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二高中化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高二高中化学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纤维素 涤纶
B .麦芽糖 胰岛素
C .有机玻璃 酚醛树脂
D .淀粉硫化橡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 .石油的催化重整是获取烷烃和烯烃的主要途径
C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都属于还原性糖
D .用热的KOH 溶液能区分石蜡油和牛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素异形体:H 、D 、T
B .同系物:CH 3CH 2CH =CH 2、(CH 3)2
C =C(CH 3)2 C .同位素:C(金刚石)、C(石墨)
D .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
4.下列各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CH 2=CH-CH =CH 2 1,3-二丁烯 B .CH 3CH(CH 2CH 3)CH 3 2-乙基丙烷 C .CH 3CH 2CH(OH)CH 3 3-丁醇
D .CH 3CH 2OOCCOOCH 2CH 3乙二酸二乙酯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正己烷和乙醇
B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
C .用苯、溴水和铁粉混合制取溴苯
D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碘元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炔中所有原子一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B .甘油醛分子()中一定存在对映异构现象
C .某烯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 2H 2Cl 2)中一定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D .1-丁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B .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C .乙酸乙酯的实验式C 4H 8O 2
D .溴乙烷的比例模型
8.下列各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①乙醇 ②乙烷 ③丙烷 ④乙二醇 ⑤1,2,3-丙三醇 A .①③④②⑤ B .①④⑤③② C .⑤④①③②
D .⑤①③④②
9.没食子儿茶素(EGC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EGC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EGC 是一种稠环芳烃
B .EG
C 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C .EGC 不能与钠单质发生反应
D .EGC 的分子式为C 15H 14O 5
10.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碳正离子( CH 5+ )所含的质子数为11N A B .15g 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共价键数为3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苯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为7.5N A
D .1L 0.1mol/L 乙酸溶液中H +
数为0.1N A
11.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1的化合物是 A .
B .
C .
D .
12.聚丙烯酸钠 (单体为:CH 2=CHCOONa) 是一种高性能吸水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的抗旱保水。
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钠的说法正确是
A .聚丙烯酸钠的结构式为
B .聚丙烯酸钠可以通过单体发生缩聚反应制得
C .聚丙烯酸钠具有热塑性
D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体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13.与醛基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α-H 。
无α—H 的醛在强碱作用下生成酸和醇的反应被称作康尼扎罗反应,如:2HCHO+NaOH→CH 3OH+HCOONa 。
由此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可以发生康尼扎罗反应的是 A .CH 3CHO
B .
C .
D .(CH 3)2CHCHO
14.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它的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面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 H 2加成
B .1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含2mol NaOH 的烧碱溶液反应
C .用质谱法可以测定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
D .阿司匹林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9:8:4
15.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说明都正确的是
A .一氯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CH 3CH 2CH 2Cl + NaOH CH 3CH 2CH 2OH + NaCl 卤代烃水解得醇
B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
C 2H 5OH
CH 2=CH 2↑+ H 2O 实验室制乙烯
C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2CH 3CH 2OH + O 22CH 3CHO 乙醇可以被催化氧化得乙醛
D .向苯酚钠中通入少量CO 2:
+ CO 2 + H 2O →
+ NaHCO 3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16.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 7H 14O 2,在酸性条件下甲能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17.某气态有机物A 的密度是同状况下氢气的15倍,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若将含有0.01mol A 的溶液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的质量为 A .4.32g B .3.24g C .2.16g D .1.08g
18.2-氯-1,4-丁二醇是合成氯丁橡胶过程中的中间体,其键线式如图
所示。
请按要求对该物质进
行分析:
①该物质 (填“有”或“无”)手性碳原子。
如果有,请在键线式上用“*”标记出手性碳原子,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
②通过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出该物质中存在有 等振动吸收。
(填编号) a 、碳氢单键 b 、碳碳双键 c 、碳氧双键 d 、碳碳三键 e 、碳氧单键 f 、氢氧单键 g 、碳氯单键 h 、苯环
二、填空题
1.尿嘧啶(U )是核酸中的一种碱基。
它由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其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
