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安装调试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影院调试流程
一、开始接线调试:
开始接线,主箱下4个接柱头LE+、LE-(低音单元)、HE+、HE-(高中音单元),两两用铜片向短连,通过学习《音响技术与音乐欣赏手册》接“低音单元”比较好。

去掉原来的焊锡氧化旧头,用新头连接。

老板送了一条粗炮线,淘汰原来自制的细炮线。

《音响技术与音乐欣赏手册》本书前半部分是个基础学习内容,很好!
先按接成5.1声道布置,后续在上6.1-7.1声道。

用田岛激光测距仪测每个音箱的距离。

设定各喇叭的距离参数。

炮与主音箱同一横线,相位暂时设定0°。

低音炮开关截止频段为120HZ。

调试阶段,根据这套DIV6.3HT音箱的原参考频率范围即
前置主箱:38HZ-20KHZ;
中置:60HZ-20KHZ;
环绕:60HZ-20KHZ;
低音炮:25HZ-200HZ。

设置:
设定:前置“Small”,中置“Small”,环绕“Small”。

SubwooferMode(低音炮模式):“LEF”。

设定:CrossoverFrequency(交叉频率)主箱:“40HZ”,中置:“60HZ”,环绕:“60HZ,”设定:音频设置-双声道直入/立体声-Crossover(交叉):“80HZ”,数值太高低频浑浊,数值太低低音不足。

根据如下:《永远的话题::论AV功放的分频点设置及低音炮的截止频率设置》
首先在了解这两方面的设置之前,必须要理解AV功放/低音炮为什么要存在这样的设计?只要搞明白它们的设计初衷,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设计呢?这还要从杜比(AC-3)及DTS的技术说开去。

1、杜比数字(DolbyDigital)环绕声
杜比数字(DolbyDigital)环绕声系统(即AC-3)是美国杜比实验室新开发的一种全数字化音频压强编码系统。

共有6(5.1)个完全独立的声音通道:3个前方的左、中、右声道和后方的左、右环绕声道和超低音声道。

前5个为全音域的(20HZ~20KHZ),超低音声道的频率范围只有20HZ~120HZ,所以称为“.1”声道。

要求超低音箱的音量比其它各声道大10dB,具有更加震撼的低效果。

杜比数字AC-3是根据感觉来开发的编码系统多声道环绕声。

将每一种声音的频率根据人耳的听觉特性区分为许多窄小频段,在编码过程中再根据音响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保留有效的音频,删除多余的信号和各种噪声频率,使重现的声音更加纯净,所有6个声道的信号都是独立数字化的,各声道的分离度高达90db,是杜比数字一个突出优点。

采用杜比数字环绕声系统同样需经杜比实验室认可。

2、数字影院系统(DTS)
DTS是DigitalTheaterSystem的缩写,即数字影院系统。

是美国DTS公司与环球电影公司合作推出的数字环绕声系统。

DTS系统与杜比数字(DolbyDigital)有类似之处,也是一种多声道采用压缩编码技术,将6路甚至更多路的数字声轨同SMPTE(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所规定的时间码同步起来,并直接录制在电影拷贝或其它软件上,音频信号的数字压缩技术,实际上是对线性脉码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再编码过程,DTS能够对6个声道20比特原声质量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

DTS采用CAC(相干声学编码)结构的压缩方式有别于杜比数字的压缩方式,典型的压缩比为3:1,仅为杜比数字的四分之一,原
始信号丢失较少,可保留原来声场中较丰富的细微信号,DTS的96KHZ的取样频率为杜比数字48KHZ的一倍,并轻而易举将数据传输率提高到1411Kbps,比杜比数字的448Kbps 高出了3倍,因此其再现声场在连续性、宽广性和层次性方面都较为理想。

