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小结
第一篇:汽车设计小结
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
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由于汽车是一种包罗了各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的机械产品,因此其设计理论显然要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
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例如: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机械强度、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控与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液力传动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车身美工与造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等。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汽车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悬架设计、转向系设计和制动系设计,并且有效巩固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工程力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
汽车设计的学习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历时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完成了汽车转向系的设计。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
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两周的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汽车转向系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各种能力的一次考验。
设计过程中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确定方案的步骤,逐渐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
本次设计几乎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全部机械课程,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图学等知识,以及一些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
通过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接触了实际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最后一次在学校充电。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课程设计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
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在我结束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即将结束我的大学生活。
这意味着我进入了人生新的起点,我会用我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崭新的生活中不断进取,发奋图强。
用我的事业成就来报答学校和老师对我的栽培,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
第二篇: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通过学习汽车设计这门课程使我从理论上初步掌握了从事汽车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是从事汽车设计的初学者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汽车设计所涉及的结构分析、参数选择、设计与计算等构成了该课程的基本内容。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控制理论、系统工程、有限元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许多新知识均已在汽车设计中得应用。
本课程介绍了发动机液力悬置、安全气囊、双质量飞轮、拉氏膜片弹簧离合器、扭转梁随动臂、粘性联轴器、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电动助力转向、电控助理转向、空气悬架、越野车布置分析等。
第一章介绍了汽车的总体设计,从中了解到了汽车总体设计应满
足的要求以及开发程序、汽车的分类汽车有那些布置形式,是如何确定主要尺寸、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的,发动机怎么选择,轮胎怎么选择有什么要求,如何对汽车进行总体布置。
第二章介绍了离合器设计,了解到离合器的组成、分类、功用,有哪些结构形式,离合器主要参数选择、设计与计算,对操纵机构和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特别详细的介绍了膜片弹簧。
第三章介绍了机械式变速器设计,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变速器设有空挡,可在起动发动机、汽车滑行或停车时使发动机的动力停止向驱动轮传输。
变速器设有倒挡,使汽车获得倒退行驶能力。
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变速器有如下基本要求: 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转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等。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有
1、固定轴式变速器(两轴式变速器、中间轴啊式变速器)
2、倒档布置方案。
对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包括档数、转动比、中心距、外形尺寸、齿数和格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对变速器进行设计与计算,最后对同步器、操纵机构和结构元件进行了说明。
还简单了介绍了机械式无极变速器。
第四章介绍了万向传动轴设计,万向传动轴由万向节、轴管及其伸缩花键等组成,对于长轴距的汽车,有时还加中间支撑。
它主要用于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改变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万向传动轴设计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保证所连接的两轴的夹角及相对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能可靠而稳定地传递动力。
2)保证所连接的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在使用车速范围内不应产生共振现象。
3)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等。
