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八年级政治下中考总复习讲义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思想品德中考总复习讲义(八年级下)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知识网络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公利的广泛性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一单元正确行使权利
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法定义务
公民的义务
我们的道德义务
我们应尽的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知识详解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某某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含义: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3、公利的含义: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

作为国家的公
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利。

所谓公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
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利,是公民
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我国公利保障机制:
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
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和联系: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
的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
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某某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⑦教育、科学、
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
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8、如何正确行使公:
公民在行使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要在法律允许的X围内行使权利;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某某、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我们在社会生活国,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

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这些规定,是我国法律向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

3、法定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
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X,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4、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密切联系。

诸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X,即成为法定义务。

二者也有区别。

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

5、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凡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对于法律所要求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

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

6、什么是某某行为: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中考真题再现
1.( 2007,某某)下面两幅漫画反映的现象,表明他们( C)
A、具有谦让的品德
B、具有很强的权利、义务观念
C、只愿享有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D、懂得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分析:一般漫画题注意这几点:看清介绍文字,看懂画中剧情(人物对白),建立图画间的联系,图画和教材的联系。

本题把权利义务当作排球来打,一抢一推,寓意很明显,选C。

2.(2007,某某)李某以为在网络上爱怎么说都可以 , 于是捏造事实 , 在网上散布单位领导作风不正、贪污腐败的帖子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管理处罚。

这个事实说明( C )
A. 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
B. 要禁止在网上发帖子
C. 自由必须在法律X围内行使
D. 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受法律约束
分析: 言论自由不得超越法律的X围.自由是相对的,不存在无限制的绝对的自由,故选C。

3.(2007,某某)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请依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5分)
情境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教室里,学生在上课。

情境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1)上述情境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2分)
答: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
答: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分析:考察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关键是知道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4.(某某省2006年非课改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从法律与道德的角度理解这段话,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B.我国法律对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予以约束和制裁
C.我国法律是依据道德的要求制定或认可的
D.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代替
5.(2007,某某、某某)从法律上说,“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体现了()
A公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B公利与义务的双重性
C公民自由和权利的真实性 D公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6.( 2007 ,某某)作为中华人民某某国的公民,不仅享有广泛的权利 , 还要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下列属于公民法定义务的是()
A. 在网络上聊天时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某某
B. 王经理年薪达到 20 万, 他自觉去税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C. 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初中生小明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
D. 丹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 , 买来书本和文具寄给灾区的小朋友
7.(2007,某某某某)下列行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B.某中学禁止学生进入营业性舞厅、酒吧等场所
C. 某音像店出售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8.(2007,某某某某)从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看,受教育()
A.既不是公民的权利,也不是公民的义务
B.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C.只是公民的权利
D.只是公民的义务
9.(2007,某某某某)以下属于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是()
①植树造林②见义勇为③遵守公共秩序④保护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07,某某某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A.必然严重某某,应受刑罚处罚
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C.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D.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1.(2007,某某)公民的权利越能得到保障,就会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高,就越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昌盛,公民的权利也就会获得更多的保障。

这主要表明,在我国()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B.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12.(2007,某某某某)权利、义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能正确体现公利与义务关系的是()
A.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B.两者具有统一性,享有权利要以履行义务为条件,履行义务才能享有相应权利
C.两者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联系
D.权利可多享受,义务可以少履行
13.(2007,某某某某)右图漫画《言与行》中游人的行为()
A是正确行使公利的表现B.是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
C.是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的表现D.是违背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表现
14.(2007,某某)下列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
A.受教育 B.依法纳税 C。

某某信仰自由 D.维护国家安全
15.(2007,某某)中学生有使里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

这表明()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16.(某某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

17.(某某省2006年非课改区)在我国,公民所享受的权利,是通过公民为社会所尽的义务来确定的。

(5分)
18、(2006,某某)《公共汽车上》:一个中年妇女提着带鱼上车,蹭脏了中学生小刚的新校服,中年妇女说:“衣服脏了没关系,回家洗洗就行了。

”小刚笑了:“阿姨,我该说的话都让您说了,我得说‘对不起’了。

”众人向小刚投来赞许的目光,中年妇女也被这幽默的批评羞红了脸。

请问:(l)你对中年妇女的行为有何评价?
(2)小刚笑对中年妇女的不礼貌行为给你什么启示?
(2008年某某市)在今年的“两会”上,三位分别来自某某、某某、某某的农民工人大代表格外“抢眼”。

