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化学高考高频考点练习卷(押题版) (53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科研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大量使用燃煤发电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B .“纳米汽车”
中作车轮的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
2. 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厅里的一件件展品,都是中国载人航天追求卓
越、不断创新的印迹。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神舟十五号飞船使用的铝合金和钛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
B .宇航服中使用的聚酯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飞船返回舱表层的玻璃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天宫课堂”的泡腾片实验中生成是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3. 对实验现象及其内涵的建构能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

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与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铝片插入CuSO 4溶液,析出红
色物质
B 稀H 2SO 4中滴加B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 在大理石上滴稀盐酸,产生气

D Fe 2(SO 4)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
生红褐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4. 水浴加热滴加酚酞的溶液,颜色及pH 随温度变化如下(忽略水的挥发):
实验①

③④

温度/℃203040
从40℃冷却到
20℃
沸水浴后冷却到20℃
颜色变化
红色略加深红色接近①
红色比③加深较多
pH 8.318.298.268.319.20
下列说法的是
A .
溶液中:
B .①→③的过程中,颜色加深的原因可能是水解程度增大
C .①→③的过程中,pH 稍微下降说明升温过程中减小
D .⑤比①pH 增大,推测是由于分解生成的的缘故
不正确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 --2e -=Cl 2↑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 2+2H 2O+4e -=4OH -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 -=Cu 2+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Fe 2+
6. 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
B .将溶液滴入酸性
溶液:C
.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D .用
溶液蚀刻铜制印刷电路板
7. 绿水青山是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

一种以沸石笼为载体对NO
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O 原子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B .作催化剂,虚线框内物质是中间体C
.该原理的总反应为D
.反应⑤中只起氧化剂的作用
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等质量镁丝、铝丝和导体按图示连接好,放入NaOH 溶液中,并使导体处于平衡状态导体左端下沉,右端上升,并且溶液中在铝上有气泡冒出
金属性:Mg>Al
B

2mL 溶液中滴加3
滴NaCl
溶液,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入3

溶液
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溶度
积:
C
向5mL 淀粉溶液中加入2~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物质析出
淀粉水解生成具有还原
性的葡萄糖
D 剪一小段pH 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
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中央
液滴周围pH 试纸变红色
溶液呈酸性,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 .A
B .B
C .C
D .D
9. 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反应条件略去),常温下X 为气体,a 、b 、c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均由常见元素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X
为,a 为一种固态单质,则c 可能为

二、多选题
B .若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a 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 .若b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 与X 所含元素同主族,则c 与X 不能反应
D .若b 为气态非金属单质,X 与b 所含元素同周期,则a 与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b
10. T℃,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的体积为100mL 。

已知密度:CaO(s):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容,体系中再加入56g ,平衡不移动
B .恒温、恒压,体系中再加入100g ,平衡不移动
C .恒温,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后,反应速率加快
D .恒温、恒压,体系中通入一定量,平衡正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11.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各元素的化合价
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
C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D .物质中的化学键
12.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至170℃,并将产生的气体干燥后再通入少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B 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再加入碘水,溶液变蓝淀粉未发生水解C 向稀
溶液中加入铜片并加热,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铜与稀溶液反应
生成
D 向浓度均为的

混合溶液中滴加


溶液,产生
黄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13. 在起始温度均为T℃、容积均为的密闭容器A(恒温)、B(绝热)中均加入

,发生反应。

已知:、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A 、B
容器中
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M 表示B
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B
.用的浓度变化表示曲线N 在
内的反应速率为C .Q 点大于P
点D .T℃
时,
14.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 3OH(g)+CO(g)
CH 3COOH(g) 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温度/K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
三、解答题
c(CH 3OH)
c(CO)c(CH 3COOH)c(CH 3COOH)I 5300.500.5000.40
II 5300.200.200.40III
510
0.50
A .达平衡时,容器I 与容器II 中的总压强之比为3:4
B .达平衡时,容器II 中比容器I 中的大
C .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 中的大
D .达平衡时,容器I 中CH 3OH 转化率与容器III 中CH 3COOH 转化率之和小于1
15. 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 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 气体)。

