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学期药用化学基础授课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
第三题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课次


学时数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含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作业
备注
10
3-4
11月6
2
课堂讲述
第五章、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滴定
第一节、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观点;酸碱平衡
熟悉酸碱质子理论观点和酸碱平衡。
10
1-2
11月8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pH值
Ka、Kb近似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
课后:第一题
7
1-2
10月18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滴定分析的基础知识
滴定分析法的概念;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法
熟悉滴定分析的概念,及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法。
课后:第二题
8
3-4
10月23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滴定分析的基础知识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掌握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选择,以及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分子结构
化学键;杂化轨道理论
熟悉化学键的含义及基本类型。掌握现代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并能判断成键分子的空间构型。
课后:
第三题
18
1-2
1月3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分子结构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第三节、晶体结构
熟悉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了解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了解晶体结构及分类。
课后:第二题
8
1-2
10月25
2
课堂讲述
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四、盖斯定律
掌握热力学相关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会写热化学方程式。了解盖斯定律。
课后:
第一题
9
3-4
10月30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掌握用Ka、Kb近似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
课后:
第三题
11
3-4
11月13
2
课堂讲述
第三节、盐溶液的酸碱平衡及缓冲溶液
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缓冲溶液
掌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熟悉缓冲溶液及其应用。
课后:第一题
11
1-2
11月15
2
课堂讲述
第四节、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液的配制、标定及滴定计算
熟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掌握四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课后:
第一题
第二题
17
3-4
12月25
2
课堂讲述
第一节、原子结构
多电子原子结构;电子层结构
与元素周期表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熟悉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之间关系。
课后:
第二题
17
1-2
12月27
掌握酸碱滴定法的酸碱滴定曲线,学会选择指示剂。
课后:第二题
12
3-4
11月20
2
课堂讲述
第四节、酸碱滴定法
常用酸碱滴定液的配制、标定及滴定计算;非水溶液酸碱滴定
熟悉常用酸碱滴定液的配制、标定及滴定计算。了解非水溶液酸碱滴定。
课后:第二题
12
1-2
11月22
2
课堂讲述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溶度积;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规则
课后:
第一题
19
1月8
2
课堂讲述
第九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s区、p区元素的典型金属性质;及重要化合物的药用作用。
熟悉s区、p区元素的典型金属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药用作用。了解第一过渡系元素的通性。
课后:
第二题
第三题
19
1月10
2
复习
实验实训计划
周别
授课时数
实验实训名称
1
2
3
4
5
6
7
2
药用化学基础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
8
2
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和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及使用
9
2
粗食盐的提纯
10
2
溶胶的制备
11
2
酸碱滴定分析法练习
12
2
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3
2
混合碱含量测定
14
2
Na2S2O3溶液的配制与标
15
2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选做)
16
2
牛奶酸度和钙含量的测定
17
18
19
合计
20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配位平衡
第三节、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等概念;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EDTA的滴定原理和滴定条件的选择
熟悉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等概念。了解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熟悉EDTA的滴定原理和配位滴定的操作方法。
课后:
第一题
16
1-2
12月20
2
课堂讲述
第一章、物质结构
第一节、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年月日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课次


学时数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含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作业
备注
4
3-4
9月25
2
课堂讲述
第三章、分散系与溶液
第一节、分散系
分散系分类及特征。溶胶的特性和组成
掌握分散系分类,熟悉各分散系特征。熟悉溶胶的特性和组成,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相关知识。
课后:
第一题
第二题
4
1-2
9月27
according药用化学基础课程类型必修讲授学时64面授学时84理论讲授64实训学时20上机实验2014授课教师职称授课专业层次年级学生人数授课地点助教药营大专2012教材参考书名称isbn出版社主编药用化学基础9787122093455化学工业出第一版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执笔人签字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期授课计划
14
授课教师
职称
授课专业、层次、年级
学生人数
授课地点
助教
药营、大专、2012级
68人
教材(参考书)
名称
ISBN
出版社
主编
版别
药用化学基础
978-7-122-09345-5
化学工业出版社
訾少锋
2010年9月第一版
编写《学期授课
计划》执笔人
签字:
教研室意见
系(部)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系(部)主任签字:
熟悉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以及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池符号的写法。熟悉能斯特方程式及其应用。
课后:第二题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课次


学时数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含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作业
备注
15
3-4
12月11
2
课堂讲述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用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药用化学基础
授课班级药营1202、药剂1201、
本学期计划学时84学时
任课教师
教研室药剂
制定时间2012年9月10日
学期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药用化学基础
课程类型
必修
计划
总学时
84


讲授学时
64
本学期
面授学时
84
其中
理论
讲授
64
周学时
实训学时
20
上机
实验
20
周数
2
课堂讲述
第一节、分散系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性和组成
第二节、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间换算
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熟悉溶液浓度的换算。
课后:
第一题
第二题
6
3-4
10月9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配制、稀释和混合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蒸汽压的下降,沸点和凝固点
溶液配制的方法。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用原则。
课后:
第一题
15
1-2
12月13
2
课堂讲述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命名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基本概念和命名,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的类型和在药学中的应用。
课后:
第一题
第二题
16
3-4
12月18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和活化能的概念。熟悉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后:
第二题
9
1-2
11月1
2
课堂讲述
第三节、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
掌握化学平衡概念。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力、温度。
熟悉凝固点下降测分子量等应用。
课后:
第二题第三题
6
1-2
10月11
2
课堂讲述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渗透压及应用
本章练习
掌握渗透压及医学上的应用。
掌握本章所学知识,并学会化学这门课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7
3-4
10月16
2
课堂讲述
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述
第一节、误差及实验数据处理
掌握误差的种类、产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和有关计算。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熟悉沉淀法的原理,掌握银量法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沉淀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课后:第一题
第二题
14
3-4
12月4
2
课堂讲述
第八章、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等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熟悉氧化数等基本概念,熟悉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14
1-2
12月6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原电池、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能斯特方程式及其应用
熟悉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及沉淀的生成、溶解的条件。
课后:第一题
13
3-4
11月27
2
课堂讲述
第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分步沉淀与沉淀的转化
熟悉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了解分步沉淀与沉淀的转化。
课后:第一题
第二题
13
1-2
11月29
2
课堂讲述
第二节、沉淀滴定法概述
沉淀法的原理;银量法的原理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