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4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素养评价十七走向整体的世界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20·商丘高一检测)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
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
C.临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
【解析】选D。
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应选择在电力充足的地区,故选D。
A、B、C错误。
【补偿训练】
西门子是19世纪德国的工程师,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
年发明有线电报
年发明机
年研制成功发电机
年研制成功电动机
【解析】选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故C正确。
A是莫尔斯发明的,B是贝尔发明的,D是格拉姆发明的,故排除。
2.(2020·黄冈高一检测) 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
B.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解析】选A。
由题目中的信息“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与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故A正确。
3.有人说工业革命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解析】选A。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这些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A正确。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
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 )
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工业革命使经济实力剧增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解析】选B。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力的增强要求实现自由贸易,使本国有竞争力的工业品能够进入世界各国;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发展较快,也主张自由贸易。
【补偿训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落后
B.新航路的开辟
C.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选C。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积极寻找原料产地和市场,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要求。
【深化点拨】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的征服活动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殖民地产生的最明显结果是“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
这说明西方的征服活动( )
A.无法为殖民地创造新生的契机
B.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
C.瓦解了殖民地封建剥削关系
D.造成殖民地社会的人才断层
【解析】选B。
西方的征服活动打断了亚、非、拉的历史进程,即殖民地失去整个旧世界;西方的征服活动又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使殖民地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长期依附于西方宗主国,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使东西方的发展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即“未产生一个新世界”,B正确。
同时,殖民活动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的现代化进程,A错误;瓦解了封建剥削关系并不适用于所有被西方征服的殖民地,C错误;D无法由材料得出。
6.(2020·延吉高一检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选D。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7.(2020·廊坊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这主要是由于( )
A.世界各地区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B.各地被拖入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中
C.英语国家取得了对整个世界的统治
D.世界各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被消除
【解析】选B。
1900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完全形成一个整体,因此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故B正确。
【补偿训练】
一篇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选D。
论文包含了物资、人员、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及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内涵一致,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22分)
8.(2020·益阳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制成品、也提供农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
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8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等概括。
第(2)题根据材料二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
第(3)题根据材料三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
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2)新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金融资本体系。
(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
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