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议书作文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92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d3表示3d能级有3个轨道
B.np能级全满时的电子排布图为:
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电子云)就是原子轨道
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3个方面进行描述
2.(0分)[ID:13923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3.(0分)[ID:13923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了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气体质量之比为:30:29B.分子数之比为:1:1
C.质子数之比为:15:14D.中子数之比:30:29
4.(0分)[ID:139228]有关等物质的量12C和14C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②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质子;③属于同种元素;④具有相同的质量;⑤中子数相等;⑥电子数相等;⑦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除④⑤外都正确D.全正确
5.(0分)[ID:139295]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C.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6.(0分)[ID:13928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电解硫酸锌溶液的方法制锌
B.利用铋(83号元素)、镧、钇等稀土金属可以制造具有许多特殊性能的材料
C.FeSO4可以用于净水,也可以生产其它铁系列净水剂
D.某些有机物可用于制造灭火剂
7.(0分)[ID:13924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Y能组成的多种化合物中有一种红棕色气体,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

5.6g 纯铁粉与足量W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8.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W>X>Y
B.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C.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ZY的方法制备Z的单质
D.X、Y和W的简单氢化物中,Y的最稳定
8.(0分)[ID :139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C 和14N 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
C 和14N 质量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 .12C 和13N 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D .12CO 和14CO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9.(0分)[ID :139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B .35Cl 与37Cl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乙烯与乙炔属于同分异构体
D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10.(0分)[ID :139209]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g ,12C 原子的质量是bg ,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 b
②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aN g ③m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
m mol aN ④a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mol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11.(0分)[ID :139207]已知阳离子R 2+核外有a 个电子和b 个中子。

表示R 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 .b a R
B .a+b-2a-2R
C .a+b+2a+2R
D .a+b
a+2R 12.(0分)[ID :139200]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 、13C 、18O 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B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 .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
二、填空题
13.(0分)[ID :139489](1)基态Cl 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_______,该电子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

(2)基态原子的N 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M 层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_______,其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4)下列表示的为一激发态原子的是_______。

A .1s 12s 1
B .1s 22s 22p 1
C .1s 22p 53s 1
D .1s 22s 22p 63s 2
14.(0分)[ID :139485]Ⅰ.用A
Z X 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___________。

(2)中性分子中子数:12C 16O 2分子中,N=___________。

(3)A 2-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ngA 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mol。

Ⅱ.有①16
8O、17
8
O、18
8
O②H2、D2、T2③红磷、白磷④1
1
H、2
1
H、31H四组微粒或物
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15.(0分)[ID:139474]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类型为___________,⑩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ii.元素①、②、③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②、⑧简单氢化物熔点高的是___________,④、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④、⑤、⑧、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
示)___________。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

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

i.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ii.铷单质性质活泼写出在点燃条件下它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铷单质易与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表明铷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
___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反应过程中铷在水___________(填“面”或“底”)与水反应。

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过氧化铷与2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6.(0分)[ID:139459]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填“相同”或“相反”)。

17.(0分)[ID:139445](1)镁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形。

(3)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

(4)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____形象化描述。

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5)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_____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18.(0分)[ID:139438]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①的元素符号是___;②的元素名称为___;
(2)②和⑤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②___⑤(填“>”“<”或“=”);
(3)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是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19.(0分)[ID:139415]全球一半左右的碘是以智利硝石提取硝酸钠后的母液为原料,加入亚硫酸氢钠制取,相关反应如下:
___________NaIO3+___________NaHSO3→3NaHSO4+___________Na2SO4+___________I2+ ___________H2O(未配平)
完成下列填空: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________,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2)该反应实质是两步反应:①IO-
3+3HSO-
3
→3SO2-
4
+I-+3H+,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②___________;若要使碘酸钠的利用率最高,碘酸钠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中的用量之比是___________。

(3)过滤反应析出的碘沉淀得到粗碘,再用升华法即可得到99%左右的碘产品。

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碘升华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

(4)能说明氯、碘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__。

(选填编号)
a.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b.ICl中碘元素为+1价
c.酸性:HClO3>HIO3
d.氯化钠、碘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分别生成氯化氢、单质碘
(5)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氧化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0分)[ID:139404]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有可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16KNO3+8C+S8=8K2S+16NO2↑+8CO2↑。

(1)上述反应所涉及元素中,某元素易形成简单阳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请写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有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请写出其中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形成简单离子的电子式
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3)请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39376]A﹣234是2018年关注度最高的8大分子之一,其结构为。

请根据其结构及其组成元素回答以下问题:
(1)A﹣234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该物质所形成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基态P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是_______。