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C)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
③充分反映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泛性的真实体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某某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作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恰恰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农民工作为人民当中的一员,当选为人大代表,恰恰反映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仅仅靠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就得以解决,是不现实的。

故①③④项正确,答案选C。

(2008年某某市)有人说: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

这种说法(B)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2008年某某)江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

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江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江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公民应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
答案:(1)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

(2)受教育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3)①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时,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X 围;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履行法定义务时,应做到: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2008年某某)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法律禁止的有 ( A )
A.公民乘飞机前,机场工作人员检查公民某某和所带包裹
B.八年级学生X某为集邮私拆同学信件
C.工程队老王偷藏同事孙某家寄来的汇款单
D.商店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对李某进行搜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忠实履行义务”的理解、认识与运用。

其中A项是合法的,B项是侵犯公民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的某某行为,C项是属于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某某行为,D项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某某行为。

因此,B、C、D 三项都是法律禁止的行为,答案为A项。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知识网络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与我同在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我有肖像权肖像和某某中的权利
维护某某权
人人有隐私
隐私和隐私权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隐私受法律保护
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依法维护隐私权
知识详解
第三课生命健康与我同在
1、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生命健康权在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2、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的特点:(物质人格和精神人格)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某某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

3、非法搜身等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案例分析)
4、我国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从事矿山井下、有害有毒、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5、根据所给材料判断该行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权,并能写出有关的法律依据,懂得采用什么方式来维权。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某某权。

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

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所谓名誉权,中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人格权和人格尊严权的关系与区别:
4、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例如,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

除此之外,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5、什么是某某权,侵犯某某权的行为有哪些:
某某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某某,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盗用、冒用他人某某,是侵害公民某某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个人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这是因为人人有隐私,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布于众,就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3、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某某的权利。

4、法律保护隐私的意义: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5、隐私权的内容:
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有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某某。

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某某,对的信件、、传真、电子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公民有权自己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侵扰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某某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如何尊重他人隐私权:
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8、尊重他人隐私权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尊重他人隐私权,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个人隐私权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

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

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

此时,我们要承担塌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9、隐私权受侵犯时的做法: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示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10、隐私权的其它保护方法:
11、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中考真题再现
1. (2007,某某)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D)
A、广告商X某未征求梅亲同意,就把梅亲的肖像印在广告上
B、胡某对季顺不满,当着众人面,损毁季顺的照片
C、影楼老板程某与郎军打了招呼,但未得到回复,即把郎军的照片贴在了门口橱窗上
D、彭某将社会青年明芳损毁交通标志的行为拍摄下来后在报刊上予以曝光
分析;A,C以营利为目的,且未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使用公民的肖像,构成侵权。

B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D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不构成侵权,故选
D.
2.、(2007,某某)下列事件中不珍爱生命与健康的是(B)
A、公司定期给员工体检
B、司机酒后驾车
C、学校组织安全教育讲座
D、医生积极救治病人
分析: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酒后驾车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3、(某某省2006年非课改区)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厂门时要搜身;有些自选商场对其怀疑的顾客擅自搜身检查,这些都是侵犯公民的某某行为。

( A )
A.人身自由权利 B.政治自由权利 C.生命健康权利 D.财产所有权利
分析:人身自由权指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害。

在法律允许的X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它包括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故选A。

4.(2007,某某)2006年8月12日下午,某某金乡县的李目辉正在河边温习功课,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四名少年正在他右前方一百多米的河中挣扎。

李目辉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入河中,经过他的奋力抢救,四名溺水少年全部获救。

但李目辉却因体力耗尽、呛水过多沉入水底,献出了年仅十五岁的宝贵生命。

他被某某省政府追授为“齐鲁好少年”,并被评为“感动某某2006年度人物”。

李目辉的事迹之所以感动社会、感动他人,是因为他()
①表现出强烈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②具有较强的个人荣誉感③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④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
5.(2007,某某)“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某某、储户密码等信息被泄漏而采取的防X措施。

这一措施维护了公民的()
A.肖像权 B。

荣誉权 C.某某权 D.隐私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