第五章介绍了驱动桥设计,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基本功用首先是增扭、降速,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即增大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转矩合理地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其次,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而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
设计驱动桥时,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选择造当的主减速比,以保证汽车在给定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2)外廓尺寸小,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离地间隙,以满足通过性要求。
3)齿轮及其他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
第六章介绍了悬架设计,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
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
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
导向装置由导向杆系组成,用来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运动特性,并传递除弹性元件传递的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当用纵置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时,它兼起导导向装置的作用。
缓冲块用来减轻车轴对车架(或车身)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变形。
装有横向稳定器的汽车,能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
第七章介绍了转向系设计,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械转向系依靠驾驶员的手力转动转向盘,经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
构使转向轮偏转。
有些汽车还装有防伤机构和转向减振器。
采用动力转向的汽车,还装有动力系统,并借助此系统减轻驾驶员的手力。
第八章介绍了制动系设计,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通过学习汽车设计,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汽车的了解和印象。
在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变速器设计,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虽然历经10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汽车已相当完善,但为了满足不断攀升到更高层次的要求,至今仍然需要我们开发创新产品,进一步完善它。
动装置。
前者用来保证前两项功能,后者则用来保证第三项功能。
第三篇:汽车知识小结
汽车知识入门
MPV-----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
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
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
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SUV-----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
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
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RV------RV的全称是Recreation 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
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
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
MPV及SUV也同属RV。
皮卡----皮卡(PICK-UP)又名轿卡。
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
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
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们在市场上见得最多的皮卡。
CKD汽车----CKD是英文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
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
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国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
SKD汽车----SKD是英文Semi—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
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
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零公里汽车----零公里汽车是一个销售术语,指行驶里程为零(或里程较低,如不高于10km)的汽车,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所购车辆“绝对全新”的要求。
零公里表示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后,还未有任何入驾驶过。
为了保证里程表的读数为零,从生产厂到各销售点,均采用大型专用汽车运输,以保证车辆全新。
概念车----概念车由英文Conception Car意译而来。
概念车不是即将投产的车型,它仅仅是向人们展示设汁人员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而已。
概念车还处在创意、试验阶段,很可能永远不投产。
因为不足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更多地摆脱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束缚,尽情地甚至夸张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概念车是时代的最新汽车科技成果,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它展示的作用和意义很大,能够给人以启发并促进相互借鉴学习。
因为概念车有超前的构思,体现了独特的创意,并应用了最新科技成果,所以它的鉴赏价值极高。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不惜巨资研制概念车,并在国际汽车展上亮相,一方面了解消费者对概念车的反映,从而继续改进;另一方面也
是为了向公众显示本公司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自身形象。
老爷车----老爷车也叫古典车,一般指20年前或更老的汽车。
老爷车是一种怀旧的产物,是人们过去曾经使用的,现在仍可以工作的汽车。
老爷车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一本杂志上,这种说法很快得到老爷车爱好者的认同。
不到10年功夫,关注老爷车的人就越来越多,致使老爷车的身价戏剧性地增长起来。
例如,一辆1933年款式的美国求盛伯格汽车在拍卖行卖到100万美元,一辆布加迪老爷车卖到650万美元。
零排放汽车----零排放汽车是指不排出任何有害污染物的汽车,比如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
有时人们也把零排放汽车称为绿色汽车、环保汽车、生态汽车、清洁汽车等。
