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的故事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城计的故事阅读答案
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也多。

提高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是多读多练。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空城计的故事阅读答案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与题目
《空城计》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
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这句话表现了司马昭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司马懿知道实情后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会冒险,如今大开城门,一定会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城,定会中计。

(或用原文答: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
2.年轻气盛,无所畏惧。

3.诸葛亮能准确分析形势,临危不慌,做事果断;对司马懿非常了解;勇敢,有智慧,懂得战争辩证法,灵活机动,出奇制胜。

4.司马懿知道实情后,肯定非常懊恼:哎,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看来,我确实不如诸葛亮。

拓展阅读
空城计曾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常被兵家所运用。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一个。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驻军阳平关时,派魏延等带兵攻魏,只留少数老弱病残守城。

忽然接到情报说魏国大将司马懿带领大军来攻城。

诸葛亮不慌不忙,传令大开城门,派人在城门口洒扫道路,表示要迎接司马懿进城。

司马懿到了城外,看见这个情景,以为城里有伏兵,怕上当,就下令退兵。

空城计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使用过空城计了。

《左传》记载: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秋天,楚国的令尹子元发兵车600辆去攻打郑国。

当时楚强郑弱,郑国没有足够的兵力抵御来犯之敌。

郑文公听取谋士叔詹的建议,大开城门,任百姓自由进出。

楚军见状不敢贸然深入,扎营等待时机。

这时,风传郑国的盟国齐、鲁、宋的
救兵将到,楚军害怕腹背受敌,连夜撤军。

子元为防备对方趁他退兵之时,从后面袭击,在撤离时军营帐幕不动,悄悄退走。

待郑国得知楚军退回境内的消息时,才知道对方只是一座空城。

十分有趣的是,双方在这次战役中各使用一次空城计。

春秋时代的战车
三国时使用空城计的也非诸葛亮一人。

《三国志-文聘传》记载:孙权带病攻打魏将文聘,当时天下暴雨,城墙崩塌没有修好,文聘无法御敌。

便下令城中人隐藏起来,自己在府中睡大觉。

孙权兵至城外,起了疑心,对部下说:文聘是魏国大将,曹操任命他镇守北地。

如今他按兵不动,如果不是有什么妙计,那就一定有援兵埋伏在附近。

于是不敢再继续进攻,退兵而去。

另外,蜀国的赵云在汉中和曹操作战时也用过空城计。

赵云在一次战斗中,和黄忠失去了联系,身边只有数十轻骑,突然遭到曹军的围攻,部将张著负伤。

于是他带领部下退回营中,偃旗息鼓。

曹操疑有伏兵,连忙撤退。

赵云又命军士擂鼓,在后面用弓箭乱射,曹兵大惊,慌乱中自相践踏,不少人掉入汉水淹死,赵云所设的空城计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金榜题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