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3、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
A.14.6g B.15.4g C.15.6g D.16.4g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6、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8、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
9、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
2最少B.H
2
最多,CH
4
最少
C.H
2最多,CO最少D.CH
4
最多,CO最少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2、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离子
13、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B.C.D.
14、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
15、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16、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A.SO
2B.SO
3
C.H
2
SO
3
D.H
2
SO
4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1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 +O
2
=2X+2H
2
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
2
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
20、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CH4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数不法商贩对海产品的保鲜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中都涉及甲醛,其化学式为CH2O,是一种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机物。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醛由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
(2)甲醛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碳元素__________;
②3个钾原子___________;
③4个氮分子___________;
④钠离子_________;
⑤氢气_______;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
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②SO
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在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其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装置D中的蜡烛____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_____;它不能____;也不能____。
(6)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填“c端”或“d 端”)通入。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
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
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
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
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
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
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尿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试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试验。
(1)CO(NH
2)
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纯CO(NH
2)
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_______克氯化铵与30克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2、由NaHS、NaHSO4、MgSO
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A
4、A
5、A
6、D
7、D
8、D
9、C
10、D
11、C
12、C
13、C
14、C
15、B
16、D
17、C
18、D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5.6 3:2
2、三 30 1∶8 40%
3、C 3K 4N
2 Na+ H
2
+2
O
Ca 3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
含有2个氧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长颈漏斗 烧杯 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燃烧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石灰水变浑浊 2232=Ca(OH)+CO CaCO +H O ↓ 溶液变红色 2223H O+CO =H CO 低的 密度比空气大 燃烧 支持燃烧 c
2、4P+5O 2
点燃2P 2O 5 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 右 碳酸钙和稀盐
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 玻璃棒a 端下降,b 端上升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否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2×2):(14×
2)=3:4:1:7;
(3)纯CO(NH 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2100%46.7%60
⨯⨯≈; (4)设需要氯化铵的质量为x ,则
1421430g 100%100%1441350.5
6x ⨯⨯⨯=⨯+⨯+ x =53.5g 。
2、解:观察NaHS 、NaHSO 4、MgSO 3、三种物质组成,已知钠、氢、镁的相对原
子质量分别为23、1、24,钠、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等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我们可以等同于认为是以下三种物质MgS 、MgSO 4、MgSO 3,三种物质中镁、硫元
素的质量比都是24:32,物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那么设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x :32%=24:32,x =24%,那么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24%=44%;
答: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