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3
2020年24期总第516期
ENGLISH ON CAMPUS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文/王 青
【摘要】文化负载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在跨文化交流翻译中存在诸多困难。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中,要灵活运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多种方法,高度重视中西源语中的文化因素,既考虑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又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特点,在两者间取得平衡,避免产生交际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内涵;英译研究;英译策略【作者简介】王青,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成采用音译法,有一定的规律和格式,很少产生歧义或争议。
例如“饺子”音译为“Jiaozi”,“豆腐”音译为“Toufu”,
虽然这些特有事物在西方国家原本没有对应的词汇和对应的事物,但已经约定俗成,可以直接引用。
此外,一些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事物,也在音译后普遍出现于英文读物中,成为约定
俗成的英译方法,如“关系”音译为“Guanxi”,城管音译为“Chengguan”,“双规”音译为“Shuanggui”等,它们已经基本约定俗成甚至被收录进英语词典,可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英文单词,在英译时可以直接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出现的事物,或一些未英译过的
特有事物,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进行翻译,意译也存
在很大的困难。
翻译这类特有事物时,就需要运用音译加注补充的方法。
例如“福娃”的英译,最初被译为“Friendliness”,后有人提出译为“Friendlinesses”,后又有多种英译出现,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域辽阔,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有着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特征,是地区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的在语言上的直接体现。
对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仅从纯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很难忠实地反映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影响了语言交际中信息的传达。
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要立足于原词的意义和语境,充分考虑到原词的隐含意义,与西方文化相结合,采用相适应的英译方法,实现文化的英译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达,避免产生歧义和争议,避免产生文化错失和缺失的现象。
一、中国文化负载词的音译
音译是文化负载词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文化负载词中专有名词、特有事物等的英译。
1.常用音译策略。
文化负载词中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如人
名、地名、机构名等,多数专有名词的英译基本都已经约定俗同在于,英语的词缀对于构词有着重要的影响,汉语的词缀并
不构成词性的变化。
如,英语中的动词加词缀ment构成名词。
例如,depart是一个动词,表示离开的意思,加上词缀ment,构成一个名词department,表示公寓的意思;再如argue作为动词表示议论、争论的意思,加上词缀ment成为名词,表示争论的意思,虽然意思相同,但是词性不同,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所以在运用的过程中应当加以注意。
4.英语中介词翻译成动词的转化策略。
介词作为一种虚词并
没有实在意义,并且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
介词一般与其他实词连用,例如与名词连用构成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作补语等。
介词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着不同的作用,翻译出来也各不相同。
例如:“I slept in a soft bed and dreamed that I fell to the ground”,这句话中的in有“里面”的意思,还有“在”的意思,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翻译,通过观察可以发现in在这句话中表示“在”的意思,而不能翻译成“里面”。
5.关于形容词或相关副词的翻译技巧。
在汉语中,形容词与副词不能用冠词修饰,但是在英语中可以用定冠词修饰,表示一
类人或一类事物。
例如:“The beautiful is my friend, and the kind is my brother”,这句话中有两个形容词,在形容词前加
定冠词the表示漂亮的一类人和善良的人。
在名词前使用定冠词可以使某个东西变得独一无二,形容词前加定冠词the可以使某类人具有共同的特征,例如the famous, the important, the rich 等,定冠词加上形容词可以表示某一类人或物,而在汉语中并没有这种用法,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知识点,从而让自己的翻译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总而言之,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译文与原文
意思相近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为了能够提高译文的质量,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当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方式,还应当熟练掌握英语中的语法知识,这样才能够提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璐.文化转向视角下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79-81.
[2]王艳伟,宋志俊.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2):100-101.
[3]池玫.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探研[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2):140-141.