由此推断,尿嘧
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填编号)。
①水解 ②加聚 ③酯化 ④消去 ⑤银镜 ⑥还原
2.蛋白质是日常生活中人类必须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向两支盛有蛋白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时都会出现沉淀,这两个作用过程被分别称为 和 ,区别两种作用的简单方法是 。
3.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使用。
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W ,
可以经过如下反应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
①已知A→B 为加成反应,则A 的结构简式为 。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A 的原理: 。
②用D 的同分异构体D 1制备。
a 、D 1的结构简式为 ;
b 、为避免副反应R-OH+R-OH
R-O-R+H 2O 的发生,合理的制备途径可以按照酯化、 、 的顺序
依次进行(填反应类型)。
③已知乙烯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依C→D→E 的原理,由E 制备W 的4步转化为: 第1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2步:消去反应;
第3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4步:加适量稀酸酸化,提纯。
4.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 2SO 4。
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烧
瓶中即可。
①为方便研究酯化反应的过程,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 进行了标记(即C 2H 518OH),请用氧的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A 的名称是 ,使用时要先从 口(填“a”或“b”)进水。
③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为了将这三者进行分离,该小组依如下流程进行
了进一步的实验:
试剂(a)是 ,试剂(b)是 ,
分离方法(1)是 ,分离方法(2)是 ,分离方法(3)是 。
三、计算题
某有机物A 只含有一个氧原子。
将0.1 mol A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3.6g 水,产物还能与100 mL 2mol/L 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在低温下蒸干,能得到16.8g 纯净物。
请计算:①A 的分子式;②若A 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请写出A 的结构简式。
广西高二高中化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纤维素 涤纶
B .麦芽糖 胰岛素
C .有机玻璃 酚醛树脂
D .淀粉硫化橡胶
【答案】C
【解析】涤纶、有机玻璃、酚醛树脂、硫化橡胶均是合成的,其余均是天然的,答案选C 。
【考点】考查合成材料的判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 .石油的催化重整是获取烷烃和烯烃的主要途径
C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都属于还原性糖
D .用热的KOH 溶液能区分石蜡油和牛油
【答案】D
【解析】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小分子烃,而不是甲烷,A 不正确;B 、石油的催化重整是获取环状烃的主要途径,B 不正确;C 、蔗糖不是还原性糖,C 不正确;D 、石蜡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牛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可以发生皂化反应,因此用热的KOH 溶液能区分石蜡油和牛油,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石油的催化重整、糖类性质以及油脂的鉴别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素异形体:H 、D 、T
B .同系物:CH 3CH 2CH =CH 2、(CH 3)2
C =C(CH 3)2 C .同位素:C(金刚石)、C(石墨)
D .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 【答案】B
【解析】A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H 、D 、T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 不正确;B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同一类物质互为同系物,CH 3CH 2CH =CH 2和(CH 3)2C =C(CH 3)2均是烯烃,结构相似,互为同系物,B 正确;C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 不正确;D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 不正确,答案选B 。
【考点】考查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4.下列各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CH 2=CH-CH =CH 2 1,3-二丁烯 B .CH 3CH(CH 2CH 3)CH 3 2-乙基丙烷 C .CH 3CH 2CH(OH)CH 3 3-丁醇
D .CH 3CH 2OOCCOOCH 2CH 3乙二酸二乙酯
【答案】D
【解析】烷烃的命名原则是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即满足一长、一近、一简、一多、一小的命名原则。
对于烃的衍生物以及烯烃和炔烃等命名时,因为在这些有机物中,都含有官能团,所以在选母体时,如果官能团中没有碳原子(如OH),则母体的主链必须尽可能多地包含与官能团相连接的碳原子;如果官能团含有碳原子(如—CHO),则母体的主链必须尽可能多地包含这些官能团上的碳原子,在编序号时应尽可能让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次最小,据此可知选项D 正确,A 、B 、C 分别应该是1,3-丁二烯、2-甲基丁烷、2-丁醇,答案选D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正己烷和乙醇
B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
C .用苯、溴水和铁粉混合制取溴苯
D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碘元素
【答案】A
【解析】A 、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正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含有羟基,极易被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鉴别,A 正确;B 、乙醛与水互溶,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B 不正确;C 、利用苯、液溴和铁粉混合制备溴苯,C 不正确;D 、碘单质遇淀粉显蓝色,而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不能使淀粉显蓝色,D 不正确,答案选A 。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制备、分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炔中所有原子一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B .甘油醛分子()中一定存在对映异构现象