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 .OA 段产生的是NO ,A
B 段的反应为Fe+2Fe 3+=3Fe 2+,B
C 段产生H 2B .A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 4和H 2SO 4
C .原混合酸中NO 和SO 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原混合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1
16. 三氯化硼(,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是重要的化学品,主要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以硼砂(
)为原料制备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硼砂
()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_______。

(2)实验室“高温脱水”可以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3)“还原”应在保护气氛围中进行,下列气体可以作为保护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He
C.
(4)
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

①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实验时,如果拆去B 装置,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

③为使实验装置简便,可用一个装置代替F 和G 装置,该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所装试剂是_______。

四、解答题
五、解答题
④实验时先点燃A 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D 处酒精灯,其理由是_______。

17. 某学习小组发现
溶液呈绿色,与
溶液颜色不一样,于是对溶液呈绿色的原因展开了研究。

查阅资料:在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提出假设: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其溶液中既有黄色的
又有蓝色的
,根据光学原理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色为绿
色。

(1)配制
100 mL 0.5
溶液,需要称量_______g(保留4位有效数字)
,先将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
稀释的原因是_______。

(2)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
0.5
溶液、蒸馏水、饱和
溶液、饱和NaCl 溶液、饱和
溶液、恒温水浴槽、试管等。

序号温度/℃
V(0.5)/mL V(饱

)/mL
V(饱

)/mL
V(饱和NaCl)/mL /m
L 溶液颜色Ⅰ25// 4.0//无色Ⅱ25/// 4.0/无色Ⅲ25/ 4.0///蓝色Ⅳ25 4.0////绿色Ⅴ25 2.0///a 蓝绿色Ⅵ25 2.0 2.0///蓝绿色Ⅶ25 2.0// 2.0/黄绿色Ⅷ
b
4.0
/
/
/
/
黄绿色
①实验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

②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_______;从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的角度定量分析实验Ⅳ中溶液颜色为绿色而Ⅴ中溶液颜色为蓝绿色的原因:_______(写出推导过程)。

③与实验Ⅴ相对比,实验Ⅶ探究_______对溶液颜色的影响。

④根据表中信息,推测b_______25℃(填“>”“=”或“<”)。

实验结论:假设成立。

18. 铜、镓、砷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有的能级数为________,轨道数为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______As ,第一电离能Ga________As 。

(填“大于”或“小于”)(3)AsCl 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其中As 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4)铜与CN -可形成络合离子[Cu(CN -)4]2-,写出一种与CN -等电子体的分子化学式________;若将[Cn (CN -)4]2-中二个CN -换为Cl -,只有一种结构,则[Cu(CN -)4]2-中4个氮原子所处空间位置关系为________。

(5)GaAs 的熔点为1238ºC ,密度为ρ g·cm -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Ga 与As 以________键键合。

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 -1和M As g·mol -1,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和r As pm ,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N A ,则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

六、解答题
七、解答题
19.
磷化铝、磷化锌、磷化钙与水反应产生高毒的
气体(熔点为-132℃,还原性强、易自燃),可用于粮食熏蒸杀虫。

卫生安全标准规定:当粮食中磷化物(以
计)的含量低于
时算合格。

可用以下方法测定粮食中残留的磷化物含量:
操作流程:安装吸收装置→的产生与吸收→
转移吸收溶液→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实验装置:C 中盛100g 原粮,D 中盛有20.00mL 溶液(
酸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 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以磷化钙为例,写出磷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除之外另一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焦性没食子酸可以吸收氧化性气体,若没有B 装置,则实验中测得的
含量将___________(填“偏低”、
“偏高”或“不变”)。

(3)D 中
被氧化成磷酸,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把D 中吸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250mL ,取25.00mL
于锥形瓶中,用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溶液(
已知:),消耗标准溶液11.00mL ,则该原粮质量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
格”)。

20. 已知有机物化合物A-F
存在下列关系:
(1)写出C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类型是___________,已知F 的结构中无双键,则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B 和乙酸发生酯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化合物A 与银氨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生成银镜,说明A 中存在醛基
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都存在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C .将绿豆大小的钠块投入B 中,钠块浮于液面上,并有大量气泡产生
D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乙酸乙酯在下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