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教案新版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探究。
【难点】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点金属的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72~74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进行实验活动,完成下列表格: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合作探究】
1.金属有哪些共性?金属的用途与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2.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什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有什么规律?你能想到哪些化学方法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答:湿法冶金术就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K、Ca、Na除外)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可判断其活动性等。
【教师点拨】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有共性,如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也有各自的特性,如密度、熔点、硬度等,有的可能差异还很大。
2.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反映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跟进训练】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B )
A.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
B.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
3.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B ) 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
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锌片表面产生气泡比铁片表面快。
(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再补充一个实验操作是将铁片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合理答案均可)。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