C .某烯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 2H 2Cl 2)中一定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D .1-丁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
【答案】B
【解析】A 、丙炔中含有甲基,而甲基中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构成四面体,因此丙炔中所有原子一定不位于一条直线上,但碳原子位于一条直线上,A 不正确;B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
,因此甘油醛分子中一定存在对映异构现象,B 正确;C 、形成顺反异构的条件:①具有
碳碳双键。
②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因此如果分子式为C 2H 2Cl 2分子中两个氯原子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则不存在顺反异构体,C 不正确;D 、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CH =CH 2,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分子中甲基上的碳原子不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D 不正确,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共面、共线以及同分异构体判断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B .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C .乙酸乙酯的实验式C 4H 8O 2
D .溴乙烷的比例模型
【答案】D
【解析】A 、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 ,A 不正确;B 、一氯甲烷的电子式为
,B 不正确;C 、实验式是分
子原子的最简个数比,因此乙酸乙酯的实验式C 2H 4O ,C 不正确;D 、溴乙烷的比例模型,D 正确,答案选
D 。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8.下列各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①乙醇 ②乙烷 ③丙烷 ④乙二醇 ⑤1,2,3-丙三醇 A .①③④②⑤ B .①④⑤③② C .⑤④①③②
D .⑤①③④②
【答案】C
【解析】醇的沸点高于相同碳原子数烷烃,羟基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高。
结构相似的烷烃或醇其沸点均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沸点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1,2,3-丙三醇、乙二醇、乙醇、丙烷、乙烷,即答案选C 。
【考点】考查烷烃和醇沸点高低比较
9.没食子儿茶素(EGC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EGC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EGC 是一种稠环芳烃
B .EG
C 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C .EGC 不能与钠单质发生反应
D .EGC 的分子式为C 15H 14O 5 【答案】D
【解析】A 、稠环芳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苯环共用两个邻位碳原子的化合物,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的两个苯环并没有直接连在一起,因此不是稠环芳烃,A 不正确;B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 不正确;C 、分子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单质发生反应失去氢气,C 不正确;D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EGC 的分子式为C 15H 14O 5,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0.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碳正离子( CH 5+ )所含的质子数为11N A B .15g 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共价键数为3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苯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为7.5N A
D .1L 0.1mol/L 乙酸溶液中H +
数为0.1N A
【答案】A
【解析】A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子数分别是6和1,所以1mol 碳正离子( CH 5+ )所含的质子数为11N A ,A 正确;B 、乙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单键,属于非极性键。
15g 乙烷的物质的量=15g÷30g/mol =0.5mol ,因此15g 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共价键数为0.5N A ,B 不正确;C 、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因此标准状况下,22.4L 苯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一定不是7.5N A , C 不正确;D 、乙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所以1L 0.1mol/L 乙酸溶液中H +数小于0.1N A ,D 不正确,答案选A 。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11.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1的化合物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判断等效氢原子的三条原则是: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据此可知,选项A 、B 、C 、D 中氢原子数之比分别为3︰1︰1、6︰1︰2︰1、3︰2、5︰2︰2︰1,答案选A 。
【考点】考查核磁共振氢谱的判断
12.聚丙烯酸钠 (单体为:CH 2=CHCOONa) 是一种高性能吸水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的抗旱保水。
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钠的说法正确是
A .聚丙烯酸钠的结构式为
B .聚丙烯酸钠可以通过单体发生缩聚反应制得
C .聚丙烯酸钠具有热塑性
D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体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A 、碳碳双键才能发生加聚,所以聚丙烯酸钠的结构简式为
,A 不正确;B 、聚丙烯酸
钠可以通过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制得,B 不正确;C 、聚丙烯酸钠是线性结构,具有热塑性,C 正确;D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线性结构的高分子材料,D 不正确,答案选C 。
【考点】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判断
13.与醛基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α-H 。
无α—H 的醛在强碱作用下生成酸和醇的反应被称作康尼扎罗反应,如:2HCHO+NaOH→CH 3OH+HCOONa 。
由此判断,下列化合物中可以发生康尼扎罗反应的是 A .CH 3CHO
B .
