐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学习,再去分析、检测、排除另一种典型车型(卡罗拉)起
动机不转故障;提高学生的电路综合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避免机械模仿,学会知识迁移。
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模拟实际维修企业
现场,分组进行项目学习。
学生根据起动机不转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检修工作页、导学案及维修手册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提出引
起故障原因的各种猜想,分析、查找故障原因,最后归纳出电路故障的诊断思路和检修流程,并根据流程完成故障的诊断排除。
作为对表现优秀小组
及组员的奖励,结合学校学生专业创业(创业教育为我校办学特色,目前我校汽修部已运营有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美容、汽车配件及用品销售三个
学生专业创业项目,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本地区广大教职员工。
创业项目既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学习的平台,学生每月还有一笔创业收入。
)给予获
得专业创业项目资格的积分,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公益、法治、创业、创新)。
1教材处理本教材着重于诊断的内容和排除的措施,而缺
乏对具体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分析及实际运用。
故先将本章的教材内容整合成4个学习项目,分别为起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项目;起动机的就车检
查及整体拆卸与安装项目;起动机的结构、解体、检修、装复及测试项目、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本次课项目)。
通过以项目任务作为教
学内容的载体,并结合自编的导学案、检修工作页及评价表等,引导学生在逐步探索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分析、解决实际维修项目。
1本内容的
地位和作用本部分内容是第四个项目(是本课程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本项目,串联起前三个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
同时也为后续点火系统的学习作好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分析;2、技能目标:1)能够结合起动机控制电路,查找实际车型上对应的元器件的具体位置;2)能够根据故障分析流程,完成相应电路及元件的检查并排除故障。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习惯,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综
合职业能力;2)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通过成功的体验和知识量的积累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汽车电气的兴趣。
1重难点1、
重点:1)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分析;2)起动机不转检修流程的制订;3)起动机不转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2、难点:1) 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分析;2)起动机不转故障分析及检测排除。
三、教学对象分析:1教学对象: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年级学
生,按模块项目实行小班制教学;1学情分析:1、学生有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能读懂简单的汽车电路原理图,会使用汽车万用表;
2、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项目内容前,学生已学习了起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起动机的就车检查及整
体拆卸与安装;起动机的结构、解体、检修、装复及测试等;3、因电不看见、摸不着,学生平时就“怕电”。
以致电路分析、思维能力相对较
差,缺乏自信心。
故宜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相应的工作项目,去体验成功,培养自信;4、本项目内容理论难度较大
,需要利用相对完善的教学情境进行切入。
四、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学习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本次课使用教法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
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1学法基于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特点,贯彻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设定三种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头脑风暴学习法、知识迁移法。
五、教学情境设计及教学准备1教学情境设计集中及分组教学区在一体化模块学习站
,设置学生工作台、投影、威乐小汽车等。
分组实操工位区丰田卡罗拉整车4台(含配套维修手册)。
工具摆放区数字万用表4个,普
通工具4套.资料查询区教材《汽车电气设备常见维修项目》、《威乐维修手册》、《卡罗拉维修手册》等。
1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课前与前述课程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习班长的沟通、了解,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24个学生分成4组,每个小组分设组长、主操作
员、辅助操作员、记录员、检查员(安全员)、发言人(观察员)
各1名;各组员明确自己的角色职责及编号(附表2所示),以方便组内角色轮换。
2、教学资料、工具准备:导学案、检修工作页、小组角色分工表、师生三维评价表、创业项目积分表、汽车万用表、试灯等;3、故障初
设置:经维修企业调研,起动机不转的常见故障有:1)蓄电池严重亏电或损坏;2)线路故障:保险丝烧断;导线断路、接触不良;3)起
动开关或起动继电器有故障;4)电磁开关故障:电磁开关触点烧蚀或线圈短路、断路、搭铁等;5)起动机内部故障:电枢轴弯曲、轴承过紧
、换向器脏污、电刷磨损过短、弹簧过软、电枢绕组或励磁绕组短路、断路、搭铁(前面教学已完成)。
根据卡罗拉维修手册起动系统电路图,结
合学生实际,将1、2组检修车辆设置AM2(30A)保险丝断路故障及1-3段(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线路接触不良(虚接)故障;将3、
4组检修车辆设置AM1保险丝断路故障及起动继电器损坏故障。
因起动机内部故障拆、换费工、费时,故暂不设置为本次课的故障。
六
、教学过程
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知识回顾(3分钟)[知识回顾:复习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
