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廉江第一中学2018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第一中学2018年高二化学模拟试题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俗名醋酸,向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音
C.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酯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参考答案:
B

3. 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AB

4.
参考答案:
B

5. 2007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西气东输”中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参考答案:
B

6.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是
A.HF的酸性弱于HCl,F的非金属性弱于Cl
B.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D.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参考答案:
C

7. 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参考答案:
B

8. 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 )
A.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
参考答案:
A

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水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的变化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减小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有机物最多存在4个C—C单键,与C4H10的碳碳单键数相同B.和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化合物
C 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D.分子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推测可能有H-O键
参考答案:
D

11. 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填充剂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铝的化合价从0价升到+3价,被氧化,是还原剂。

考点:考查铝热反应。

12. 已知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
A、IIA
B、IIB
C、
VIII D、IB
参考答案:
D

13. 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 mol?L-1 B.0.017 mol?L-1 C.0.05 mol?L-1 D.0.50 mol?L-1
参考答案:
C

14. 某链状有机物分子中含m个-CH3,n个-CH2-,a个其余为-OH,则羟基的数目可能是
A.a+2-m B.2n+3a-m C.n+m+a D.a+2n+2-m
参考答案:
A

15. 下列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H2和O2反应生成水B.将浓硫酸稀释C.KClO3和MnO2混合共热制O2 D.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回答下列问题。

(用酸的序号及“>”“<”“=”填空)
(1)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
大到小的顺序是:;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参考答案:
(1)b>a=c (1分)
(2)c>b=a (1分)
(3)c>a>b (2分) b>c=a (2分)
18. 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如图所
示,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

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

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①苯酚既具有酸性,又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②酯在NaOH加热的条件下可水解为对应的羧酸钠和醇。

R1COOR2R1COONa+R2OH
(1)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有2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写出F与H在加热和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5)写出F生成G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
(6)在B、C、D、F、G、I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 CH3CH2OH+CH3COOH CH3CH2OOCCH3+H2O 酯化或取代反应
(5) 2CH3CH2OH+O2―→2CH3CHO+2H2O
(6)C和F
19.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
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

”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参考答案: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虽然分子改变,但原子没有变。

因此,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中物质是不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