C .
D .(CH 3)2CHCHO
【答案】C
【解析】无α—H 的醛在强碱作用下生成酸和醇的反应被称作康尼扎罗反应,据此可以判断。
A 、乙醛分子中含有α—H ,不能发生康尼扎罗反应,A 不正确;B 、有机物
分子含有α—H ,不能发生康尼扎罗反应,B 不
正确;C 、苯甲醛分子没有α—H ,能发生康尼扎罗反应,C 正确;D 、有机物(CH 3)2CHCHO 分子中含有α—H ,不能发生康尼扎罗反应,D 不正确,答案选C 。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判断
14.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它的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面
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 H 2加成
B .1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含2mol NaOH 的烧碱溶液反应
C .用质谱法可以测定出阿司匹林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
D .阿司匹林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9:8:4
【答案】B
【解析】A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1个酯基和1个羧基,其中只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3mol H 2加成,A 正确;B 、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酯基也能和氢氧化钠发生水解反应。
但由于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1mol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含3mol NaOH 的烧碱溶液反应,B 不正确;C 、质荷比(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最大值即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据此可以测定有机物的摩尔质量,C 正确;D 、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 9H 8O 4,因此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9:8:4,D 正确,答案选B 。
【考点】考查阿司匹林的结构和性质判断
15.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说明都正确的是
A .一氯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CH 3CH 2CH 2Cl + NaOH CH 3CH 2CH 2OH + NaCl 卤代烃水解得醇
B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
C 2H 5OH
CH 2=CH 2↑+ H 2O 实验室制乙烯
C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2CH 3CH 2OH + O 22CH 3CHO 乙醇可以被催化氧化得乙醛
D .向苯酚钠中通入少量CO 2:
+ CO 2 + H 2O →
+ NaHCO 3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答案】D
【解析】A 、一氯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CH 3CH 2CH 2Cl + NaOH
CH 3CH =CH 2 + NaCl + H 2O ,A 不正确;B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方程式为2C 2H 5OH
C 2H 5OC 2H 5↑+ H 2O ,B 不正确;C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不反应,
热的氧化铜才能氧化乙醇生成乙醛,C 不正确;D 、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的,而弱于碳酸的。
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原理可知,向苯酚钠中通入少量CO 2的方程式为
+ CO 2 + H 2O →
+ NaHCO 3,D 正确,答案选
D 。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原理以及有机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6.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 7H 14O 2,在酸性条件下甲能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答案】B
【解析】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这说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 7H 14O 2,在酸性条件下甲能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这说明甲是酯类,水解生成酸和醇。
根据酸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可知,甲应该是丙酸和丁醇形成的酯类。
丙酸只有一种结构,而丁醇中的丁基有4种不同的结构,所以甲的可能结构有4种,答案选B 。
【考点】考查酯类的结构、同分异构体判断
17.某气态有机物A 的密度是同状况下氢气的15倍,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若将含有0.01mol A 的溶液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的质量为 A .4.32g B .3.24g C .2.16g D .1.08g
【答案】A
【解析】有机物A 的密度是同状况下氢气的15倍,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30。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53.3%,则分子含有氧原子的个数==1。
A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A分子中含
有醛基,则A应该是甲醛。
1mol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以产生4mol单质银,所以将含有0.01mol A 的溶液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的质量为0.04mol×108g/mol=4.32g,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性质以及银镜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18.2-氯-1,4-丁二醇是合成氯丁橡胶过程中的中间体,其键线式如图所示。
请按要求对该物质进行分析:
①该物质(填“有”或“无”)手性碳原子。
