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试题
1.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
国的光辉历史。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
首歌谣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反映了清朝的腐朽和黑暗统治,“骨包皮,皮
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反映了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金田起义的爆发,因此这一首歌谣反
映了金田起义爆发的原因,故答案为B;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
运动
2.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
观点的是
【答案】D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经济领域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有一定的革命性、空想性,
资政新篇所倡导的思想代表历史发展方向;任用女官,解放妇女,在人的现代化方面贡献突出,
但洪秀全建立封建等级制度并没有顺应历史潮流,使中国向民主化方向迈进,所以D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
3.“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

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

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在
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阶(级)层的代表人物()
A.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B.太平天国期间农民阶级领袖人物
C.维新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D.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
出要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
运动
4.(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三幅历史人物图片
图一洪秀全图二孙中山图三毛泽东
(1)概括指出以上三位历史人物在近代分别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这些革命或运动分别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9分)
(2)图四、图五反映了两次国共合作。

分析两次国共合作形成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指出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12分)
【答案】(1)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毛泽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每点1分,共3分)各自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每点2分,共6分)
(2)共同原因: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以上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4分)
重大成就:第一次合作促成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以上每点4分,共8分)
【解析】
(1)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可根据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自领导的革命或运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知识一一回答各自的意义。

(2)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

第一小问“共同原因”可根据当时的社会性质、革命的任务及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作答;第二小问“重大成就”可根据两次合作所推动的革命或运动、结局等作答。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及其意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答案】A
【解析】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项和D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在太平天国的斗争中,与中外反动势力始终没有妥协,并对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故C项错误。

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6.“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
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

”这段论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答案】D
【解析】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该说法的材料不充分。

根据所学,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的结论亦是不科学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
运动
7.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必须能体现出“抗灾意愿”。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体现的都是如何
分田的问题,为体现抗灾意图。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兴办保险事业”体现
的是抗灾意愿。

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课标外)。

8.下列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
A.坚持斗争14年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中央政权
C.制定颁布了革命纲领
D.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这次运动颁布了纲领,制
定了建国的方案。

故选C。

AB项与以前农民运动相比并不是最高峰的体现;D项错误,不属于旧式农民运动的范畴。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14年。

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
民运动的最高峰,发生在新的时代,反映了新的时代的特点,其中最能反映时代发函潮流的是洪
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

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9.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C.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军的入侵并未直接引起运动的爆发,但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这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的腐败统治,B 、C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A 项正确。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从而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10.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

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
有①太平天国在此建都②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③ 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定都④南京的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没有南京,②错。

其它各个小项都符合史实,①③④都对。

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11.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A、C、D是太平天国前期的重大事件;B是后期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

故B符合题意。

【考点】《资政新篇》
点评:洪仁玕协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国的领导工作以后,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寻世界历史潮流的体现。

12.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地位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识。

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然面临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两个敌人。

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失败,证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在资产阶级的肩上。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故选C。

根据以上分析,ABD均错误。

【考点】近代民主革命
点评:中国的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从太
平天国运动开始的,中国的反封建、反侵略求民主、民族独立的开始了,因此农民阶级领导的运
动在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下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阶段。

13.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指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B.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敌人的长期封锁
【答案】C
【解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即反封建反侵略,这是
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

“新情况”是指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故选C。

ABD项并
非新的特点,在古代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中常出现且不能反映新的时代特点。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14年。

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
民运动的最高峰,发生在新的时代,反映了新的时代的特点。

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14.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这反映他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推行愚民政策D.重视牧司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可以看出洪仁玕主张引进外国的人才
发展工业的愿望。

故选B 。

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C项材料未体现;D项是对材料的直接理解,并未说明洪仁玕这样做的目的。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施政纲领。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了两个施政纲领,
这两个纲领都具有反封建性,都没有真正的实施,一个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公有制的
社会,一个是《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二者的相关内容需要掌握。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
史遗址博物馆。

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

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
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

