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起源及完善——诸子百家简史儒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的起源及完善——诸子百家简史儒家
儒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备受遵从,世人们修身、治国都奉它为圭臬,'第一显学'绝非空穴来风。

它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对中国古代以及现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及社会运行都有深远影响,那么儒家是怎么产生的呢?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在《艺文志》中,班固认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宰相)',认为儒家'于道最为高'。

显然,这是'独尊儒术'之后,士林学子对儒学的一种推崇,小编觉得儒家的真正起源值得商榷。

根据现代著名学者徐中舒先生所著的《甲骨文字典》的解释:儒,本是上古时期原始宗教举行祭礼的司礼者。

在春秋礼崩乐坏之后,一些人流落民间,以治丧、祭神为职业,故称'儒士'。

据史料记载,孔子乃是殷商王族后裔,且'商民重鬼神';孔子自己也曾经说过,'吾与史、巫同涂(途)而殊归也'。

所以孔子所创立的学派称之为'儒',也算恰得其分。

孔子曾在鲁国任职司寇,仕途不顺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宣扬其治国主张。

在68岁时,回到鲁国修订《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春秋》,开始正式开学授艺,这六本经书中的《乐经》后来遗失,其余五本被后世奉为'五经',乃是解读儒家思想的根本之作。

关于这六本经书哪些是孔子所作,哪些是其修订的,经过后世学者的考证研究,一般认为:除《春秋》是孔子所著外,其余五本均是孔子收集古籍文献,加以修订而成的。

孔子也在《论语》中说道,自己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只是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
可见儒家思想是上古先贤治理国家的思想心得,其实早就存在,
直到孔子将其整理完善,儒学体系宣告正式成立。

这也和小编的《诸子产生》一文相印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