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研究
发表时间:2011-11-03T10:26:57.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徐燕[导读]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可行性。
徐燕(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 621000)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205-0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可行性。
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期、术后化疗期、康复期3个阶段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心理干预后,SCL-90的十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以及HAMA的精神性和躯体性条目都有明显的改善﹙p<0.01,p<0.02,p<0.05。
HAMA的阳性率也明显下降(p<0.05)。
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心理健康
国内资料统计显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所以,积极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是医务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本文旨在研究针对4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系统的心理干预,并通过SCL-90和HAMA调查来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乳腺癌患者42例,均为女性;自愿接受全程调查及心理疏导,无伴随精神疾病,能有效进行沟通。
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8.5岁。
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3例,高中12例,大学14例;未婚1例,已婚41例。
1.2 方法
1.2.1 评估依据①SCL-90[2]:有90个项目组成,分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等10类因子,按0-4级评定,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②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3]包括14个条目,分为精神性和躯体性两大类,各有7个条目组成。
前者为1~6项,后者为7~13项。
评定方法:由两名专业心理医生对病人进行联合检查,然后分别进行评定。
评定从0~4分共5级,即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等=2分;重度=3分;极重=4分。
总分超过29分,提示严重焦虑;超过21分,提示有明显焦虑;总分≧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记为阳性。
1.2.2 干预方法①接受疏导者先交一份自传式个人心理状况材料。
②疏导阶段﹙共3次:在详细收集完资料后,由两名专业心理医生负责授课。
③鼓励患者提问,鼓励他们宣泄,疏导结束后,每次都让他们谈体会,互相交流,相互鼓励。
④个别辅导:针对少数特别焦虑、忧郁的患者,介绍病人与曾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告知病人今后行乳房重建的可能,改变其内心高压的心境。
⑤家庭与社会支持:与他们的家人和单位领导联系,争取到他们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⑥教会病人自查:术后病人每月自查一次,健侧乳房每年X摄片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复发珍象。
1.2.3 统计学方法:在心理疏导前后各填写一份SCL-90和HAMA.将SCL-90调查表编到疏导前组和疏导后组。
输入EXCEL中,给每个因子进行配对设计的差值均数与总体均数0比较的t检验求∑d、∑d2、s、t的值,得出p值。
对HAMA进行了x2检验。
2 结果
干预前后SCL-90得分比较干预前后SCL-90 得分比较显示:干预后受试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等十因子的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2、p<0.05),总分≥7分表示焦虑可能存在,记为阳性;<7分提示无焦虑,记为阴性。
P<0.05(x2=12.07)。
阳性率的比较表示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心理疏导的理论依据是心身统一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二者相互影响,以“心”为主导。
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
心理疏导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过程。
3.2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乳腺癌患者主要心理问题有:对癌症的否认、对手术的害怕、对预后的担心、对术后胸部形态改变的担忧、对长达6个月化疗的恐惧、对高额治疗费用的焦虑、害怕被丈夫抛弃等。
3.3 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的作用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给予个体的精神与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反映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7]。
3.4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作用心理干预后,SCL-90中的十因子的症状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差异;从表2的得分阳性率来看,卡方检验的p值<0.05,表明干预后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曹新伟,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
[2]张明岛,陈福国.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37-139.
[3]戴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7-98.
[4]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30.
[5]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