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

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
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
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它规定国务员“辅佐
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
的著名文献?(2分)
(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3分)
(3)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分)
(4)结合材料3,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1分)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1分)
③文中属干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1分)
【答案】(1)《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2)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3分)
(3)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分)
(4)①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②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
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分)
【解析】第(1)问,要抓住问题当中的“体现历史发展方向”这一要求可以排除《天朝田亩制度》,因此应是《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问,要抓住关键要求“反对或摧毁封建
统治”联系史实可知,辛亥革命反对封建统治;解放战争推翻封建统治;第(3)问,可以联系所
学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思考,第(4)问,原始史料指的是对历史事实的原始记载,
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符合;史料解释即对史料的解释说明,即实行责任内阁制符合;历史
评价是指在指导下对史实的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
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符合。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解放战争
点评: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异同
中国近代爆发的两次革命斗争,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清政府,但是由于时代特征、阶级特点、政
治局势等因素的差异,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1.相同点:
⑴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⑵都制定了革命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
⑶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等革命的斗争方式;
⑷都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
⑸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不同点:
⑴领导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⑵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发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
是旧式的农民战争。

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⑶斗争的结果: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打击了封建王朝,但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则消灭
了君主专制制度。

16.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广西等地连年灾荒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太平天国把主
要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也说明了这一点,ABD都是具体原因,而C是根本原因。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但是从程度上看,太
平天国把主要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说明阶级矛盾是主要原因。

17.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天京变乱B.天京陷落C.定都天京D.西征和东征的胜利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是天京变乱,即“洪杨之乱”(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内部权力争夺和厮杀),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高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②太平天
国运动的革命纲领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④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18.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林则徐B.洪仁玕C.李鸿章D.康有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洪仁玕最早在《资政新篇》中提
出要用资本主义的方案改造中国,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考点】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理解,《天朝田亩制度》推行土地平均分配的措施,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资政新篇》试图用
资产阶级的方案变革中国的现实,但并未能得到实施。

1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太平天国的背景有哪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下列结论。


果你是历史老师,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结束后,鸦片走私更加泛滥,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②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导致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③各级官吏大肆搜括百姓,自然灾害连年发生
④北伐战争失利,加剧社会矛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第
一次鸦片战争之后,①②③均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④发生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不是爆发前的
时代背景,故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

肯定筛选法是先根
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
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20. 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
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的三个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信息,发生于1861年;二是清朝封
建统治阶层(曾国藩的幕僚)对该书的评价,将此书的作者称为“贼”,说明该书的作者反对清王
朝的统治;三是书的内容,“效法西人所为”,主张学习西方。

A要求绝对分配土地和财产;C是
19世纪末严复翻译的著作;D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魏源的著作。

故只有B符合题意。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
侵略,从而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21.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
【答案】B
【解析】“煮豆燃萁”体现的是太平天国内部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故选B项。

A项金田起义是太
平天国运动的开始;C项是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D项建立了太平天国
的一些制度。

三者均体现不出内斗的内容。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运动在天京事变后出现朝中无人、
国中无将的局面。

洪秀全提拔年轻将领李秀成、陈玉成作为后期军事领袖。

陈玉成1862年被俘
杀害,李秀成带兵攻打到上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但总的看来,军事上的暂时的胜利难掩衰
退的局面。

与此相关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其他的重要历史史实也需要把握
22.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
的机运。

”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历史“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答案】B
【解析】 A不对,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好说明中国近代历史“换制”的必要性;CD不对,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近代历史“换制”的阻力;解决中国近代历史“换制”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先进
阶级和科学理论指导。

而农民阶级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力量,提不出科学理论,即便成功,也是改朝换代而已。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和民主革命。

点评:理论法。

特别适合思维含量高、理论性强的历史选择题,尤其是评价型、因果关系型、史
论结合型和程度型选择题。

这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进行科学分析。

常用的理论有:
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论,两点论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3.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
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

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马克思的论述主要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作用。

这种“唤醒”应理解为思想上的,而题干的强调了“人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
侵略的革命战争,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AB项易错选,但依据题意,
显然是不符要求,而D项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正确。

【考点】太平天国的背景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需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进而准确理解“唤醒”的含义。

24.(2011·北京西城区高一测试)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的“十分可贵、一定能上道”可知史学家对其予以肯定,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
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寻世界历史潮流
的体现,B项正确;A项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不是洪仁玕提出的,排除;CD项是运动的过程。

【考点】对《资政新篇》进步意义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