DolbyAC-3/DTS主要性能特点表
类别DolbyAC-3DTS
软件上声道数5.15.1
解码后声道数5.15.1
声道构成LCRSLSRSWLCRSLSRSW
环绕道数双声道双声道
左中右音箱频响20Hz-20KHz20Hz-20KHz
环绕声音箱频响20Hz-20KHz80Hz-20KHz
超低音音箱频响20HZ-120HZ20HZ-80HZ
动态范围105db138db
声道间分离度105db>105db
输出信噪比115db>115db
信号录制数字方式数字方式
大家注意关键词:各声道的频响范围
DolbyAC-3
LCRSLSRSW五个声道全部为全音域的20Hz-20KHz!
超低音声道的频率范围是20HZ-120HZ!
阶段总结:根据DolbyAC-3的技术指标,在极端状态下最理想的配置是:要5只能够还原
20HZ-20KHZ的主/中/环音箱.一只能够还原20HZ-120HZ的超低音音箱.
问题出现了:目前世界上有这样的主/中/环音箱吗?即便有,其价格+体积能被几个人所接受呢?哈哈哈哈哈.............所以说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好了,现在我们来搭配一套最常见的5.1AV系统
主箱落地-频响范围:40HZ-20KHZ
中置-频响范围:80HZ-20KHZ
环绕-频响范围:80HZ-20KHZ
主动超低音箱-频响范围:25HZ-200HZ
普通的带解码AV功放(无分频调节功能)
按照DolbyAC-3的技术指标,这套系统出现什么问题了呢?答:频段丢失!
LR主声道20HZ-40HZ的频段全失!
中置/环绕20HZ-80HZ的频段全失!
低音炮20HZ-25HZ的频段丢失!
可以看出低音炮丢失的细节最少,而主/中/环丢失那么多的细节你能忍受吗???
给AV功放加个分频管理就行了!"就这样具有分频管理功能的AV功放诞生了.它可以把主/中/环不能还原的低频信号分配给低音炮来处理!
阶段总结:因为绝大多数的音箱不能还原该声道的全部低音频响信号,为了不损失或者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应运而生了AV功放的分频管理功能,同时也利用了人耳对100HZ以下的低频信号无方向感的生物特性.实际上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妥协,也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该如何设置系统的分频点了呢?
补充几点说明:
1、高档的AV功放(或解码前级)都具有各声道的独立分频点设置功能,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搭配来设置各声道的不同分频点,例如上面举例的5.1系统,就可以把主箱的分频点设为
40HZ,中置/环绕的分频点设为80HZ,这样更能接近DolbyAC-3的要求.
2、大多数的AV功放只有一个统一的分频点设置,这样为了不丢失频段,只能以中置/环绕最弱处(既频率下限最高的那个箱子)为分频点的最佳设置.
3、关于音箱大小的设置说明:在已经设置了分频点的情况下,如果把主箱设置为大,那么主声道的全部信号全部给主箱,低音炮一点也得不到!除非你的主箱能下潜到比你的低音炮更深,不然,主声道的低频信号就会丢失的更多!
如果把主箱设置为小,那么主声道在分频点以上的信号仍然由主箱来重播,而分频点以下的低频信号就全部交给了低音炮来处理.其他声道的大小设置以此类推!
4、大多数AV功放在低音炮设置里有个选择“BOTH”,可以在主箱设置大得情况下,让低于功放分频点的声音同时从低音炮和主箱出。

最后说说低音炮的截止频率设置:
大多数低音炮的后面板都有这个设置旋钮,一般截止点由40HZ-120~200HZ随意调整.这个钮究竟旋到哪合适呢?-------(题外话: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截止点设在稍高于功放的分频点为好,其实是及其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说请往下看)。

首先要弄清楚在5.1下的低音炮究竟做那些工作?回顾一下前面所述,按照DolbyAC-3的技术指标,这个".1"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声道!这个声道的理论频率范围是20HZ-120HZ.但是可恨的小鬼子为了解决主/中/环频段丢失的问题,通过功放的分频管理,又加入了其它声道的低频信号(请注意是加入,并不是将独立的超低音声道也弄进来进行混合处理).所以,低音炮是一心管二,既干自己应该干的活,又要帮别人干活!(呵呵....没办法,上指下派),然后咱再说
说什么叫做"截止点"?简单的说就是这个"点"决定低音炮的工作频率范围,点以上的它不管,"点"以下的尽全力都管!
那到底这个"点"设在多少合适呢?答:120HZ或者再高一点!!!
理由:
1、DolbyAC-3/DTS的技术指标,超低音声道的频响范围是20HZ-120HZ,制作上限就是120HZ!
2、绝大多数音箱的低频下限都会在120HZ以下,也就是说功放的分频点很少有必要设到120HZ以上!
补充一点:如果播DTS,那么截止点也可以设在80HZ(在功放的分频点低于该值下),因为DTS 超低声道的频响范围是20HZ--80HZ,总之就是以不丢失细节为原则!
但是,切换一次音轨就要去低音炮的屁股后面调一次截止点,看来也够麻烦的,所以还是设在120HZ省心!!!把超重低音箱的频率上限设在其低音频率范围内预留10Hz~15Hz的空间。