(2)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POF3的立体构型:_______。

(4)请比较NH3与NF3的键角大小:NH3_______(填“>”、“<”或“=”)NF3。

(5)P能够形成PCl3和PCl5,而N只能形成NCl3,其原因是_______。

(6)N与Ga所形成的化合物被誉为21世纪引领5G时代的基石材料,其晶胞为六方晶型,如图所示。

晶胞参数a=xnm,c=ynm。

N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该晶胞的密度为
_______g/cm3(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

22.(0分)[ID:139363]Fe4[Fe(CN)6]3是较早发现的CN-配合物,其中铁元素呈现两种不同的价态。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外界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

[Fe(CN)6]4-中与Fe2+配位的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Fe4[Fe(CN)6]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2)CN-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填化学式)。

(3)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3.(0分)[ID:13935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原子序数为 1~18 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①Al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

②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

③周期表中磷元素的有关信息为,图中“30.97”所表示的含义是____。

(2)根据周期表体现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

①写出物质 X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由物质 Y 转化为 Cu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核心概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为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下列转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Cu—X
B、X—CuO
C、CuO—Y
D、Y—CuSO4
24.(0分)[ID:139329]卤族元素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化学性质也非常丰富。

(1)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

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

(3)ClO2—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形,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写出
ClO2—一个等电子体的化学式______。

(4)下列分子中只存在s-p 键的是_____________。

A. H2 B.F2 C.HCl D.HClO
(5)CsICl2不稳定,受热时可能按下列两种方式分解,已知生成物晶格能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则CsICl2按下列______方式分解更合理。

A.CsICl2=CsI+Cl2 B. CsICl2=CsCl+ICl
(6)由F、K、Mg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1nm=10—9m)。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结果保留1位小数)
25.(0分)[ID:139313](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违反了泡利原理的是_____,违反了洪特规则的是______。

(2)某元素的激发态(不稳定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3p33d2,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用符号“>”“<”或“=”表示下列各项关系。

①第一电离能:Na________Mg,Mg________Ca。

②电负性:O________F,F________Cl。

③能量高低:ns________(n+1)s,ns________np。

26.(0分)[ID:139311]NaCl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NaOH、H2、Cl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氯离子核外有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氯气压缩成为液氯属于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

常用浓氨水来检查输氯管道是否泄漏,泄漏处会观察到大量的白烟(NH4Cl),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可用来标定碘水中碘单质的含量:5Cl2+I2+6H2O→10HCl+2HIO3。

测定时可用气体流量计准确控制氯气的体积,以淀粉做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终点,反应终点时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氯气标定一定体积碘水中碘单质的浓度,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则上述碘水中碘单质的浓度为____mol/L,假定碘水的实际浓度为1.02×10-3mol/L,则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B
【详解】
A. 3d3表示3d能级有3个电子,故A错误;
B. p轨道有3个,每个轨道容纳两个自选相反的电子,则np能级全满时的电子排布图为:
,故B正确;
C. 电子云就是用小黑点疏密来表示空间各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一种图形,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分布图(电子云)并不完全等同于原子轨道,故C错误;
D. 决定电子运动状态有四个量: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所以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自旋方向4个方面进行描述,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在铝制品表明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B错误;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例如铁离子等,C错误;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D正确;
答案选D。

3.D
4.C
【详解】
①等物质的量的12C和14C原子,根据N=n·N A可知原子数相同,①正确;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均为6,则若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质子,②正确;
③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二者质子数都是6,故二者属于同种元素,③正确;
④因质量数分别为12、14,则等物质的量时二者的质量不同,④错误;
⑤由于中子数等于质量数与质子数的差,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6、8,则等物质的量时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相等,⑤错误;
⑥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根据②可知,二者的电子数相等,⑥正确;
⑦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则两种原子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⑦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中除④⑤外都正确,故答案为C。

5.C
【详解】
A.元素周期表中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可以用来做导体材料,A项错误;
B.非金属元素一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边,氢元素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不导电,是绝
缘体材料,B项错误;
C.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大多数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C项正确;
D.稀有气体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性质更稳定,一般不用来做半导体材料,D项错误;
答案选:C。

6.B
【详解】
A.电解硫酸锌溶液生成锌和氧气和水,A正确;
B.铋(83号元素)是第ⅤA族元素,不是稀土元素,B错误;
C.FeSO4可以制作絮凝剂,有净水作用,也可以生产其它铁系列净水剂,如硫酸铁或高铁酸钾等,C正确;
D.四氯化碳不助燃也不能燃烧,能做灭火剂,D正确;
故选B。

7.D
8.D
【详解】
A.12C与14N有相同的中子数分别为:12-6=6,14-7=7,两者不相等,故A错误;
B.14C和14N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等,二者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
C.12C和13N中子数相同都是6,质子数不同,不是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12CO和14CO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判断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等知识点。

