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第9单元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第9单元溶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4%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 B.100g C.120g D.200g
【答案】C
【解析】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不变,80g×35%=14%×﹙80g+x﹚,x=120g.故选C。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答案】D
【解析】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主要原因是①仰视量筒的读数②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应左物右码③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将配制好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D。
点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量筒应平视,天平应左物右码。
3.t℃时,向一支盛有0.l克熟石灰的试管内加人10 mL水,充分振荡,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克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答案】B
【分析】
根据溶液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详解】
A、加水后试管中仍然含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溶液中的溶质不是0.1g,错误;
B、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错误;
D、加水后试管中仍然含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溶液中的溶质不是0.1g,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等于0.1%,错误。
故选B。
4.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C
【解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
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
80g 2020 g g
+
=100g
x
,x=50g,故A错误;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
10050
g
g g
+
×100%=33.3%,
故B错误;C. 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D.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D错误。
点睛∶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5.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答案】D
【分析】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硝酸铵固体溶解吸热。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石灰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详解】
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故A正确;
B.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 石灰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甲、乙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故C正确;
D. 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剂不改变,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都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D。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随温度升高,c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溶解度是100g水中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而50g水不能溶解50g 的溶质;
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题中没有说出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答案选择C
7.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B.C.D.
【答案】B
【详解】
汽油能溶解碘,形成溶液,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特征,且碘呈紫黑色,故选B。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食盐C.汽油D.酒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D、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C。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9.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但完全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A错误;B. 在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误;C. 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不一定会析出晶体,对于那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一定会析出晶体,故C错误;D.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故D正确。
点睛∶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0.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答案】C
【详解】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溶解原理;
B.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利用溶解原理;
C.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乳化原理;
D. 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盐酸和水垢反应,生成可溶物,利用化学反应原理。
【点睛】
溶解和乳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是一种扩散过程,乳化是把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的过程。
11.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答案】A
【详解】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A. 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故A正确;
B. 不可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50g ×6%=3.0g,应先在托盘上放干净的质量相等的纸,应将氯化钠放在干净的纸上称,故B错误;
C. 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量筒的选择应根据就近原则,故C错误;
D. 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会使浓度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溶液配制基本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12.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压强、温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是由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故选A
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二、填空题
13.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
【答案】碘酒精白磷二硫化碳硫酸铜水碳酸水酒精水
【解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白磷,溶剂是二硫化碳;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_;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中,生成碳酸,溶质是碳酸,溶剂是水;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点睛∶水是常用的一种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两种液体混合,一般水是溶剂,另一种液体是溶质;特别注意二氧化碳通入水时,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
1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甲物质,要提纯乙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答案】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0% 蒸发结晶乙、甲、丙【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含义知,(1)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溶解度是25g,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2.5g,充分溶解后,该
×100%=20%。
(3)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甲物质,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g
100g+25g
提纯乙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t1℃时乙溶解度大于甲,t1℃时甲,乙溶解度均比t2℃丙溶解度大,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点睛∶这是一道有关溶解度曲线应用的综合题,认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1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需要称取氯化钠_____g,需要量取水_____mL。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字母)。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2.5 47.5 CBDEA ①②③
【解析】
(1)根据计算解答;
(2)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顺序分析解答;
(3)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为:50g×5%=2.5g,那么溶剂水的质量=50g-2.5g=47.5g,水的体积=47.5g÷1.0g/mL=47.5ml;
(2)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故顺序是C B D E A;
(3)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那么可能是溶质的质量偏少或溶剂的质量偏大。
故可能是氯化钠固体不纯或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或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①②③。
16.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1)。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________。
(2)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据图回答:
①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
②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_______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C、D 硝酸钾氯化钠50 降低温度并加入硒酸镉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详解】
(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A,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C、D,BCD温度相同,均为饱和溶液。
(2)①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纵坐标是溶解度,横坐标是温度。
②t℃时,硒酸镉溶解度是50g,将25g硒酸镉加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降低温度并加入硒酸镉,硒酸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三、简答题
17.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答案】温度温度升高(或降低) 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或减慢) 食盐颗粒的大小(或搅拌)、食盐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或搅拌使食盐溶解加速) 验证搅拌的影响:在两个烧杯中各加入相同温度的50mL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
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解析】
(1)根据生活经验,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食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2)解答本题的难点是第(2)问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设计时要注意:①控制变量.该实验设计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如搅拌)处,其余变量(如水的体积、食盐的质量、颗粒的大小、放入的时间、温度等)都应始终保持相同.②测量变量.实验设计要说清楚变量如何测量(通过观察食盐全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溶解快慢).这里食盐用量在
保证能最终完全溶解的速率.在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故答案为①温度;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食盐溶解速率加快(或减慢);②
搅拌;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2)搅拌影响因素: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温度相同的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
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点睛:只要能改变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就能改变食盐的溶解速率,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
四、计算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
试卷第11页,总11页 【答案】5.6g 19.6% 160g
【详解】
(1)铁粉混合物中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 g+50 g-55.4g-4.4 g=0.2g
设铁粉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x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2442F +=e H SO FeSO +56982
x 50g y H 0.2g
↑
⨯ 56982==x 50g y 0.2g
⨯ 56x 2?0.2g
=,解得x=5.6g 9850g y =20.2g
⨯,解得y=19.6% (3)设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 需要水的质量是a,
200 g×19.6%=(200 g-a)×98%,解得a=160 g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
对于溶质质量分数,首先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找准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液稀释问题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