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Word版训练:专题九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桑水制作
专题九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一、选择题
1.(仿2013安徽高考,15T)有两根长直导线a、b互相平行放置,如图6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在如图6所示的平面内,O点为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M、N为两导线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与O点的距离相等,aM与MN夹角为θ.
若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I,单根导线中的电流在M 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B0,则关于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
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定相反
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2B0cos θ
C.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2B0sin θ
D.在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解析如图所示,导线a(或b)在M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垂直于aM(或bM),与OM的夹角相等,因而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sin(90°-θ)
=2B0cos θ,方向与OM垂直且向下(或向上),选项A、B正确;导线a、b 在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分别为沿ON和OM且大小相等,合磁感应强度为零,选项D错误.
答案AB
2.(仿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Ⅰ,18T)如图7所示为圆柱形区域的横截面,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方向入射时,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若该区域加沿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带电粒子仍以同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方向入射,粒子飞出此区域时,速度方
向偏转了π
3
,根据上述条件可求得的物理量为( ).
图7
A.带电粒子的初速度
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D.带电粒子的比荷
解析无磁场时t=2r
v
(r、v0未知),有磁场时R=3r=
mv
qB
,运动时间t′
=1
6
T=
πm
3qB
.由此解得:
q
m
=
23
3Bt
,t′=
3
6
πt,T=3πt.故C、D正确.
答案CD
3.(仿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Ⅱ,17T)如图8所示,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磁场中心O点而打到屏幕上的中心M,加磁场后电子束偏转到P点外侧.现要使电子束偏转回到P点,可行的办法是( ).
图8
A.增大加速电压
B.增加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C.将圆形磁场区域向屏幕靠近些
D.将圆形磁场的半径增大些
解析增大加速电压,电子射入磁场区域的速度增大,根据电子在磁场中做
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r=mv
Bq
可知,半径增大,偏转角减小,电子将回到P点,
故A可行.B越大,半径越小,偏转角越大,会打到P点外侧.把圆形磁场区域向屏幕靠近些,粒子的偏转角不变,水平位移减小,粒子竖直偏转量减小,C可行.磁场半径越大,偏转角越大.
答案AC
4.(仿2013山东高考,21T(1))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9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C、D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9
A.电势差U CD仅与材料有关
B.若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电势差U CD<0
C.仅增大磁感应强度时,电势差U CD变大
D.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
解析当载流子q所受电场力q U
CD
d
(d为C、D两侧面距离)与洛伦兹力qvB相
等时,C、D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有I=nqvS,得
U CD =
BI
nqh
,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的载流子数目,h为元件的厚度;可见电势差
U
CD
与磁感应强度以及电流、材料均有关,A错,C对,若载流子是自由电子,电子将偏向C侧面运动,C侧面电势低,B对,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方向水平,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竖直,D错.
答案BC
二、计算题
5.(仿2013安徽高考,23T)如图10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内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粒子源固定在x轴上的A点,A点坐标为(-L,0).粒子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v的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y轴上的C点,C点坐标为(0,2L),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方向恰好垂直于ON,ON是与x轴正方向成15°角的射线.(电
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电子的重力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
图10
(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θ.
(3)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R min.
解析(1)从A到C的过程中,电子做类平抛运动,有:
L=1
2
×
eE
m
t2,2L=vt,联立解得:E=
mv2
2eL
.
(2)设电子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v C,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
由动能定理得:1
2
mv2
C
-
1
2
mv2=eEL
解得v C=2v,cos θ=v
v
C
=
2
2
,所以θ=45°
(3)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mv
C eB
电子在磁场中偏转120°后垂直于ON射出,
则磁场最小半径R min=PQ
2
=r sin 60°
由以上两式可得R min=
6mv 2eB
答案(1)mv2
2eL
(2)45°(3)
6mv
2eB
6.(仿2013山东高考,23T)如图11所示,aa′、bb′、cc′、dd′为区域Ⅰ、Ⅱ、Ⅲ的竖直边界,三个区域的宽度相同,长度足够大,区域Ⅰ、Ⅲ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Ⅱ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群速率不同的带正电的某种粒子,从边界aa′上的O处,沿着与Oa成30°角的方向射入Ⅰ区.速率小于某一值的粒子在Ⅰ区内运动时间均为t0;速率
为v0的粒子在Ⅰ区运动t
5
后进入Ⅱ区.已知Ⅰ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Ⅱ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Bv0,不计粒子重力.求:
图11
(1)该种粒子的比荷q m ;
(2)区域Ⅰ的宽度d;
(3)速率为v0的粒子在Ⅱ区内运动的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U;
(4)要使速率为v0的粒子进入Ⅲ区后能返回到Ⅰ区,Ⅲ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范围应为多少?
解析(1)速率小于某一值的粒子在区域Ⅰ中运动时间均为t0,这些粒子不能从bb′离开区域Ⅰ,其轨迹如图a所示(图中只画出某一速率粒子的轨迹).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角为φ1=300°①
t 0=
300°
360°
T=
5
6
T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 R
③
T=2πR v
④
得粒子的比荷q
m
=
5π
3t0B
⑤
(2)设速率为v0的粒子在区域Ⅰ内运动轨迹所对圆心角为φ2,φ2=1
5
φ
1
=60
°⑥
由几何知识可知,穿出bb′时速度方向与bb′垂直,其轨迹如图b所示,设轨迹半径为R0,d=R0sin φ2⑦
R 0=mv
qB
区域Ⅰ的宽度d=33v0t0 10π
⑧
(3)设速率为v0的粒子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与边界cc′的夹角为φ3
水平方向有d=v0t竖直方向有v y=at⑨
a=qE
m
=
2qBv0
m
⑩
tan φ3=v
v
y ⑪
v
1
=2v0⑫
φ
3
=30°⑬
由动能定理得qU=1
2
mv2
1
-
1
2
mv2
⑭
U=9t0Bv20 10π
⑮
(4)速率为v0的粒子在区域Ⅲ内做圆周运动,当Ⅲ区内的磁感应强度为B1时,粒子恰好不能从区域Ⅲ的边界dd′飞出,设其轨迹半径为r,则r(1+cos φ3
)=d⑯
r=mv
1
qB
1
,解得B1=
43+6
3
B⑰
所以,粒子能返回Ⅰ区,B′的大小范围为B′≥43+6
3
B⑱
答案(1)5π
3t0B
(2)
33v0t0
10π
(3)
9t0Bv20
10π
(4)B′≥43+6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