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 (1)“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提出
•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 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与流动偏好三大 心理规律,所以会出现有效需求的不足, 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 中所占比例。 • 例如,收入增加到3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 元),消费增加到2万亿元(增加了0.5万亿 元),边际消费倾向就是0.5(0.5/1)。 •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 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 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会增加,但增 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的比例都在减少。
• 凯恩斯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在大战其间,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
• 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 和统治集团希望一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 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的 手”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 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 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 场。 •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 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必然产物。
凯 恩 斯 的 童 年
领 奖 大 王
• 1908年,凯恩斯应马歇尔之聘人经济学讲师。 1911年,由于马歇尔的推荐,28岁的凯恩斯出任 《经济学杂志》主编。这一杂志是英国皇家经济 学会的季刊,凯恩斯负责这一杂志长达30多年之 久,并为它写了不少文章。 1913年,印度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凯恩斯 这一年出版的《印度的通货和财政》,是他的第 一本经济学著作。他因此而成为英国皇家印度通 货与财政委员会会员,参加政府的重要工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凱恩 斯在这一年进财政部工作,主要职责是处理协约 国之间的金融问题。1919年,他担任英国财政部 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并以顾问身份出席四 强会议。1925年,凯恩斯跟逃亡英国的俄国芭蕾 舞演员莉迪娅.露波可娃结婚。他们曾数次去过俄 国。
• (2)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辩护性
• 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 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既掩盖了 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 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
• (3)凯恩斯经济主张作用的有限性
•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
• (三)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 (1)凯恩斯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 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 它是“30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大 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 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 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 条之中。西方国家成这次大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 为“30年代大萧条”。 •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 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 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 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 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止危机和失业,而不要 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 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 和蔓延。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 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1933年大危机的直 接产物。
• 凯恩斯用“心理规律”解释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是错误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原因只能是来自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 矛盾,心理因素决不是根本原因。凯恩 斯革命的实质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
• 作业: •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什么?罗 斯福新政经过了几个阶段?各阶 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2.简述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 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指的是使用资 本的预期利润率。 • 厂商在对未来进行投资时,对未来的预 期缺乏信心,所以他们所预期的资本边 际效率逐渐下降,即出现资本边际效率 递减这一心理规律。 •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 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 减的心理规律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指的是公众愿意用货币 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 关于流动偏好的起因,凯恩斯认为是 来自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 机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 而持有现金的愿望。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防 止意外事故和抓住没有预见到的有利的购 买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投机动机是指 为了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 望。 流动偏好的心理规律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 凯恩斯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最初主要是对货币理论的 研究。1923年,凯恩斯出版《货币改革论》,这是 他将1922年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经过修改、 编篡而成的,主要是讨论战后的经济政策。凯恩斯 研究货币理论的另一部著作是1930年出版的两卷本 的《货币论》。这部著作的上卷是货币的纯理论, 下卷是货币的应用理论。凯恩斯想传统经济学挑战 的是他第三部著作:《就业、利息和通货膨胀》 (简称《通论》)。《通论》是在30年代大萧条爆 发以后孕育的,于1936年问世。 《通论》出版后不久,凯恩斯患了心脏病。此 后,他著作不算很多。1937年发表了《就业通论》 一文,说明他的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1940年,凯 恩斯出版小册子《如何筹措战费》,这是他为财政 大臣提出的战时财政计划,销路很广。 1942年6月,被封为勋爵。 1946年4月21日,凯恩斯Keynesion revolution)
在大萧条的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学家自己也 对所信奉的自由放任的思想产生了怀疑。这时, 凯恩斯登场了。他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 发表真是恰逢其时。它第一次向古典思想发起挑 战:因为价格不能迅速调整以适应供给和需求的 变化,所以失业与衰退会长久地存在,没有任何 自动机制可以保证经济会迅速复苏,除非政府进 行干预。凯恩斯的研究深刻地改变了经济学观念, 开启了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因此被称为 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
2凯恩斯革命
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的生平和著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88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剑 桥市。父亲是马歇尔的早期弟子,母亲曾任剑桥 参议员和市长。 在少年时代,凯恩斯的数学成绩突出,14岁那年 获得了伊顿公学奖学金。1902年被保送进入纽卡 斯尔学院学习数学。1909年3月,凯恩斯的论文 《概率论》顺利通过。经过修订之后,于1921年 出版。 1908年,凯恩斯应马歇尔之聘人经济学讲师。 1911年,由于马歇尔的推荐,28岁的凯恩斯出任 《经济学杂志》主编。这一杂志是英国皇家经济 学会的季刊,凯恩斯负责这一杂志长达30多年之 久,并为它写了不少文章。
︵ 2 ︶ 凯 恩 斯 的 政 策 主 张
凯恩斯认为,要消除经济 危机,政府必须采取赤字 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扩 大需求。 该主张的实质是靠国家力 量干预和调控经济运行, 以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二)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 (1)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 凯恩斯在《通论》中创立了宏观经济学 的理论体系。《通论》的发表在西方经 济学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2)对各国政策的影响 • 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 都不同程度地为西方国家所执行,成为 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