根据同位素的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是不同的原子,但是属于同一种元素;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9.A
【详解】
A.甲烷和乙烷结构简式分别为CH4和CH3CH3结构相似,都为链状烷烃,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选项A正确;
B.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35Cl与37Cl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选项B错误;
C.乙烯与乙炔分别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结构不同,分子式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0.A
【详解】 ①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g 12a =b b
g 12
,①正确; ②1mol 该氯原子的质量为A a g N ,因此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
A a g mol N ⋅,②错误; ③根据m n=M
,m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 m mol a N ,③正确; ④由题给信息可知ag 该氯原子的个数是1,1个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17,则ag 该氯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7,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A 满足题意;
答案选A 。

11.C
【详解】
阳离子2+R 核外有a 个电子,阳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2a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a b =++,所以R 原子可表示为2
2R a b a +++,故答案为C 。

12.D
【详解】
A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根据m =nM ,由14N 、13C 、18O 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不同,则质量不同,故A 错误;
B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一氧化氮电子数为15,一氧化碳电子数为14,电子数不同,故B 错误;
C .一氧化氮质子数为15,一氧化碳质子数为14,质子数不同,根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中子数分别是17、17,中子数相等,故C 错误;
D .根据A 、C 选项的分析,中子数、分子数相等,因为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原子数也相等,故D 正确;
答案选D 。

二、填空题
13.M 9 Cr 3d 54s 1 O AC
14.A-Z 22 (m-x+2)n m ①④ ③ 【详解】 Ⅰ(1)中子数=质量数-原子序数,A Z X 的中子数=A-Z ;
(2) 中性分子中子数:12C 16O 2分子中,N=12-6+2×(16-8)=22;
(3) A 2-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原子序数为m-x ,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则A 2-所含电子数为m-x+2,ng A 2-的物质的量为n m ,所含电子数为(m-x+2)n m ; Ⅱ(1)同位素是质子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的是①④;
(2) 同素异形体是虽然含有同样的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③。

15. 离子键和共价键 4HBrO HF 2H O NaOH
2--+3+S >Cl Na >Al > 第五周期第ⅠA 族 22Rb+Cl 2RbCl 点燃
+-222Rb+2H O=2Rb +2OH +H 剧烈 底 2222322Rb O +2CO =2Rb CO +O
16.Mg 相反
【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对角线规则”可知,与Li 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Mg ;Mg 为12号元素,M 层只有2个电子,排布在3s 轨道上,故M 层的2个电子自旋状态相反,故答案为:Mg ;相反。

17.相反 哑铃(纺锤) N 球形 电子云 2 4 13
【详解】
(1)Mg 为12号元素,M 层只有2个电子,排布在3s 轨道上,基态镁原子核外M 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电子自旋状态相反。

(2)基态S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41s 2s 2p 3s 3p ,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 ,p 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哑铃(纺锤)形。

(3)基态K 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K 、L 、M 、N ,能量依次增高,处于N 层的1个电子位于s 轨道,s 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

(4)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

同一轨道中的2个电子自旋相反,由14C 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可知,其核外有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5)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11s 2s 2p 3s 3p ,有1s 、2s 、2p 、3s 、3p 共5个能级,s n 、np 电子云分别有1种、3种伸展方向,13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各不相同。

18.O 氟 < 离子键 NaOH +Al(OH)3=NaAlO 2+2H 2O
19.2,5,3,2,1,1 IO 3-
+5I -+6H +→3I 2+3H 2O 5:1 5s 25p 5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bd 取样溶于水,加入过量盐酸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变质,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未变质
【详解】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先分析各物质化合价的升降变化,I 从+5价降低到0价,至少转移10个电子,S 元素从+4升高到+6至少转移2个电子,则NaIO 3与NaHSO 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再结合原子守恒规律配平该化学方程式为:
2NaIO 3+5NaHSO 3=3NaHSO 4+2Na 2SO 4+I 2+H 2O ,用单线桥可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故答案为:2,5,3,2,1,1;;
(2)第二步反应有碘单质生成,第(1)问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2IO 3-+5HSO 3-→3H ++5SO 24-+I 2+H 2O ,则根据第一步反应①IO -3+3HSO -3→3SO 2-4+I -+3H +可看出HSO -3已经被氧化为SO 2-4,第二步不需要HSO -3,则②⨯3-①⨯5消去HSO -3得到第二步离子方程式为:IO 3-+5I -+6H +→3I 2+3H 2O ;从第二步可看出,最终要得到3mol I 2,其中第一步提供5mol IO 3-转化为第二步所需的I -,因此若要使碘酸钠的利用率最高,IO -
3完全反应完,即碘酸钠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中的用量之比是5:1,故答案为:IO 3-+5I -+6H +→3I 2+3H 2O ;5:1;
(3)碘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IA 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5s 25p 5;碘升华为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因此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故答案为:5s 25p 5;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4)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 错误;
b .ICl 中碘元素为+1价,说明Cl 更易容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更强,故b 正确;
c .酸性:HClO 3>HIO 3,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所以无法判断非金属性,故c 错误;
d .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氯化氢,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的原理,氯化碘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备碘单质,这说明碘离子更易被氧化,其还原性比氯离子的更强,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即可说明氯、碘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得相对强弱,故d 正确;
故答案为:bd ;
(5)亚硫酸钠固体容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钠,若检验是否变质,主要检验溶于水后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其方法如下:取样溶于水,加入过量盐酸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已变质,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未变质。

