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
量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模式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0力糖尿病患者为例,随
机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3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SQI评分及血糖水平。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
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
模式有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得显著改善,还能让患者的机体状况获得
积极影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
糖尿病属于伴随终身的一种疾病,患者的心理波动很大,容易伴有一定程度
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对患者治疗效果
及预后效果尤为不利。
所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治疗此病作用较大[1]。
为了分
析综合护理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分组对照方法进行
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0力糖尿病患者为例,随机
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35例。
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59.6±9.3)岁;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8-75
岁,平均(59.8±9.5)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差异(P>0.05),可
以比较。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根据医生嘱托对患者采用降糖类药物,将降
糖药的口服方法告诉患者,让患者按遗嘱严格用药,并对其生命体征密切观察,
记录好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
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1)心理护理:将患者的文
化水平及年龄特征为基础,与患者选择合适的交谈方式,对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深入了解,对其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开展对针对性安抚与开导,再通过图片、视频、健康知识手册等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邀请控制血糖较好的患
者对自己的控制血糖新的向患者分享,鼓励患者之间进行多交流;(2)饮食护理:按照患者疾病状况以及营养情况,进行每天所需热量与营养物质的详细计算,将控制饮食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强调饮食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严格控制好脂肪、
糖分、钠盐等物质的摄入量,禁酒以及食用刺激性较大的辛辣食物,同时还需重
视规律饮食、维持相应的食量,饮食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到患者控制血糖效果;(3)运动护理:按照患者本身喜好进行运动护理,可选择一些快走、跑步、太极、广场舞等运动方法,嘱托患者在运动阶段重视食量,以本身的耐受度为准,
禁止空腹锻炼;(4)服药护理:让患者了解服用降糖药物对于控制血糖的价值,将正确服药方法、测量血糖方法为患者示范,并和患者家属合作,对患者的用药
监督与检测血糖工作落实好,特别是加强测定餐后与运动后的血糖效果;(5)
睡眠质量:每天病房内都要定时关灯,夜间在患者入睡以后,降低非必要性医疗
运动,保证病房内各种检测设备声音降低,尽量提升患者的舒适度,特别是关灯
之后的1h以内,不能进行医疗运动,从而给患者营造快速入睡的安静环境。
帮
助患者进行作息时间规划的合理制定,并对患者每天的就寝、入睡、醒来、起床
等时间详细记录,纠正其不良的睡眠习惯,禁饮咖啡、含乙醇类饮料及浓茶[2]。
1.3评价指标
(1)使用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
进行评定,评分项目包括日间睡眠功能、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入睡
时间。
分值范围为0-21分,分值的高低和睡眠质量具有反正比关系。
(2)对两
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分析比较。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SQI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SQI评分(±s
)
小组n入睡时
间
睡眠质
量
睡眠障
碍
睡眠效
率
日间功
能
研究组
3
5
0.82±
0.65
1.31±
0.21
0.80±
0.31
0.82±
0.31
0.98±
0.23
对照组
3
5
1.63±
0.42
1.99±
0.59
1.75±
0.75
1.59±
0.58
1.91±
0.82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
(±s
)
小组n空腹血
糖
餐后2h
血糖
研究组
3
5
5.9±0.
3
8.1±1.4
对照组
3
5
7.9±1.
7
10.6±1.
9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的现场之一就是睡眠障碍,二者互相影响,属于非常复杂的一个因果关系,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对患者身体的应激系统以及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其血糖也无法获得有效控制,这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如果患者的血糖可以得到合理控制,患者心理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就能得到缓解,并提升睡眠质量,睡眠质量较好有利于控制好患者的血糖,二者相互辅助。
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大[3]。
综合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属于新兴护理手段,可以给患者提供优质且细致的护理服务,其提倡利用全面护理手段让糖尿病患者认知力不断上升,并使其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保证患者睡眠质量逐渐改善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综合护理模式有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得显著改善,还能让患者的机体状况获得积极影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詹军.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应用及实施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05):50-54.
[2] 刘美君.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改善作用观察[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035(010):31-32.
[3] 杨爱梅, 郑生英, 黄贞.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5):57-58.
[4] 边娜.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水平评价[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7(09):49-50.
1通讯作者: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