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基础夯实
1.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权,故选B项。

答案:B
2.右图是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加冕的场景,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导学号52360041)
A.查理大帝相信“君权神授”
B.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
C.查理大帝权力至高无上
D.天主教会垄断欧洲精神世界
解析: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权力受到教皇制约,国王登基必须由教皇加冕才有效,这是图片反映的实质问题,故选B项。

答案:B
3.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张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 )
A.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B.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
C.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D.教权高于王权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势力扩张的措施或因素”,“教权高于王权”是天主教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表现,故选D项。

答案:D
4.威克里夫被称为“15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
A.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
B.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
C.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
D.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存在
解析:A、B、D三项都是威克里夫的主张。

威克里夫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教条,每个人只要相信《圣经》,按《圣经》行事就行。

答案:C
5.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矛盾有( )
①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教权的矛盾②王权与教权的矛盾③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教皇观望出售赎罪券的情景
烧死“异端”
教皇为皇帝加冕
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

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1)史学界有句俗话:“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

”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列举宗教裁判所在历史上压制科学发展的相关史实。

参考答案:(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迫害进步人士,强化思想控制;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权力(或教权控制王权)。

(2)宗教裁判所曾迫害科学家伽利略并烧死了科学家布鲁诺。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二(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者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批判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