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临床医学 外科学-外科患者体液失衡-正常体液平衡与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体液平衡与调节
人体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是机体正常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由人体调节功能予以控制并维持平衡。
重症患者常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其中部分为多重紊乱,这些紊乱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常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一、水的平衡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男性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细胞外液则男女相等,约占体重2021细胞外液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两部分,血浆约占体重5%,细胞间液约占体重的15%,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与血浆内液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对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具有很大作用,可称其为功能性细胞外液,另一部分组织间液却仅具有缓慢交换和获得平衡的能力,其具有各自的功能,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少,如结缔组织液,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等,称其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2%。
但有些无功能细胞外液的变化导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却很显著,最常见的就是胃肠消化液大量丢失造成的体液量和成分的明显改变。
二、电解质的平衡
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为Na,主要的阴离子为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2,主要阴离子是Hmol/L)=2(NaK)葡萄糖尿素氮(mmol/L)体液及其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体液的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则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
此两系统共同作用于肾,调节水和钠等电解质的吸收与排泄,从而维持体液平衡,使体内环境保持稳定。
与渗透压相比血容量对机体更为重要,当血容量锐减又兼有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前者对抗利尿激素的促进分泌作用远远强于后者对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其目的为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流,从而维持生命安全。
在体内丧失水分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产生口渴,机体主动增加饮水。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增加,继之尿量减水,水分被保留在体内,使已升高的细胞外液渗透压降至正常。
反之,体内水分增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口渴反应被抑制,同时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减少,排除体内多余水分,使已降低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增至正常。
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这种反应十分敏感,只要血浆渗透压较正常有±2%的变化,该激素的分泌就有相应变化,最终保持机体水分动态平衡。
此外,肾小球旁细胞分泌的肾素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分泌增加。
后者可促进远曲小管对Na 的再吸收和K、H排泄。
随着Na再吸收增加,水再吸收也增多,这样可使已降低的细胞外液量增加至正常。
三、酸碱的平衡
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功能需要一个酸碱适宜的体液环境。
通常人的体液保持着一定的H浓度,即保持着一定的mo1/L,H2CO3正常值平均为mmo1/L,两者比值(HCO3-/H2CO3)
2021,无论HCO3-或H2CO3绝对值高低,血浆pH仍然能保持为。
肺的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CO2经肺排出,可使血中PaCO2下降,也即调节了血中H2CO3。
如果机体呼吸功能失常,本身就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也会影响其对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能力。
肾在酸碱平衡调节系统中起最重要的作用,肾脏通过排出固定酸和保留碱性物质的量来维持血浆正常HCO3-浓度,使血浆pH保持不变。
如果肾功能异常,本身会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同时还可影响其对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为:Na- H交换,排H:H2CO3-重吸收;产生NH3并与H结合成NH4排出;尿的酸化,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