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方评价城市学科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霍华德不仅提出了田园城市的 设想,以图解的形式描述了理 想城市的原型,而且他还为实 现这一设想进行了细致的考虑, 他对资金的来源、土地的分配、 城市财政的收支、田园城市的 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 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 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以发展 的条件。但是,城市中的所有 土地必须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 使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城市 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 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
• 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 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霍华德 于 1898 年 出 版 了 以 《 明 天 : 通 往 真 正 改 革 的 平 和 之 路 》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 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霍华德针对当时的城市尤其 是象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 了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一田园城市,以作为他对 这些问题的解答。根据他后来明确的田园城市的概念是:田园城 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 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 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最初的概念来自于Alexander Hamilton在新泽西州帕 特森城(Paterson)的一次尝试,他通过制造业应 用 协 会 代 理 机 构 予 以 实 现 , 其 规 划 是 由 Pierre Charles L’Enfant和N. Hubbard在1791-1792年间设 计的。
• (二)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隋朝后,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总人口达到近百 万,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唐长安城体现了《周礼·考工记》 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
• 3. 元大都和明清时代的北京城
•
从1267年到1274年,元朝在北京修建新的都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为元大
都。元大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传统形制,是自唐长安城
以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并经明清两代的继续发展,成为至
• 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 2.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由于以务
农为主的日耳曼人的南下,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 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古罗马城的人口也减至4万。
• 3.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 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艺术、技术 和科学都得到飞速发展。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城
3、普遍主义和机械决定论保持了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信心
普遍主义主张世界受统一的规律与法则支配,决定论则进而认为一切事物现象和 过程都由一定的规律决定。 普遍主义与决定论意识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来自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笛卡尔, 一个是牛顿。 拉普拉斯将此原则推至极限。 斯宾诺莎的一个著名命题就是:“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因此, “应该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一切事物的性质”。
中世纪后期城市文明的崛起源于两股力量的推动: • 意大利城市文明的兴起; • 北欧的殖民与海上贸易。
此时城市的最基本特征是自治。
市民社会的三要素:贸易(市场)、市民和市政 府。
2、资产阶级革命架构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制度框架
欧洲政治革命的主要成分:
• 自由主义:为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提供了 合理解释的新的思想意识。
4、进步论观念强化了对发展目标的追求
5、自由与平等的精神促进了对城市整体问题的思考
平等和自由历来被视做人的基本权利,甚至是民主的真谛。 启蒙运动时期和其之后,自由的含义在内容上更加广泛。
从积极的方面讲,表现为政治参与与民主制,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等; 从消极方面讲,则表现为个体的权利受到保护,不容侵犯,包括人身权利、 政治权利、财产权利等。
工业革命指的是18世纪以来最先在英国物质生产领域出现 的生产工具、劳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组织的大变革。
结构、法律制度和价值观念变革 ——在此基础上,人类进入了现代。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 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 会”。
几百年历史累积起来的现代化潮流,经城市文明、商业 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 资产阶级革命等阶段,至此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变 得不可逆转。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 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 中央是一个公园,有六条主干 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 分成六个扇形地区。在其核心 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 (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 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城 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一 条 环 形 的 林 荫 大 道 ( Grand Avenue),并以此形成补充性 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为居 住用地。在居住建筑地区中, 布置了学校和教堂。在城区的 最外围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 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 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 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第二章 城市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 认识学科的对象及其演变 ——为什么会这样演变
• 处理学科的对象及其演变 ——为什么会这样演变
• 学科自身是如何演变的 ——怎样演变的
•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
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不同的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不
仅带来不同城市的兴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古
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中世
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广场和 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都是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如罗马的圣彼 大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 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 论
• (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继承和发展 中世纪后期的城 市文明