如果有,请在键线式上用“*”标记出手性碳原子,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②通过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出该物质中存在有等振动吸收。
(填编号)
a、碳氢单键
b、碳碳双键
c、碳氧双键
d、碳碳三键
e、碳氧单键
f、氢氧单键
g、碳氯单键
h、苯环
【答案】①有(1分)(1分)
②a、e、f、g(1分/个,错选倒扣每个1分,扣完为止)
【解析】①如果饱和碳原子连接的4个基团互不相同,则该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所以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
②分子中化学键或官能团对红外线发生振动吸收,不同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称为红外光谱法。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氢单键、碳氧单键、氢氧单键和碳氯单键,因此通过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出该物质中存在有碳氢单键、碳氧单键、氢氧单键和碳氯单键等振动吸收,即答案选a、e、f、g。
【考点】考查手性碳原子判断以及红外光谱判断有机物结构的应用
二、填空题
1.尿嘧啶(U)是核酸中的一种碱基。
它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其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
由此推断,尿嘧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填编号)。
①水解②加聚③酯化④消去⑤银镜⑥还原
【答案】(3分)①②⑥(1分/个,错选倒扣每个1分,扣完为止)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肽键,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有水解、加聚、加成(还原),所以答案选①②⑥。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蛋白质是日常生活中人类必须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向两支盛有蛋白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时都会出现沉淀,这两个作用过程被分别称为和,区别两种作用的简单方法
是。
【答案】盐析(1分)变性(1分)
取两只试管中的沉淀,分别加水振荡,沉淀溶解的为盐析作用,沉淀不溶的为变性作用。
(2分)
【解析】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报到证发生变性。
硫酸铵不是重金属盐,能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盐析。
蛋白质发生变性后性质不能再复原,即变性是不可逆的。
而蛋白质发生盐析后还可以再恢复到原来性质,即盐析是可逆的,据此可以区别,因此正确的操作是取两只试管中的沉淀,分别加水振荡,沉淀溶解的为盐析作用,沉淀不溶的为变性作用。
【考点】考查蛋白质的性质
3.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使用。
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W,
可以经过如下反应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
①已知A→B 为加成反应,则A 的结构简式为 。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A 的原理: 。
②用D 的同分异构体D 1制备。
a 、D 1的结构简式为 ;
b 、为避免副反应R-OH+R-OH
R-O-R+H 2O 的发生,合理的制备途径可以按照酯化、 、 的顺序
依次进行(填反应类型)。
③已知乙烯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依C→D→E 的原理,由E 制备W 的4步转化为: 第1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2步:消去反应;
第3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4步:加适量稀酸酸化,提纯。
【答案】
①CH≡CH ; CaC 2 + 2H 2O → Ca(OH)2 + CH≡CH↑
②a 、HOCH 2CH =CHCH 2OH ; b 、加聚、水解(或取代) ③第1步:CH 3CH =CHCHO + CH 3CHO
CH 3CH =CHCH(OH)CH 2CHO ;
第3步:CH 3CH =CHCH =CHCHO + 2Cu(OH)2 + NaOH CH 3CH =CHCH =CHCOONa + Cu 2O↓+ 3H 2O 【解析】①A 能和2分子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1-二氯乙烷,这说明A 应该是乙炔,结构简式是CH≡CH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试剂是电石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CaC 2 + 2H 2O → Ca(OH)2 + CH≡CH↑。
②a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可知,该高分子化合物是加聚产物。
根据单键变双键,双键变
单键可知,其单体是HOCH 2CH =CHCH 2OH ,即D 1的结构简式为HOCH 2CH =CHCH 2OH 。
b 、要防止羟基发生分子间的脱水,则需要首先利用酯化反应将羟基保护起来。
然后利用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最后再通过水解反应将羟基还原出来,所以反应类型依次是酯化、加聚、水解。
③根据结构简式可知,W 比E 多2个碳原子。
所以用E 合成W 时首先应该用E 和乙醛发生醛基的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CHCHO + CH 3CHO CH 3CH =CHCH(OH)CH 2CHO 。
然后利用羟基的消去反应引入另一个碳碳双键。
由于碳碳双键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所以第三步是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CHCH =CHCHO + 2Cu(OH)2 + NaOH CH 3CH =CHCH =CHCOONa + Cu 2O↓+ 3H 2O ,最后加适量稀酸酸化,提纯即可。
【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有机反应类型、乙炔制备以及方程式的书写等
4.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烧瓶中盛有乙醇和浓H 2SO 4。
反应时,将乙酸从分液漏斗滴入
烧瓶中即可。
①为方便研究酯化反应的过程,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 进行了标记(即C 2H 518OH),请用氧的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A 的名称是 ,使用时要先从 口(填“a”或“b”)进水。
③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为了将这三者进行分离,该小组依如下流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