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19・
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何强HE Qiang;李西敏LI Xi-min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青岛266525/
(School of Business,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Qingdao266525 ,China/
摘要:以2015年到2019年我国上市的光纤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研究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在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其中价值实现创新运作方式的中介效应最大,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创新方式的中介效果相当。

Abstract:Taking the optical fiber companies listed in my country from2015to2019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Bootstrap method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Among them,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value realization innovation is the largest,and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transmission innovation methods is equivalent.
关键词:制度环境;企业绩效;商业模式创新;结构方程模型
Key words: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corporate performance;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通信行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着重要支撑作用,光纤行业作为信息通信的关键性和基础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在通信技术转型升级以及国外实施反倾销政策的背景下,光纤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与此同时,政府高度重视制度环境体系的建设,强调完善的制度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研究制度环境与企业发展关系的文献数量逐渐攀升,文献普遍认为制度环境与企业发展间关系紧密。

制度环境优化较好的地区,不仅具备更大的市场监管力度,而且在该地区的企业内部经营活动也会变得高效有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成为了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已有研究表明,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确保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公司管理层通过洞察环境的变化不断设计和调整已有的商业模式。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鲜有文献探讨制度环境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作用机理。

立足于新制度理论,参考新制度主义的制度一组织—
—社会经济结果的分析框架。

本文考虑到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重要性,实证研究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
新制度理论发现了制度与制度变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选择、战略作者简介:何强(1972-),男,河南杞县人,博士,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与商业模式;李西敏
(1995-)女,湖北汉川人,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读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与商业模式。

文章编号:1006-4311(2021)10-0019-03
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制度环境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市场主体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傅政华,2019)1]。

另一方面,制度环境完善程度高的地区有着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处于该地区的企业的经营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进而有可能提高企业绩效。

辛蔚和林木西(2020)2]的研究成果表明,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能约束交易双方,保证交易的实现,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制度环境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1.2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已有研究表明,绩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胡保亮,2012)」。

张晓玲等(2011)14]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角度,发现由不同要素良好匹配而成的商业模式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

因此,在公司绩效的影响效应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部资源创新能够重塑市场条件,进而得到成长。

根据新制度理论的观点,制度环境产生的制度压力影响企业活动。

公司为了更好应对制度压力会调整自身的战略和价值活动,那么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价值活动的外在表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

已有研究认为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荆浩等,2011)]。

有的学者构建了制度环境、商业模式与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了制度环境在商业模式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具有干扰作用(郭韬等,2019)「11]。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2a:价值创造在制度环境和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2b:价值传递在制度环境和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20・价值工程
H2c:价值实现在制度环境和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股市的光纤上市企业为初始样本,选取2015到2019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剔除ST和*ST 的上市公司,最后得到22家上市企业的440样本数据。

所有变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保证数据的正态性。

本文对所有的指标数据在1%的水平下进行缩尾,处理异常值。

考虑到制度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将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滞后期设置为一年。

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制度环境数据来源于王小鲁等(2019)主编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6]。

2.2变量说明
①企业绩效(F3)。

本文从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两个角度出发,选取净资产收益率(Y1/和总资产收益率(Y2)两个指标刻画企业的财务绩效,用每股收益(Y3)表示光纤企业的市场价值。

②制度环境(F1)。

各地区的制度环境用市场化指数衡量。

制度环境从政策制度、市场制度、法治制度三方面量化,利用市场化指数报告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得分衡量政策制度环境(X1),用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得分测度市场制度环境(X2),用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治环境得分测度法治制度环境(X3)。

③商业模式创新(F2)o关于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基于组织资源观将其分为价值创造(M1)、价值传递(M2)、价值实现(M3)三个创新路径。

其中价值创造是指开发、建立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学习系统以及利用要素进行生产经营,从而产出价值的活动。

这条创新途径的关键支撑是企业偿债能力和资金利用能力。

本文选取流动比率(S1)、现金比率(S2)、权益负债比(S3)三个指标。

价值传递是指从各个利益相关者获取互补资源和互补活动来进行内外资源整合维持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动。

本文用流动资产周转率(S4)、固定资产周转率(S5)、员工效率(S6)三个指标。

价值实现是指企业在整合内外资源的过程中,为调整不合理的成本结构和获得各项收益的极大值所采用的手段。

本文从获利能力、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三个维度用净利润增长率(S7)、销售增长率(S8)、成本费用利润率(S9)来刻画价值实现创新途径。

2.3实证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SEM)是用于研究潜在变量以及中介效应的有利工具。

该模型分为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两个部分。

测量模型由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组成,潜在变量被观察变量反映成为可操作的变量,通过结构模型,分析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2.4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本文在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之前,先对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输出:各潜在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为0.415~0.954。