中世纪——黑暗年代(dark times) 基督教对世俗社会的全面统治。
中世纪的城市特免观念、所有权意识、有 限君主和契约关系、财产与责任观念为 现代城市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今存留的北京城。
•
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
称布局。三套方城分别是内城、皇城和宫城,各有城墙围合,皇城
位于内城的南部中央,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并在元大都的中轴线
上。在都城东西两侧的齐代门和西侧门内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商
市集中于城北,体现了“左祖右社”和“前朝后市”的典型格局。
和制度上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历史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空想社会主义
• 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于莫尔(T.More)的“乌托邦” 概念。他期望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 他认为是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Robert Owen)和傅里叶 (Charleo Fourier)等人不仅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 想社会的信念,同时还通过一些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如 欧文于1817年提出了“协和村”的方案,并用自己的4/5的财产, 在美国的印第安那州购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他的新协和村。傅 里叶在1829年提出了以“法朗吉”为单位建设由1500-2000人组 成的社区,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1859-1870年 间,戈定(J.P.Godin)在法国Guise的工厂相邻处按照傅里叶的设 想进行了实践,这组建筑群包括了三个居住组团,有托儿所、幼 儿园、剧场、学校、公共浴室和洗衣房。
6、城市公园运动促进了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思考 7、建筑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城市规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8、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的统筹兼顾提供了原动力
9、行政和立法技赋予城市规划操作的基本手段
10、公司城的建设为现代城市规划的成形进行了最早的实践试验
公司城的建设是资本家为了就近解决在其工厂中工作 的工人的居住、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能力而由资本 家出资建设、管理的小型城镇。
• 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
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
的历史。几千年来,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几经演变。
•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
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于城市形制
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为“匠人
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商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技术与人才的集中,
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在城市发展中的后果: •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了主
导性地位,城市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 城市人口爆发性增长。如:伦敦的人口在十九世纪中
增 长 了 六 倍 , 从 1801 年 的 100 万 左 右 增 长 到 1901 年 的 650万,而一些工业集中的城市人口增长更为明显,曼 彻斯特在同期增长了八倍,从7.5万人发展到60万人。 • 城市设施严重短缺,导致出现区域性的流行疾病。 • 城市管理手段落后,工人保障严重不足,社会矛盾加 剧。
2、 美国革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
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3、 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 志着广大民众的充分觉醒 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自由、平等、 博爱”
3、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 巴黎改建
• 城市美化
• 公司城
1、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最直接的思想源泉
2、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论基础
现代理性主义肇始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时期,经笛卡尔的哲学论述与启蒙 时期的思想家们的推进与普及化,而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
•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田园 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 厂企业。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 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 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现有大城市所产生的各 类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够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 18世纪在英国实现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 点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由于工业生产方式 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不断集中,城市 人口快速扩张,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制 度的建立,迫使大量破产农民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各 类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人口爆发性的增长问题。尤其 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 被确认为是由这些贫民区和工人住宅区所引发的,则 更使社会和有关当局惊恐,同时也引起社会各阶层人 士的关注。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 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这些讨论在很多方面是过去 对城市发展讨论的延续,同时又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 向,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
• 社会主义:这一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的自由 主义挑战,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要求社 会变革和经济变革。
• 民族主义:这是影响到各阶级、使广大人民 群众活跃起来的思想意识。
1、英国革命——建立起了代议制立宪政体。 1649年《人民公约》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
成文宪法”, 被公认为是一个民主立宪国家的基础。
元大都有明确的中轴线,南北贯穿三套方城,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也有学者认为,元大都的城市格局还受到道家的回归自然的阴阳五
行思想的影响,表现为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和各边城门数的奇偶关系。
• (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
欧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公元前5世
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因此,周代作为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是可以肯定的,
但还没有考古结果能够证实西周的城制是否已经遵循
了《周礼·考工记》。
• 2. 唐长安城
• 在周、秦和汉三个朝代的800多年里,长安城附近一直是国家的
政治统治中心所在地。隋朝曾在汉长安的东南另建新城,唐朝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