244
2020年24期总第516期
ENGLISH ON CAMPUS
如“Happy Five”“Cheer Kids”“Five in One”等,但这些英译方法最终都未能充分体现福娃一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如直接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音译为“Fuwa”,通过加注来进行释义,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正确传达出其意义,避免出现弄巧成拙的现象。
如“山寨”一词,译为“copycatting”“cheap copy”都有所不足,难以反映这个词的联想意义,不如直接音译为“shanzhai”加注补充。
2.文化负载词音译需注意的问题。
音译实际上是以音译义的
方法,用以填补词语空缺,更为准确地体现出文化负载词的特殊文化含义。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音译,主要涉及人名、地名、物名、称谓语、习俗语几个方面,早在唐宋时期,中国文化负载词的音译就成为重要方法之一。
但在音译时需要注意,音译往往是在不可译的情况下才采用的方法,音译加注补充过多会影响译文的流畅性,要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发音问题和接受问题。
同时,音译还要注意统一规范性,避免出现同一个词多种音译版本的情况,形成约定俗成的音译词汇,尽量将音与义结合起来。
在实际应用中,音译法由于受译者的影响很大,容易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应当根据翻译目的进行取舍,忠实于源语文化内涵。
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直译
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中,部分词汇在英语中能找到与这
种文化内涵相近或基本对称的词汇,则可以采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进行翻译。
直译能使源语和译语之间在选词用字等方面尽可能一致,更好地传递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1.常用直译策略。
关于直译的争论,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
译中一直存在,一部分译者认为应当以译文内容上的忠实为核
心,一部分译者则认为应当考虑译文的流畅性。
但不可否认,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中,直译是必不可少的翻译手段。
目前,直译法主要应用于成语、俗语以及一些新词的英译中,通过在英语中寻找存在基本对称,有着近似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直译,以此来准确传达负载词的原有意义,保留其本身的文化特征。
例如,完全直译方法的应用,“纸老虎”可以直译为“The
paper tiger”,“百姓”直译为“Common people”,通过完
全直译的方法进行英译,充分体现了源词的指称意义和蕴含的感情色彩,保留了源词的文化特征。
再如,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词,“龙头企业”可直译为“Dragonhead-enterprises”,“人文奥运”可直译为“Humanistic Olympics”,“三个代表”可直译为“Three Represents”等,突显出汉语的独特形象,通过联想帮助译语读者理解译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生动直观。
除了完全直译外,还有直译加注、直译加增译、阐释性直译等方法。
这几种直译方法,既能让译语更为生动地体现出文化负载
词的内涵和文化背景,又能为完全直译提供补偿,使译语在表达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方面的缺陷得到补足。
例如“豆腐渣工程”一词,就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负载能力,但无论音译还是完全直译都存在困难,在翻译时就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翻译为“Bean curd projecs,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
2.文化负载词直译需注意的问题。
直译是中国文化负载词英
译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保持中国文化负载词的鲜明特征,更好
地传递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但使用直译法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源语与译语之间要有文化上的相似性,如相似的概念、相似的词汇、相似的表达方式。
二是要注意保留中国文化负载词蕴含的文化内容,避免因直译引起联想误会,译文脱离了源文信息。
直译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引起译语读者的误读误解,最关键的是将文化负载词的意思完整而又正确地表达出来,如果只是形式上对原文进行忠实翻译,变成字对字、句对句的直译,最终结果只会译不达意,引起误解。
三、中国文化负载词的意译
中国文化负载词数量庞大,在英译时很难完全不舍弃其原有
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形式,这时候就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舍弃文化意象和文化形式,针对文化负载词的语义进行翻译。
1.常用意译策略。
虽然意译舍弃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和形式,
但对一些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词,舍弃形象对喻义进行意译,反而会使译文更为准确形象,更好地传递其文化内涵。
如“挥金如土”可意译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书香社会”可意译为“a nation of avid readrs”。
当一些特殊词语容易产生误解时,可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
如“喜鹊登梅”一词,喜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喜鹊则代表邪恶,在翻译时可意译为“Magpie ascends the plum”。
虽然由于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容易产生歧义,但通过意译后再加注,使译语读者能正确理解其所传递的意思,并体会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
2.文化负载词意译需注意的问题。
意译的着眼点是为了传达原文的语意,不是逐句翻译原文。
采用意译的方法虽然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要注意译者的阅读感受与文化特征,要尽可能地让译语读者理解其所表达的正确意思和文化内涵,避免出现误解或增加阅读困难的现象,尽可能地保留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如成语“得陇望蜀”的英译,很难采用直译或音译的方法,其中“陇”与“蜀”是两个地名,这个成语表示人心不足、贪婪的意思,采用意译也有些难以理解,翻译时可采用英语中的谚语“the more you get,the more you want”,译语读者更容易接
受。
四、结语
文化负载词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地域、时
代、社会含义。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传递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准确地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极为重要。
在具体实践中,可利用音译、直译、增译、意译、加注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表达出其内涵,避免产生歧义、争议的现象。
同时,又要注意考虑西方文化特征和阅读习惯,避免因为翻译原因造成阅读障碍,影响译文流畅性等问题,尽量做到语用和语义上的对等,充分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孔祥龙,郑德虎.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与文化软实力[J].文学教育,2020(01).
[2]王秋晓.英汉词汇语义对比与翻译[J].文学教育,2019(10).[3]李华,李延林.英汉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处理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