电动汽车----目前人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
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与日常见到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主要有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LPG汽车或LPGV)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CNG汽车或CNGV)。
顾名思义,LPG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CNG汽车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燃气汽车的CO排放量比汽油车减少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低排放汽车。
手动变速器(MT)
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自动变速器(AT)
自动变速器,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
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
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
一般来讲,汽车上常用的自动变速器有以下几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压传动自动变速器、电力传动自动变速器、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CVT)
无级变速器是由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
因此,其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
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汽车的车速变化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挡时那种“顿”的感觉。
手自一体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由德国保时捷车厂在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统的自动挡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挡的乐趣。
此型车在其挡位上设有“+”、“-”选择挡位。
在D挡时,可自由变换降挡(-)或加挡(+),如同手动挡一样。
驾驶者可以在入弯前像手动挡般的强迫降挡减速,出弯时可以低中挡加油出弯。
现在的自动挡车的方向盘上又增加了“+”、“-”换挡按钮,驾驶者就能手不离开方向盘加减挡。
手动与自动主要有三方面的区别:
一是操控方式不同。
手动档需要驾驶者配合离合器进行换档操作,自动档则由变速箱根据设定的传动比来操作,不需要人工干预。
二是驾驶感觉不同。
手动档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唤起驾驶者的驾驶欲望和某种成就感。
自动档则没有什么驾驶乐趣,讲究实用、省力。
三是油耗不同。
相同品牌、排量的汽车,手动档车比自动档车省油10%左右。
AT也就是常说的自动档,MT就是手动档。
在游戏默认为自动档,可以通过选项中的进行调整。
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简单的说,AT 车换档全由车辆自己控制,MT需要人工干预。
所以自动档的车开起来比较方便。
自动档的汽车有很诱人的优点,首先是不用操所离合器。
手动档的汽车要开好,关键是油离的配合,弄不好还会造成车辆损坏,
而自动档的车,只要放到D档,驾驶者就只需要考虑油门和刹车了。
再有的好处就是上坡起步不会失误,坡起一直是新手的难关,油离刹要全面的配合,常常让人手忙脚乱,而自动档的车在松开刹车准备起步时,车辆也不会后溜。
当然,自动档也有缺点。
首当其从的就是动力传输效率不高,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大约在95%,而自动变速箱只有可怜的88%左右。
另一个缺点就是制动功能,除了刹车有制动效果之外,引擎本身也有制动效果:松开油门时,引擎的制动效果就开始发挥作用,如果从高档降入低档,制动效果更明显。
手动档的车有驾驶的乐趣,而自动档的车开起来轻松又愉快,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开始提供自手动变速器。
车辆类型什么是FF、FR、MR、4WD。
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
这种类型的车大部分机械配件都在车头,重量分配不均(头重尾轻),加上转向轮和驱动轮都是前轮,容易产生转向不足。
所以这种车不适合跑车,但它造价便宜,所以大部分市售车都是这种配置。
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
这种车具有天生的运动性能,转向灵活,甚至后有些转向过度,很多高性能的跑车都是这种配置。
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
相对于FF的转型不足、FR的转向过渡,MR正好适中。
以运动性能而言,MR是最最理想的。
不过引擎在车体中间,不但占用了空间,而且发出的噪音和热量都很容易传到车厢内,只有追求终极运动性能的跑车才会使用这种配置,如F1、又如兰博基尼。
4WD:4轮驱动。
4轮驱动的车4只轮胎都有驱动力,所以他的抓地力比其他车都好,而且越野性能好,过弯稳重,这种车不限制引擎的安装位置。
但4WD的车一般都很重,限制了它的动力发挥,它一般设计为拉力赛准备。
AWD:这其实也是4轮驱动,不过它特指全时4轮驱动(All-time-4WD),普通的4WD只有在地牵引力时才启动4WD模式,所以也被称为分时4轮驱动。
而AWD则不管什么时候都是4轮驱动模式。
马力和扭力
马力和扭力,都是引擎动力的表现。
有人说“加速靠扭力,极速靠马力”。
这句话其实是片面的,看完本篇你就会知道。
扭力在物理
学上正确的说法是扭矩,由于说成扭力的人太多,以讹传讹就变成了扭力。
扭矩是推动汽车前进的根本原因。
扭矩其实在初中的物理就已经学过,大致好像是这样“垂直方向的力乘上距离旋转中心点的距离”,单位是(牛顿*米),也可以换成公制单位(公斤*米)或者英制单位(磅*英尺)。
说道汽车时,扭矩的单位一般写成“N*M/rpm”,即在多少转时有多少扭矩。
马力实际上也不是一种力,它是功率。
引擎功率的计算也很简单:功率(W)??2 pi × 扭矩(N-m)×转速(rpm)/60。
它是衡量引擎综合表现的一个重要依据。
马力在定义中是这样说的,以公制马力来讲: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公斤的物体拉动60公尺,计算得到1PS=4500kg-m/min,换算成秒1PS=75kg-m/sec,再以1W=9.8kg-m/sec来换算,得到1PS=735W。
而马力又是由扭矩计算而来的,还是以公制的马力PS来说,PS=扭矩(N-m)*9.8m/sec2*rpm/716。
现在,我们知道了,引擎产生了扭矩,而扭矩和转速共同作用产生了功率,而一部引擎功率的大小则是这部引擎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大马力决定真性能”。
现在我们再回到本篇开始时的那个问题:“加速靠扭力,极速靠马力”。
从公式可以知道大马力的原因是“高转速的时候仍保有高扭矩数值”,也就是说要有大马力,不只是低转速的扭力要好,连高转速的扭力都得继续维持。
就算在低转速时的扭矩有很大,如果没有转速的支持那轮胎依然得不到足够的转速来前进。
这表示扭矩与马力的争论根本是多余的,只要能做到高马力,除了表示各转速区域的扭力都很大之外,更代表材料技术的优越性,将活塞、进排气阀门的材质与重量予以强化与轻量化,才能将引擎转速提高。
说白了,这一篇讨论的就是引擎。
在U2中可以给我调校的引擎参数只有ECU。
ECU负责控制引擎在各个转速区域内的扭矩输出,前面已经说过引擎大马力表现的原因是高转速的时候仍保有高扭矩数值。
所以,ECU在调校时可以将扭矩峰值之后的转速区域的ECU值调到最高,这样有效增加了高转速的扭矩输出,这样的车开起来会觉得动力充沛,特别是在6000转以上时,动力输出平滑而有力。
增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