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涡阳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市涡阳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 10 小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7·临沂) 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 . 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
C . 丙图正在发生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生的音叉在振动
D . 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绑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
2. (2分)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 . 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
D . 声具有能量
3. (2分) (2016八上·重庆期中) 下列数据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描述,你认为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6m
B . 浴室里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C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5.9cm
D . 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4. (2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正式比赛篮球架的篮框高度约1.6m
B . 成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C .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10N
D .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
5. (2分)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 . 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 .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 . 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D . 5s~7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6. (2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
7. (2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测量物理课本1张纸的厚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用刻度尺()
A . 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 . 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
C . 测量5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
D . 测量100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
8. (2分)(2018·凉山) 下列观点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A . 在月球上宇航员也能直接用语言交谈
B . 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
C .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9.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 近视眼佩戴的近视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C .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逐渐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虚像会逐渐变小
10. (2分) (2017八上·滦南月考)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 60厘米
B . 40厘米
C . 20厘米
D . 10厘米
二、填空题(共 13 小题) (共13题;共17分)
11. (1分) (2019八上·成都期中) 小刚担任计时员,他用秒表测量小东跑步的时间;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东跑完750m的路程,小刚计时如图所示,则小东跑75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小东跑75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2. (1分)(2019·辽阳) 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同学们在半山腰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的大气压示数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山脚时的示数。

13. (2分) (2015八上·黔南期末) 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________ 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________传来的,其理由是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________次声音.原因是________.
14. (1分)如图是日食的形成。

它是因为光的________传播形成的。

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15. (1分) (2019八上·沂水期中) 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亮斑、③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冰透镜取火、⑥潭清疑水浅、⑦池水映明月。

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

(以上填序号)
16. (2分)(2011·鞍山) 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65m的小明从镜前3m处沿直线以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内小明通过的距离________m.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其像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m/s,像高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5m.
17. (1分)(2019·迁西模拟) 碗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后退,某一位置碗看起来是空的,这是因为________;慢慢往碗中倒水时会发现重新看到硬币,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造成的,请将眼睛看到硬币像S´的光路图补充完整________.
18. (1分)光的反射有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两种.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反射的缘故,黑板使用时间较长之后常因“反光”使学生看不清字,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_______反射的缘故,所以实际使用时常用________黑板。

19. (1分)(2019·莘县模拟) 微信扫码是现在普及的沟通方式。

如图所示,扫码关注公众号,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当光照射到二维码的白色部分时,光被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再经过摄像头折射而成像________(填“虚”或“实”),手机再通过解码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

20. (1分)(2017·吉林模拟)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成________(选填“倒立”、“正立”)、缩小的实像,若像落在视网膜后,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21. (2分)当我们从远处向近处观看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其折光能力变________(填“强”或“弱”),晶状体调节后还看不清物体时,需要通过________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调节.如果远视眼镜片不小心摔成三、四片,碎片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
22. (2分) (2018八上·汽开区期中)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其路程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则根据图像可知________(甲/乙)的速度更大,则在8s时甲与乙相距________m。

23. (1分) (2017八上·山西期中) 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小华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骑车的是图中的________段,小华家到万达广场的路程是________m,她骑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 (共2题;共20分)
24. (5分)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要120s,则火车的速度为多少?火车通过全桥需要多少时间?
25. (15分) (2019八上·自贡期中)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求:
(1)该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2)小车在OA段的平均速度与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比较,哪一段更快?快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共3题;共16分)
26. (4分) (2019八上·忻城期中) 如图所示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所用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应保持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在斜面上,如果测得小车在AB段下滑所用时间tAB=1.6s,则小车在AB段下滑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在BC段所用时间时,小明让小车过了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7. (5分)(2018·莒县模拟) 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8. (7分)(2017·临河模拟)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________,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2)【分析与论证】
①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__.
②如图所示,光屏应移至________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当蜡烛在________范围成放大的实像.
③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________观察(填“左”或“右”).
④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小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共 13 小题) (共13题;共17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 (共2题;共20分) 24-1、
25-1、
25-2、
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共3题;共16分)
26-1、
26-2、
26-3、
26-4、
26-5、
27-1、
27-2、
27-3、
27-4、
27-5、
28-1、
2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