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三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理科)[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XX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三中高二(上)期末历
史试卷(理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春秋时期,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倡清静无为的思想家是()
A. 韩非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老子
【答案】D
【解析】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倡清静无为的思想家是老子,故D正确;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主张“道”是世界
万物的本原,提倡清静无为”。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的基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学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的主张()
A. 民贵君轻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 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子主张法、术、势以加强君主权威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A项为孟子主张,排除。

B项,为墨子思想,排除。

C项,为道家思想主张,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法家思想代表与主张,关键信息“战国末期法学家学派”结合所学进行解答
即可。

本题考查法家思想代表与主张,学生应熟悉百家争鸣各派代表人物与主张进行解答。

3.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天下为主,君
为客
【答案】D
【解析】A是董仲舒的思想,排除;B是朱熹的思想,排除;C是王阳明的思想,排除;D
是黄宗羲的思想,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掌
握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
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4.提出“认识你自己”名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人是()
A. 普罗塔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提出“认识你自己”名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人是苏格拉底,故B正确;A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
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5.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
的名言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他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泰勒斯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D
【解析】“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6.认为财产的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并在其所著《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
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卢梭认为财产的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主张社会
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A项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排除。

C项主张
三权分立,排除。

D项强调理性,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需要掌握卢梭的
思想主张。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卢梭思想主张对材料的分析。

本题考查对卢梭思想的把握,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有一位思想家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就是人,
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工具。

这位思想家是()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工具”可知,这是康德的思想,即强调理性,故D项正确。

ABC三项的思想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需要掌握康德思想主张。

解题的关键是对“人应该
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工具”的分析,结合康德思想
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康德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著作是()
A. 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D. 李
时珍的《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
誉为“万世宝典”,故C项正确。

AB两项是农学著作,排除。

D项被称为东方医药巨著,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需要掌握《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解题
的关键是对《伤寒杂病论》影响的识记和理解。

本题考查对《伤寒杂病论》影响的把握,
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9.某作品采用楚国方言,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句式灵活,表达了作者丰富
的情感。

该作品是()
A. 《诗经》
B. 《论语》
C. 《孟子》
D. 《离骚》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采用楚国方言,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句式灵活,表达了
作者丰富的情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屈原的楚辞的特点,其代表是《离骚》,故D项
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

需要掌握屈原的《离骚》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屈原的《离骚》的特点解答即可。


题考查对屈原的《离骚》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汉字是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

其演变发展脉络为()
A. 篆书-甲骨文-楷书-隶书
B. 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 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
D. 篆
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汉字最早最早成熟是甲骨文,后来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汉字发展的
过程来分析。

只要搞清楚中国古代汉字发展的过程,就可以正确选择。

11.下列中外文学作品中,具有典型浪漫主义风格的是()①《离骚》②《诗经》③
《巴黎圣母院》④《等待戈多》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②《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③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④《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因此①③正确,故D
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文学。

需要掌握中西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文学。


题的关键是对选项作品风格的把握。

本题考查对中西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把握,旨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2.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突出成就是()
A.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B. 提出相对论
C.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 创立量子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相对论。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要求学生结合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3.达尔文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他创立了()
A. 经典力学
B. 血液循环说
C. 细胞学说
D. 生物进化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达尔文提出的科学理论是生物进化论,它冲击了天主教
的神创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所以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
生物进化论,要求学生结合生物进化论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达尔文生
物进化论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A项正确。

B项的著作是《海国图志》,排除。

CD
两项是洋务派代表,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

需要掌握林
则徐思想和地位。

解题的关键是对林则徐思想和地位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林则徐思想和地
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5.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是()
A. 洋务派
B. 顽固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

B项主张用封建伦理道
德维护统治,排除。

C项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

D项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需要掌握洋务派的思想。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历程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洋务派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6.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却支持洋务运动。

这是因为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有利于()
A. 废除封建制度
B. 维护清朝统治
C. 推行君主立宪
D. 促进民主共和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结合慈禧的阶级立场可知,其支持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故B项正确,
A项错误。

