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
2、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3、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 B.CO
2C.Fe
2
O
3
D.NaCl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
2C.H D.2O
2
5、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6、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
3)
2
、Mg(NO
3
)
2
、Zn(NO
3
)
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
3,可能有Zn(NO
3
)
2
7、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9、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0、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 +O
2
=2X+2H
2
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
2
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1、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12、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
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14、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
2
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
2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5、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
2
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
2O B.NaHCO
3
C.Ca(OH)
2
D.H
3
BO
3
17、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8、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
3
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9、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20、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将二氧化硫气体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
2SO
3
)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

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

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______
3、已知如图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1)当A、B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_____;Y=_____;
(2)当A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时,若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_____,若该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时,则其离子符号为_____。

(3)C表示的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
2、H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

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的作用是_____,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
,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2
(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_____功能。

(答出一点)
2、实验室有一些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检验其中是否混入了CO,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松同学说C装置中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则证明有CO,他认为C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但小云给予否定,因为氢气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她提出应观察到D中变浑浊,才证明有CO,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会产生此现(3)而小伟也提出D中变浑浊还不足以证明,混合气体中的CO
2
象,他提出A中装入足量澄清石灰水,B中装入适量石灰水,则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终同学们一致赞同小伟的设计,则在检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现象时,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

(5)上述实验尾气的一种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

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

(2)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精确到0.1g)。

2、我州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9.0g于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7.0 5.0 3.0 1.5 X
请计算:
(1)X的值为____。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七、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B
4、A
5、B
6、B
7、A
8、D
9、A
10、D
11、D
12、B
13、D
14、D
15、C
16、C
17、A
18、C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离子得到 2NaOH+SO
2=Na
2
SO
3
+H
2
O A.34 B.最外层电子数
C.Se+O
2SeO
2
2、Zn+2AgNO
3=Zn(NO
3
)
2
+2Ag,或Zn+Cu(NO
3
)
2
=Zn(NO
3
)
2
+Cu 产生气泡锌与
硝酸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3、10 1 Mg2+ F-阴离子 NaCl 离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2NaOH+CO
2═Na
2
CO
3
+H
2
O 若混合气体中含
有一氧化碳,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混入了水蒸气,也能使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收集气体
2、CO+CuO Δ
Cu+CO
2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除去二氧化碳检验
二氧化碳是否除干净 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石灰水变浑浊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烧掉(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4.5;(2)12.3g
2、(1)1.5(2)83.3%(3)14.6%
七、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1、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