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防治高原反应的临床及科研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防治高原反应的临床及科研概况
【摘要】高原反应是人类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由于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综合近年来针灸在高原反应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针灸在防治高原反应中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在科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同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原反应;针灸;综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68-02
急性高原反应是平原人或高原人久居平原后急速进入
高原或高原人进入海拔更高地区数小时后发生的急性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纳差、睡眠障碍等。
体征可有轻度口唇发绀及面部浮肿,及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等。
本文对针灸防治高原反应的临床运用及科研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1 临床运用
1.1针刺疗法
汪正亮[1]主穴取百会、足三里、气海、内关、中脘,随症配合安眠、膻中、神门等穴位,针刺治疗急性高原反应56例,痊愈51例(91%),有效5例(9%)。
总有效率100%。
盛生宽[2]以气海、膻中为主穴,随症配合外关、太阳、风池、
内关等穴位,针刺治疗高原反应38例,痊愈2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3] ,针灸承浆、内关、合谷、太阳、印堂、百会等穴,对急进高原引起的头痛、头晕、气短、心慌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徐奔[4] 急性发作期针刺内关、水沟、膻中、足三里等穴位,实证、厥证用重刺激泻法效佳;缓解期及虚证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即可,治疗112例,显效86例,有效23例,无效3例。
王志祥[5]用耳穴贴压刺激的方法预防高原反应,于进入高原前一天晚上用磁珠贴压双侧耳穴心、肺、脑、神门、气管、胸椎等,并用手轮流按压各穴累计约2min~3min(或致耳热为度),进入高原后,观察组(治疗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及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症状与对照组相比较轻。
徐奔[4] 在缓解期或先兆期用耳针预防:耳穴取内分泌、肾上腺、神门等穴,取皮肤针浅刺入穴区,5mm×5mm橡皮膏敷贴埋压,显效59.8%,有效30.4%,无效9.8%。
1.3 特色疗法
李献[6]等用催眠针法加氧疗治疗急性高原反应89例,在催眠状态下,言语暗示加穴位针刺的新疗法,即催眠针法。
依据《子午流注》纳甲、纳子法,按时定时取穴。
操作:安静的环境中,在催眠状态下进行针刺,施以补、泻手法;同时给予氧疗。
疗程:每天1次,每次不得少于30min 。
89
例经治疗后自觉症状均全部消失,有效率100%。
2 科研进展
董亚琴[7,8]等通过给12名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急性缺氧,电针刺激足三里、郄门穴20min,采用疏密波,刺激频率10/20Hz,刺激强度为1-2V。
结果显示:电针足三里、郄门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所致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心率(HR)升高(P<0.05);显著增大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P<0.05)。
结论:电针足三里、郄门能显著改善健康志愿者急性缺氧所致的心功能亢奋状态,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动物实验方面,观察缺氧状态下针刺对动物的影响:曹成珠[9] 针刺大鼠足三里、曲池、内关穴后低氧30min ,与对照组相比,针刺可预防大鼠急性低氧引起的肺动脉压(PAP)升高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杨春燕[10]等,取大鼠足三里、曲池、内关和百会穴,针刺并行低氧30min,发现针刺可通过改善体循环压(BP)和肺动脉压(PAP)水平调节低氧对脑血流量的影响,并通过腺苷受体A1介导维持脑细胞膜的稳定,避免脑组织水肿的发生。
徐放明[11]等,针刺急性缺氧小白鼠的大敦穴,通过测定大脑皮层、心肌
Na+-K+ATPase、LDH活性,发现针刺大敦能改善急性缺氧小白鼠的能量代谢。
3 小结和展望
综上,针灸在高原反应的临床治疗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将来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高原反应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但也存在文献比较少、发表时间较早的问题,并且有些文献在临床分组、疗效评价、数据分析等方面都不够科学、严谨,对选穴依据及针刺度量论述较少,因此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今后可在这些方面开展更为严谨深入的科学研究以充分阐明针灸治疗高原反应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汪正亮. 针灸治疗急性高原反应56例[J].中国针灸.1994年,S1,338-339.
[2] 盛生宽.气海膻中穴在高原反应中运用体会[J]. 中国针灸. 2001,21(2):82.
[3]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实用高原医学[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4] 徐奔.针刺防治高山反应112例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2):23.
[5] 王志祥. 耳穴贴压对初进高原人员血压、心率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1(5):14-15.
[6] 李献,王玲,扎西措姆,陈洁.催眠针法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J]. 武警医学,2005,16(11):845-846.
[7] 董亚琴,修春英,许金森,胡翔龙.针刺足三里穴对
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心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3,28(6):1849-1851.
[8] 董亚琴,修春英,许金森,胡翔龙.针刺郄门穴对急性轻度缺氧志愿者心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8):511-513.
[9] 曹成珠,李正娥,靳国恩,李生花. 穴位针刺干预急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与海马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12,52(8):49-51.
[10] 杨春燕,王建新,洒玉萍,马祁生,靳国恩,李生花. 穴位针刺对急性低氧下大鼠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及其脑含水量的影响观察[J].中成药,2011,33(9):1601-1604.
[11] 徐放明,郭义,陈爽白. 针刺大敦对急性缺氧小白鼠能量代谢的影响[J].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