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根据课前导学案的检查情况,复习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做好相应知识点
的记录。
回顾旧知识,为新项目任务的学习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项目任务](2分钟)我校汽车维修与保养
创业组接到一辆丰
田卡罗拉轿车不能启动,经过维修顾问的初步判断是起动机不转。
引入本次课的学习项目: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
视频展示故障现象,引入
学习项目。
了解故障现象,做好项目任务学习准备。
利用实际故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与学校学生专业创业项目挂勾。
三)、重
点知识讲授(15分钟)[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分析]:以威乐车起动系统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分析学习,去完成卡罗拉轿车起动机不转
故障诊断、排除。
组织集中学习。
根据威乐车起动系统电路图,结合起动系示教板及电流走向动画演示进行控制电路及原理分析,并总结电路检修
的方法。
学生听、看、想、记录。
通过对一种典型车型的学习,去实践另一种典型车型的故障检测及排除,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提高电路综
合分析能力。
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四)、项目任务实施(155分钟)1、[确定实施项目任务――5分钟]演绎四台卡罗拉
起动故障,明确应完成的项目任务。
通过卡罗拉轿车起动系统电路图的简单分析,结合实训车辆故障现象,让学生明确具体的项目任务。
学生结
合导学案及教师故障演绎,明确项目任务。
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协作学习-45分钟]根
据故障现象,结合相关资料,小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检修方案的制订。
教师进行引导、组织、监控,听取学生的讨论意见,并适时进行适当的提醒
,解答学生的凝问,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1、根据故障现象,收集要用到的信息资料,读懂电路原理图,并进行资料整理;
2、小组
成员利用已有资料及技能,分析思考,充分讨论、交流;以画诊断思维流程图的方式,共同修订检修方案;3、各小组通过展示、汇报各自的检修
实施方案,对存在问题加以修正;4、各小组结合老师的点评,制订最终的检修实施方案。
充分发挥小组每位成员的优势,共同协作,最终完成
检修方案的制订。
培养学生的团队参与能力及诊断逻辑思路。
3、[操作实践―45分钟] 教师巡视观察,适时地给予必要的指导,掌握
每组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
体现做中教。
各小组员按自己角色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最终共同完
成故障的诊断及排除。
操作实践是对小组制订的检修方案进行验证的过程。
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大胆去试、去体会、感受和领悟,提高团
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做中学。
4、[学生课间休息,教师重置故障] 老师利用下课休息时间对检修车辆进行故障重置。
学生休息。
为各组交换工位及角色做准备。
5、[学生放松活动-2分钟] 观察学生的表情及动作,说明此活动的目的。
各小组站成
一列,后面的同学为前面的同学按摩肩、背;掉转方向重复进行。
放松心情,增进组员之间友谊及信任。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双轮换
操作―43分钟]1,3;2,4组组间轮换;同时组内组员角色轮换。
教师巡视观察,并让学生重复步骤3的操作实践。
各小组员按自己角色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最终共同完成故障的诊断及排除。
双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工位工作,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动手,实现学习均衡。
7
、[效果评价-10分钟]设立三维评价表(见附表3、4),根据评价项目进行三维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填写评价表,并根据各小组及小组成
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及点评。
各小组按评价表分别进行自评及小组评价。
并评价本次课的得与失,提出以后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三维评价(自评、
小组评、教师评),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反馈。
并将评价结果与课程总评成绩及获得专业创业项目积分挂钩,体现学习效果与奖励
激励相结合。
8、[交流分享-5分钟]各小组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听取各小组的发言,并结合检修工单、实际操作过程及结果给予适当
的点评。
各个小组的发言人将本组的检修方案、检修流程、检修结果及经验和体会进行限时描述介绍,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培养学生的归
纳、表达能力。
特别是教训方面,避免今后重犯,实现共同提高。
五)、能力提升(5分钟) 1、导致起动机不运转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如电
磁开关故障、起动机损坏等;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功率柴油机的起动系统与汽油机的区别。
教师提供相应资料供学生查找,并提示使用电源
的情况。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七、教学反思
创新点:
1、整个教学设计以
完成实际检修项目为目的,并且与维修企业实际维修项目对接,保证学生将来就业时能较快适应维修企业各岗位工作;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
用导学案及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
3、通过双轮换(组间工位轮换、组内角色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工位
工作,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动手,实现均衡学习;
4、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为表现突出的小组及组员奖励获得专业创业资格的积分,体现学习效果与专业创业相结合。
不足的方面:
1、学生主动性、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个别同学存在参与少,动手弱的情况;
2、组与组之间的学习进程难以达到一致。
改进办法:
1、在教学时数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多次换岗,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2、对组员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让各组综合能力水平一致。
附件:1、检修工作页;
2、小组角色分工表;
3、学生评价表;
4、师生评价表;
5、创业项目资格积分表;
6、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