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3周 第1章 第1、2节教案-人教版高一全册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核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方法手段──比较、类比、抽象。

评价反馈──多媒体呈现形成性练习题、同步测试等;
查阅同位素在能源、医疗、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以读书报告会形式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教学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借助实验和事实分析,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一般为:
提出课题→列出理论研究的要点→应用实验或资料,分析阐述以得出规律性结论→结合新的事实,检验、应用得出的结论。

根据教材的安排以及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关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只要求学生熟悉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会应用即可。

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过程。

分析教材表1-2数据→学生归纳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思考与交流→得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提出新问题(如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否随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呢?)→实验探究 (钠、镁、铝元素化学性质的比较)→得出结论→资料卡片(硅、磷、硫、氯元素的性质事实)→思考与交流→概括出元素周期律→再结合周期表总结出元素性质、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中元素位置的关系→应用。

第三课时 习题讲评。

附:新课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核 素
[目标导航] 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并了解同位素的重要作用。

3.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各种微粒数的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及表示方法 (1)构成
原子(A
Z X)⎩⎪⎨⎪⎧原子核⎩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表示方法
A
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如16
8O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

2.质量数
(2)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3)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警示(1)同位素中“同位”指几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

同位素属于同一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例如:11H、21H、31H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都是氢元素。

(2)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远小于原子的种类数。

【议一议】
2.(1)14 6C与14 7N的质量数相等,是否互为同位素?
(2)核素种类与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有何关系?
答案(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14 6C与14 7N的质量数相等,但质子数分别为6和7,属于不同的元素,故不是同位素。

(2)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因此核素种类由质子数、中子数共同决定。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不同的核素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和14 7N,故核素种类与质量数无直接关系。

一、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的区别和联系
【例1】(双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H、21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4020Ca和4220Ca、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素异形体
C.11H和21H是同一核素的不同原子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答案BC
解析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A项中的四种微粒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11H 和21H是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不等的不同的氢原子,它们是不同的核素;12C和14C由于其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分别为6和8,故它们互为同位素,同理,4020Ca和4220Ca互为同位素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要点归纳
1.区别
名称
内容
项目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本质
质子数相同的一
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中子数
都一定的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
子数不同的核素
同种元素形成的
不同单质
范畴同类原子原子原子单质
特性
只有种类,没有
个数化学反应中的最
小微粒
化学性质几乎完
全相同
元素相同、性质
不同
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组成元素、结构
举例
H、C、O三种元
素1
1H、
2
1H、
3
1H三种核

1
1H、
2
1H、
3
1H互称同
位素
O2与O3互为同素
异形体
2.联系
特别提醒(1)在辨析核素和同素异形体时,通常只根据二者研究范畴不同即可作出判断。

(2)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目远少于原子种类的数目。

(3)自然界中,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变式训练1 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H2D2 B.14N 14C
C.16O 17O D.金刚石石墨
答案 C
解析同位素是指原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只有C项符合。

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
【例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测定的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760,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已知锑有两种以上天然同位素,则127.760是( )
A.按照锑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B.按照锑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15.999。

(2)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可根据各种核素(同位素)的质量数按上法计算。

特别提醒 ①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的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已知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无法求解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变式训练2 氧元素有三种核素16
O 、17
O 、18
O ,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分别为a %、
b %、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16
O 原子的质量为16 g B .17
O 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7 C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17+18
3
D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a %+17b %+18c %) 答案 B
解析 1 mol 16
O 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16 g ,A 项错误;某一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其质量数,所以B 项正确;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O 、17
O 、18
O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而“16a %+17b %+18c %”是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C 、D 两项错误。

1.下列有关钯原子(106
46Pd)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原子序数为46
B .质子数为46
C .电子数为46
D .中子数为46
答案 D
解析 由106
46Pd 可知,钯的原子序数为46,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46;核内中子数为106-46=60,D 选项错误。

2.有六种微粒,它们分别是40
19M 、40
20N 、40
18X 、4019Q +
、4020Y 2+
、4017Z -
,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为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 B
解析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4019M 、4019Q +是K 元素形成的微粒,4020N 、4020Y 2+
表示Ca 元素形成的微粒;
4018
X 表示Ar 原子,4017Z -表示C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