20. 2s 22p 3 N 、S CO 2
【详解】
(1) 反应所涉及元素有C 、N 、O 、S 、K ,只有K 元素易形成简单阳离子,K 是19号元素,质子数为19,K +是K 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有1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N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N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2s 22p 3;O 和S 在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为O 元素,形成简单离子为O 2-,电子式为;反应16KNO 3+8C+S 8=8K 2S+16NO 2↑+8CO 2↑中,C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为+4价,发生氧化反应,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2,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反应16KNO 3+8C+S 8=8K 2S+16NO 2↑+8CO 2↑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为+4价,S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为-2价,均被还原,因此被还原的元素是N 和S ;C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为+4价,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CO 2;
(3)根据第(2)题的分析,16个N 由+5价降为+4价,得16个电子,8个S 由0价降为-2价,得16个电子,8个C 由0价升为+4价,失32个电子,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三、解答题
21.sp 2杂化、sp 3杂化 分子晶体 3p F >N >O 四面体型 > N 原子无2d 轨道 4 212A
112310x yN 【详解】
(1)A ﹣234分子中含有2种不同的N 原子,其中N 原子形成共价双键的N 的杂化方式为sp 2杂化;形成共价三键的N 原子杂化类型为sp 3杂化;该物质由分子构成,所形成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P 是15号元素,基态P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 22s 22p 63s 23p 3,可见其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 能级;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IIA 族、第V A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N 、O 、F 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但N 处于第V A 族,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为:F >N >O ;
(3)化合物POF 3属于AX 4E 0型分子,中心原子是P 原子,1+3=4,则WSEPR 模型为四面体结构,由于P 原子上无孤对电子对,则该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四面体型;
(4)NF 3和NH 3的中心原子都是N 原子,中心原子相同,由于F 的电负性大于H ,所以NF 3
的键角小于NH 3,因此键角:NH 3>NF 3;
(5)N 、P 元素都有+5价,P 能够形成PCl 3和PCl 5,而N 只能形成NCl 3,是因为N 原子最外层没有d 轨道,N 原子不能与Cl 原子形成配位键,因此只有NCl 3,不能形成NCl 5;
(6)由晶胞结构可知N 原子的配位数为4;Ga 原子个数为1+4×14=2,N 原子个数为1+8×18=2,则一个晶胞质量m =A
2?84N g ,晶胞底面为菱形,锐角为60°。

棱长为x pm=x×10-7 cm ,则底面面积S=x 2×sin60℃=
23x 2×10-14 cm 2,晶胞体积V=23x 2y×10-21
cm 3,则晶胞的密度21A
2A 2-2132?84g N m 1123==10V x yN 3x y 10cm 2ρ=⨯⨯g/cm 3。

22.[Ar]3d 5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5 C A 、B 、C sp N 2 N >O >C
23.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Cu 2O Cu(OH)2+H 2SO 4=CuSO 4+2H 2O AB
【详解】
(1)①Al 为第三周期第ⅢA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3,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3;
②Na 为11号元素,核外共有11个电子,Na 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③中“30.97”所表示的含义是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2)①由关系图可知,物质X 中Cu 的化合价为+1价,则X 的化学式为Cu 2O ;
②物质Y 为Cu(OH)2,可与H 2SO 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SO 4,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H)2+H 2SO 4=CuSO 4+2H 2O ;
③A.Cu →Cu 2O ,Cu 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至+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选;
B .Cu 2O →CuO ,Cu 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至+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选;
C .CuO →Cu(OH)2,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不选;
D .Cu(OH)2→CuSO 4,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选; 答案选AB 。

24.3s 23p 5 M 氢键 V 或角 sp 3 Cl 2O 或BrO 2— C B KMgF 3( 0.2/a 3
【详解】
(1)氯为17号元素,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 23p 5,其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M ,故答案为3s 23p 5;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