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件:第四章 第6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0+0 解析:(1)汽车开始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0= 2 t1,解得 v0=2tx10=4 m/s.
(2)汽车滑行减速过程加速度
0-v0 a2= t2 =-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2,
解得 f=4×103 N.
(3)开始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 a1, 由 x0=12a1t21,解得 a1=1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1, 解得:F=f+ma1=6×103 N. 答案:(1)4 m/s (2)4×103 N (3)6×103 N
判断正误
物体受恒定的水平拉力 F 作用,恰能沿水平面匀速 运动,当撤去这个拉力后,物体将
1.匀速运动.(×) 2.立即停止运动.(×) 3.产生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小试身手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 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 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 的刹车线长度是 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恒为 0.7,g 取 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重点难点
重 1.能根据受力情况会 点 求运动情况.
2.能根据运动情况 会求受力情况.
难 点
1.正确受力分析. 2.会分析不同的运动 阶段,根据不同的 运动性质选择公式.
知识点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提炼知识 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 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2.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 情况.
题后反思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注意事项
1.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 向,从而确定合外力的方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 的方向混淆.
2.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一特定 的力,均要先求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再根据力的合成与 分解求分力.
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机测小球在 竖直上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用频闪照相 机记录下全过程,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上升过程 和下降过程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设小球所受 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
mgsin 37°-μmgcos 37°=ma′, 代入数据,解得 a′=2 m/s2, 下滑时间为:t′=t-t0=0.6 s-0.4 s=0.2 s 下滑的距离为:s′=12a′t′2=12×2×0.22=0.04 m AB 间的距离为:sAB=s-s′=0.8 m-0.04 m=0.76 m;故选 C. 答案:C
2.用平行于斜面的力推动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
倾斜角为 α 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向上运动,当物体运动到
斜面的中点时撤去推力,物体恰能滑到斜面顶点,由此
可以判定推力 F 的大小必定是( )
A.2mgcos α
B.2mgsin α
C.2mg(1-sin α) D.2mg(1+sin α)
F-mgsin α 解析:有推力 F 时,a= m ,撤去 F 后, a′=gsin α, 由 v2=2ax,得:a=a′,
F-mgsin α 即: m =gsin α,F=2mgsin α,故 B 正确.
答案:B
解析:滑块向上滑行时,设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
mgsin 37°+μmgcos 37°=ma, 代入数据,解得 a=10 m/s2,
滑块上滑时,速度从 v0=4 m/s 变为零需要的时间 t0 =va0=140 s=0.4 s,
上滑的最大距离 s=2va20=2402 m=0.8 m. 经过 0.4 s,滑块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然后向下 滑行,设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1,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 律得,t1=va=42 s=2 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x1,则有:
x1=12at21=12×2×22 m=4 m. 可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位移: x2=16 m-x1=12 m, 做匀速运动的时间 t2=xv2=142 s=3 s. 所以物体由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 t=t1+t2=5 s. 答案:5 s
判断正误
1.由运动情况能确定受力情况,说明运动决定受 力.(×)
2.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要先求出加速度.(√) 3.由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 向.(√)
小试身手
2.一光滑斜劈,在力 F 推动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且斜劈上有一木块恰好与斜劈保持相对静止,如图 所示,则木块所受合力的方向为( )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 题(一)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物体的受力情 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 况进行受力分析. 2.知道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和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 况.理解加速度是解决两类 动力学问题的桥梁. 3.掌握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 本思路和方法,会用牛顿运 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有 关问题.
m/s 的初速度从倾角为 37°的斜面 AB 的底端 A 滑上斜 面,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5,取 g=10 m/s2, sin 37°=0.6.若从滑块滑上斜面起,经 0.6 s 滑块正好通 过 B 点,则 AB 之间的距离为( )
A.0.8 m C.0.76 m
B.0.64 m D.0.6 m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 出所需求的运动学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 动轨迹等.
特别说明 若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用合成法求合力
往往要简便一些;若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时,
要正确应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典例 1】 如图所示,m=1.0 kg 的小滑块以 v0=4
A.14mg 1
C.2mg
B.13mg Βιβλιοθήκη .mg解析:设每块砖的厚度是 d,
向上运动时:9d-3d=aT2,①
向下运动时:3d-d=a′T2,②
联立①②,得aa′=31,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运动时:mg+f=ma,④ 向下运动时:mg-f=ma′,⑤ 联立③④⑤,得 f=12mg;故选 C. 答案:C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 L=16 m,始终以 v=4 m/s 的速度运动,现将一个小物体从传送带的左端由静止释 放,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 取 10 m/s2,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的时间.
解析: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时,物体受到的 合力等于摩擦力,该力产生了物体的加速度,所以 μmg =ma,a=μg=0.2×10 m/s2=2 m/s2.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沿斜面向下 D.沿斜面向上
解析:由木块与斜劈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加速直线运 动知,木块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木块受的合力方向也水平向左,故 A 正确.
答案:A
拓展一 由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玩滑梯是小孩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欢乐的笑声中, 培养了他们勇敢的品质,如果滑梯的倾角为θ,一个小 孩从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滑梯长度为 L,怎样求小孩滑到底端的速度和需要的时 间?
提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g=ma,若想求得推 力 F,需知火箭的质量和加速度,火箭的加速度可以根据 运动学公式 x=12at2 求得,即需要知道发射架的高度 x 和 火箭通过发射架的时间 t,综上所述除了时间 t 已经测得 外,只要再知道火箭质量 m 和发射架的高度 x,就可由公 式 x=12at2 和 F-mg=ma 求出火箭受到的推力.
【典例 2】 一辆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
始沿直线运动,4 s 内通过 8 m 的距离,此后关闭发动机, 汽车又运动了 2 s 停止,已知汽车的质量 m=2×103 kg, 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
(1)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2)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3)汽车牵引力的大小.
提示:首先分析小孩的受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其下滑的加速度,然后根据公式 v2-v20=2ax,x=v0t+12 at2 即可求得小孩滑到底端的速度和需要的时间.
1.解题思路.
2.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 出物体的受力图.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 括大小和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 度.
A.7 m/s B.14 m/s C.10 m/s D.20 m/s
答案:B
知识点二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提炼知识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 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 的力.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12021/11/212021/11/2111/21/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12021/11/21November 21,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拓展二 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李伟同学在观看 2012 年 2 月 25 日 0 时 12 分我国发 射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电视直播时,当听到现场指挥 倒计时结束发出“点火”命令后,立刻用
秒表计时,测得火箭底部通过发射架 的时间是 4.8 s,他想算出火箭受到的 推力,试分析还要知道哪些条件? 不计空气阻力,火箭质量认为不变.
1.解题思路. 从物体的运动情况入手,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得物体的加 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得所 求力. 2.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3)根据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所受的力. (5)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出所需求解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