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河流一要携带足够量的泥 沙; 2. 河口位于浅水区域,坡度 平缓,便于 泥沙的沉积; 3. 海洋动力作用较弱,仅能 对其进行改造而 不能把 沉积在河口的泥沙全部搬 运走。
(二)、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河口沙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 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 成新月形河口沙坝。水流从沙坝顶端分叉而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 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出现新 的次一级河口沙坝。周而复始,形成了三角洲雏形。
三角洲逐渐形成的几个阶段
控制三角洲发育和沉积物分布的因素
河口水流
径流量与输沙量 潮流、潮汐 波浪 海流 其它因素
河口水流 河流在河口区水流具有流量展 宽、流速降低、惯性流动和咸 淡混合等特征。一般河口区的 河床开阔,能量分散,一部分 河水能量传给了海水,因而使 流速降低,它所携带的沉积物 有一部分要沉积下来。另外, 河流流动主要靠河床比降,河 口区一旦失去比降,水体只能 靠惯性流动维持一段距离,加 上咸淡水的混合,使河流携带 的大量沉积物必须在河口区堆 积下来,形成三角洲。 其它因素 气候、地质构造、盆地形状 与大小、地壳运动
六、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密切,因为有如下有利条件: 1、生油条件:前三角洲,水体安静,有机质含量高为还 原环境,可向石油转化,为良好的生油环境,其中含 有机质高的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岩。 2、储集条件:三角洲前缘有发育良好的河口砂坝、远砂 坝和席状砂等砂体,其砂质较纯,分选性好,储油物 性好,并临近生油环境的前三角洲,是良好的油气储 集环境。 3、盖层条件:三角洲破坏期的海相泥以及分流间湾泥以 及三角洲平原的沼泽泥是良好的盖层。 4、圈闭条件:三角洲向海推进时,可产生同生滚动背斜 及同生断层,形成良好的构造及岩性构造圈闭。
潮流、潮汐 河口地区潮差的大小控制着潮流强弱及 潮汐对三角洲沉积环境的影响: 强潮(潮差>4m)河口有利于形成 潮成砂体、潮滩和滨海盐沼; 中潮(潮差2~4m)河口一般发育潮 成三角洲、潮流通道; 弱潮(潮差<2m)河口的三角洲和 滨外沙坝发育较好。
径流量与输沙量 径流量和输沙量是三角 洲形成的物质基础,一般径 流量大、输沙量大的河流, 三角洲比较宽大,如长江、 亚马逊河三角洲等。
长江口三角洲受季风沿岸流作用
(三)、三角洲的构造
• 三角洲是河-海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以 陆源碎屑物质为主形成的近岸堆积体。 它由陆上三角洲平原和水下三角洲平原 组成。 • 三角洲内部从纵剖面上看常具有三层 构造,即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 角洲顶部的薄冲积层称为顶积层;其下 为向海倾斜的厚层沉积物,称为前积层; 底部为受水盆底地底的薄层细颗粒沉积 物向外伸展的底积层。
扇形三角洲(又称朵状三角洲)
河流输入泥沙量低 于鸟足状三角洲,海 水波浪作用有所加强, 因此,河口沙坝覆盖 在较薄的前三角洲泥 上,深陷也较慢,致 使三角洲前缘的砂易 于被海水冲刷和改造, 使之在分布于各分流 之间,形成席状砂层 向海延伸不远,形似 弓状或半圆状。
2、浪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的特点是一般 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河流入 海,而分流不多也不大; 河流输入的泥沙量少,砂 与泥比值高;而且波浪作 用大于河流作用。因此, 由河流输入的砂泥很快就 被波浪作用再分配,于是 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 行于海岸分布的海滩砂脊 或障壁沙坝;而只在河口 处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 形成向海口方向突出的河 口,形似弓形或鸟嘴状的 三角洲。
三角洲相位于海陆之间的过度地带,是海陆过渡地带象组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是由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物质在河口地区,因坡度减缓,水流 扩散,流速降低而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地貌形态。 三角洲相的特点:是具有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层理,以砂质沉积物为主, 陆生植物、淡水动物和海洋生物化石混杂在一起。
三角洲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
河控三角洲的特点是 汇水盆地内波浪和潮汐作用较弱, 河流输沙量大,河道分为数支分流或独流入海。水流较强, 呈射流注人海中,在射流的两侧形成水下天然堤。大量泥 沙堆积在河口沙坝上,向海方向粒度变细。
1、鸟足状三角洲
根据其形态特性可分为: 2、扇形三角洲
鸟足状三角洲(又称舌形或长形三角洲)
它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 一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 由于海水作用弱,河流 的砂输入量大,特别是 砂与泥的比值低悬浮负 载多,有较发育的天然 堤和较固定的分支河道 并沉积巨厚的前三角洲 泥,他们迅速向前推进, 使分支河道和指装沙坝 长短不一的向海延伸, 形似足爪。
三角洲 的结构
(四)、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主要受河流、波浪和 潮汐三种基本水动力因素的控制,这三种基 本因素同时也控制了三角洲沙体的形态和分 布,是三角洲分类的基础。按照各种水动力 因素的相对强弱,可将三角洲分为三个端元 系列,即
河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的沉积物能量比海水能量大 的多得情况下形成的