C项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

D项是革命派的主张,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
中体西用思想。

需要掌握中体西用思想的内容和目的。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中体西用思想的
内容和目的以及慈禧的阶级立场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内容和目的把握,
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7.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成果是
()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B
【解析】三民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孙中山提出,故A错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体现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故CD错误;毛泽东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
相结合,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
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
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8.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A. 三民主义思想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
D. “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孙中山的思想,排除。

B项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正确。

A 项是毛泽东思想,排除。

D项是江泽民的思想,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需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邓小
平理论的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9.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的是
()
A. 旧三民主义
B. 三大政策
C. 新三民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的若干原则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故C项正确。

A项没
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

B项包含在C项中,排除。

D
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需要掌握
新三民主义的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新
三民主义的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20.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地区上空升起了第一朵“蘑菇云”。

它表明中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 “神州五号”飞船发
射成功D. “银河一I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故A项正确。

B项是1970年,排除。

C项是20XX年,排除。

D项是20世纪80年代,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需要掌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解题
的关键是题干时间。

本题考查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其内容不包括()
A. 面向现代化
B. 面向世界
C. 面向未来
D. 面向社会
【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其内容是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本题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难度不大。

22.1956-1966年被称为“文学艺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出现这一
局面的原因是()
A. “双百”方针的贯彻
B. 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 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
创作素材丰富D. 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答案】A
【解析】此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

所以A符合
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1956-1966年被称为“文学艺术发展的春天”。

本题考查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考查了“双百”方针,考
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他与命运不屈抗争,用欢笑对人生;他留下不朽的《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
大量作品。

他就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家()
A. 贝多芬
B. 约翰•施特劳斯
C. 威尔第
D. 柴可夫斯基
【答案】A
【解析】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浪漫主义音乐,侧重于考查的是作品的归属。

本题考查的是
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其特点是()
A. 想象瑰丽,手法夸张
B. 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C. 集中表现自我,手
法怪诞D. 推崇理性,歌颂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A.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B.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C.这是现代主义
文学的特点。

D.这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文学,要求学生结合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表现和艺术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现实主
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和形成的时代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5.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内容我们可知,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是现实主
义文学的艺术作品代表。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文学,要求学生结合现实主义
文学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和代表
作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6.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的过程。

请回
答:
写出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的思想主张。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有何影响?
20世纪初,提倡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主张,结合《海国图志》的内容解答即可。

(2)本小
问的影响,结合维新思想的意义解答即可。

(3)本小问的内容,结合新文化前期和后期的内容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1)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维新变法思想激发了人民
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3)内容:前期:提出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提出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新文学,反
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考查新思想萌发的内容;维新思想的影响;新
文化运动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历程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近代中
国思想解放潮流历程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7.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成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逐步发展。

请回答:
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至少写出二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

【答案】
【小题1】(1)结合所学知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2)结合所学知
识,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完,提倡“天赋人权”,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
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3)结合所学知识,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故答案为:(1)人物:但丁(或彼特拉克、薄伽丘)。

(2)主张: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完,提倡“天赋人权”,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3)认识: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小

2】
【小

3】
【解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人物,需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2)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需结合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3)本题考查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需结合人文主义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
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材料二后世君主“以君为
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
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
“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③》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

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
运动的积极作用。

综合所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小题1】(1)本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一“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
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可以得出孟子
的思想是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民贵君轻).“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
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
覆舟的论断”可以得出荀子的思想是用“仁义”和“王道”治国(仁
政);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2)本小问的主张,依据
材料二“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矣”,结合所学可知,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
(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法治国。

(3)
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三“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
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
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
原则”可以看出态度是反对。

第二小问的作用,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知,积极作用是冲击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开启民智);宣传民主与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维护民主共和;否定君主专制(否定帝制);推动文学发展:推动近代化进程等。

(4)本小问应对,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批判地继承;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地看待。

故答案为:(1)孟子: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民贵君轻)。

荀子:用“仁义”和“王道”治国(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2)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法治国。

(3)态度:反对(否定、排斥、批判)。

作用:冲击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开启民智);宣传民主与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维护民主共和;否定君主专制(否定帝制);推动文学发展;推动近代化进程等。

(4)应对:批判地继承;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地看待。

【小

2】
【小

3】
【小

4】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地位的变化。

考查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以及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需要掌握百家争鸣中儒家的思想主张;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知识。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地位的变化。

考查对百家争鸣、明末清初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的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