P值显著性检验表明所有子元素对观测问题的因素负荷系数显著不为0。

组合信度(CR)的值为0.539-0.94,均大于0.5,表明观测问题对相应的测量变量的内在一致性程度较好。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验证性因子分析
潜在变量观察变量
标准化因子
载荷
琢CR F1X10.7440.8540.857
X20.91316.419
X30.78616.02
M1S10.9150.9250.935
S20.84225.179
S30.93530.269
M2S40.6420.5520.56
S50.415 4.816
S60.573 4.674
M3S70.5850.5370.539
S80.545 4.628
S90.457 4.783
F3Y10.9540.9380.94
Y20.83627.418
Y30.95439.367
3实证分析
3.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1.1假设检验
本文将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数据导入Amos22.0。

就结构模型的适配度而言,CMIN/DF= 5.278大于0.5,GFI=0.889小于0.9,AGFI=0.834小于0.9,这三项指标的适配度不佳,但RMSEA=0.099,NFI=0.912, CFI=0.927,表示实证模型的拟合结果可以接受。

实证模型结果(见图1)显示,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的路径系数0.03,P值<5%,假设1成立。

就价值创造创新维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而言,标准化路径系数=0.152,t= 10.489,这表明重塑企业资金利用方式能提高企业绩效。

就价值传递创新维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而言,标准化路径系数=0.174,t=2.583,这表明调整和修正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传递运作方式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就价值实现创新维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而言,标准化路径系数=0.246,t=3.684,这说明价值实现维度的创新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在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方面,价值实现创新方式的标准化系数大于其他两个创新路径的影响系数,说明价值实现创新路径相较于其他两个创新路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

3.1.2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bootstrap技术,对440个样本有放回的随机重复抽样,共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设置95%的PC置信区间和95%的BC置信区间。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Z值均 大于1.96,间接中介效应置信区间的值全都不包括零,说明价值创造维度、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的创新路径的特定中介效果都显著,总效应置信区间的值也不包括零,说明总中介效应也显著。

即研究假设H2a、H2b、H2c都成立。

比较特定中介变量之间的差异,M2与M1差值的点估计值为-0.021,其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包括零值,说明M2和M1产生的中介效应相当。

M1与M3差值的点估计值为-3.303,其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不含零值,说明M3的中介效应要显著高于Mi。

M3与M2差值的点估计值为
Value Engineering・21・
[X2K
rxiK
0.78***0.14***
XT l^075***
阿即列
M2
Ml
0.17**±
0.03F3
Fl
0.2妙
M3
8^*
0q气***
-------------XY3]
0.84***
0.64***0.M3:*70.57***
0.27***^rS9_
0.91***
94***
0.15***
0.28***
图1SEM分析
表2多重中介效应
点估计值
Bootstrapping
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SE Z Lower Upper Lower Upper
M20.0300.015 2.0000.0050.0630.0040.062 M10.0510.008 6.3750.0370.0710.0360.068 M30.2690.065 4.1380.1560.4130.1470.402总中介效应0.3500.069 5.0720.2280.5050.2220.491 M2---M1-0.0210.016-1.313-0.0520.011-0.0500.012 M1---M3-0.2180.066-3.303-0.362-0.099-0.353-0.090 M3---M20.2400.063 3.9100.1310.3840.1170.367
表3稳健性检验
点估计值
Bootstrapping
bias-corrected percentile
SE Z Lower Upper Lower Upper
M20.010.00520.0020.0220.0020.021 M10.0220.005 4.40.0120.0330.0120.033 M30.1460.044 3.3180.0690.2410.0650.234总中介效应0.1790.045 3.9780.1010.2770.0950.271 M2---M1-0.0130.007-1.857-0.0250.001-0.0250.001 M1---M3-0.1240.045-2.756-0.218-0.046-0.211-0.041 M3---M20.1370.044 3.1140.0590.2280.0570.226
3.910,其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不含零值,说明M3的
中介效应要显著高于M2。

3.2稳健性检验
本文将商业模式创新有关指标与企业绩效的滞后期
设置为2年导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制
度环境滞后两年的分析结果与滞后一年的结果基本保持
一致。

M2的Z值为2,Ml的Z值为4.4,M3的Z值为
3.318,均大于1.96,故三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制度环境
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均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即本研究结
果具有稳健性。

4结论
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组织资源观视角切入,探究制
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揭示了商业模式创新在制度环
境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结论如下:第一,制度环
境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即制度环境的完善能够显著提
高企业绩效。

这表明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公司
生产经营活动的便利程度越高,从而有利于提高绩效。


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在制度环境和企业绩效
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这说明虽然公司不能为了提
高绩效自主优化所处的制度环境,但企业可以通过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绩效。

第三,通过对比中介效应结果发现,三个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影响效力存在差异,价值实现创新路径影响最大。

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与以往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从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途径角度考察制度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第二,商业模式创新途
径从不同价值逻辑维度出发揭示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

参考文献:
「1]傅政华.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J].人民论坛,2019(36):6-9.
「2]辛蔚,林木西.产权结构与制度环境降低交易成本的机理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05)35-47.
⑶胡保亮.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03)95-148.
「4]张晓玲,赵毅,李东.商业模式基本构成要素间的匹配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以创业板及中小企业版企业为例「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
—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2011:310-321.
「5]荆浩,贾建锋.中小企业动态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创业板立思辰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01) 67-72.
⑹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标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