1鸟足状三角洲2扇形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又称舌形或长形三角洲它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一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由于海水作用弱河流的砂输入量大特别是砂与泥的比值低悬浮负载多有较发育的天然载多有较发育的天然堤和较固定的分支河道并沉积巨厚的前三角洲泥他们迅速向前推进使分支河道和指装沙坝长短不一的向海延伸形似足爪
第六章 沉 积 相
3、潮控三角洲
当河流注入三角港或其他形 状的港湾,由于潮汐作用远 大于河流作用,受潮汐作用 的影响,注入港湾内的河流 带来的沉积物,只能充填在 港湾内堆积成小型三角洲。 因其外形受港湾控制,故又 称港湾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的特点是汇水盆 地大潮差、强潮流,在涨潮 和退潮期间,分流河道内的 双向水流成为搬运和扩散沉 积物的主要动力。在分流河 口及其向海的方向上,沉积 物反复被潮流搬运和再沉积, 形成一系列与潮流方向平行 的线状沙体。
三层构造的形成过程 前积层是河水到达河口后,最先在汇水盆地边缘沉积的较粗泥、砂 沉积物,它向海洋(或湖泊)方向倾斜,近岸处较陡,随着离岸渐远而逐渐变缓。底 积层是河流带来的悬浮物,在前积层的前方形成的水平沉积层,由粉砂和粘土组成, 粒细、层薄。顶积层是前积层增长到河底高度时,随着三角洲向海推进,在前积层之 上沉积的、近水平的冲积物。
——王子阔
一、定义
沉积岩是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具 有不同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用沉积相来 概括或表达。所谓沉积相就是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沉 积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指:
•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海、陆、河、湖、沼泽、冰川、沙漠等的 分布及地势的高低) • 气候条件(包括气候的冷、热、干旱、潮湿) • 构造条件(包括大地波浪作用在三角 洲区主要表现为 对沙体的改造, 河口砂坝其长轴 方向一般垂直海 岸,经过波浪改造, 则成为平行岸线 的砂体。
浪波对砂体改造的滦河口示意图
海流 海流可以使水下三角 洲的位置发生迁移。对 三角洲来说,主要是季 风形成的沿岸流作用。 我国长江口,东北季风 形成的沿岸流将长江口 的泥沙搬运到钱塘江口 沉积,使三角洲南北不 对称,三角洲向东南方 向延伸
• 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包括介质的性质:如水、风、冰川、清 水、浑水、浊流等,运动方式和能量大小以及水介质的温度和 深度)
• 介质的地球化学条件(包括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Eh、酸碱度 pH以及介质的含盐度)等。
沉积岩特征包括:
• 岩性特征(如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 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组合)
• 古生物特征(如生物的种属和生态) •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岩特征的这些要素是相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物 质记录,通常也称相标志。
二、分类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形成与不同的成绩环境,在成绩环境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地理条件。沉积相的分类通常是以自
然地理条件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沉积岩特征及其他环境条件进 行具体划分(下表)。
三 角
尼罗河 三角洲 长江三角 洲

黄 河 三 角 洲 奥 卡 万 戈 三 角 洲
珠 江 三 角 洲
(一)、定义
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
随着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 坡度减小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 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 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上逐渐扩大。河流冲决天然 堤后,取道于较大坡度的新河床入海。旧河道淤塞,泥沙供应断 绝,加之海浪的改造和侵蚀,是原来的三角洲废弃,而在其旁侧 新河道入海处,系的三角洲开始发育成长。随时间推移,三角洲 的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 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
(五)、三角洲相的亚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三角洲相分为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3个亚相。
• 三角洲平原亚相 主要为陆上沉积,包括潮间带部 分,沉积类型有废弃分河道,砂坝一泻湖沉积体 系,河口砂坝和叉道河床等沉积,沉积物以沙、 泥互层沉积。 • 三角洲前缘亚相 主要为水下部分。下界为浪基面。 沉积物以砂为主,主要有水下砂堤、水下砂坝等, 沉积体经海洋改造作用明显,有丰富的生物碎屑。 • 前三角洲亚相(底积层沉积) 浪基面以下的沉积。 泥质为主,是河流带来的细粒悬移细分的物质, 如黏土等。前三角洲的暗色泥质沉积物,富含有 机质,而且其沉积速度和埋藏速度较快,故有利 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