设置:
我发现AudioAdjust(音频调节)中有一栏ReferenceLeveloffset(电平偏执)设定:0dB 为看电影;10-15dB为听音乐。

设为10dB时听音乐音效得到大的改善。

没有声压仪暂用手机测定,设定各喇叭的ChannelLevel(声道电平)数值。

方法如上查询:
使用安卓系统手机,电脑下载后手机上安装Tricorder5.12地址
/apk-3426-org.hermit.tricorder/,装好后“ACO”项便是测声压的,除低音炮外,改变声道电平,各个喇叭要测得数值相等。

下一步换掉原有的主箱水晶线,用专业声压仪测各喇叭声压,用试音碟《皇帝位》,《魔鬼颤音》、《家庭影院技术》校正。

二、低音炮的设置:
1、如果有低音炮,而所有其他音箱设置为小,低音炮能力又很出色的话,整个系统的性能将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是说明书的原话),这种情况下,系统缺省设置低音炮为YES,系统将分配所有的低音到低音炮来表现,其他音箱不参与低音的处理;
2、如果有低音炮,所有其他音箱设置为大,这时一个参数会起作用,就是低音炮设置为LEF 还是LEF+main:
1)如果设置成LEF,那么系统将只能把那些设置为小的音箱的低音交给低音炮处理,就是说,如果你把所有音箱设置为大,低音炮又设置为LEF,那么低音炮几乎就没起作用,这样设置是完全错误的。

2)如果设置成LEF+main,系统将使设置为大的音箱和低音炮同时去表现低音,这时,系统的低频将会比较的平衡。

这就是说,如果,将全部的音箱设置为大,低音炮设置为LEF +main,整个系统的所有音箱,包括低音炮在内,都将同时去表现低音。

3、如果有低音炮,其他音箱有设置为大的,也有设置为小的,情况会变的复杂,但是,这也是大家真正要这样做的,一共有如下几个可能性:
1)主箱设置为小,中置设置为大,环绕设置为小,这个不讨论了,没人会这样设置;
2)主箱设置为小,中置设置为小,环绕设置为大,这个也不讨论了;
3)主箱设置为小,中置设置为大,环绕设置为大,这个也不讨论;
4)主箱设置为大,环绕设置为小,中置小。

那么低音炮设置为LEF时,低音炮将只会把分配到环绕和中置的低音表现出来,而不会表现分配到主箱的低频;如果低音炮设置为LEF
+main,那么低音炮将处理环绕和中置的低频信号,也会表现主箱的低频,而主箱也参与表现低频;
5)主箱设置为大,环绕设置为大,中置小。

那么低音炮设置为LEF时,低音炮将只会把分配到中置的低音表现出来,而不会表现分配到主箱和环绕的低频;如果低音炮设置为LEF +main,那么低音炮将处理中置的低频信号,也会表现主箱和环绕的低频,而主箱和环绕也参与表现低频;
6)主箱设置为大,环绕设置为小,中置大。

那么低音炮设置为LEF时,低音炮将只会把分配到环绕的低音表现出来,而不会表现分配到主箱和中置的低频;如果低音炮设置为LEF +main,那么低音炮将处理环绕的低频信号,也会表现主箱和中置的低频,而主箱和中置也参与表现低频;
相位调节和相位切换:
相位调节就是从0-270度的连续或分段调节,而相位切换就仅是0度或180度二种相位分换而已。

为什么需要相位调节,简单的说,当超低音单元发出的低频与其它音箱所发出的低频混合时,如果二者的相位一致或接近,则总低频量感是二者相加的总和。

反之,如果二者的相位相反或接近相反时,总低频量感就会是相减。

理论上当炮与主箱和中置在同一横线上时,其低频相位应该跟主箱和中置相同或接近。

实际上很多因素无法将炮放置在与主箱和中置同一横线上,而是放于角落或侧面较多。

此时可能炮所发出的声音相位就会与其它声道不同。

具备有相位调节就可以地行调整。

0度与180度切换的炮最好摆放在墙角或主音箱之间,尽量靠近主音箱或中置声道。

0-270度无段式或分段式相位调节的炮则摆放位置比较灵活。

调节选择性高。

如何确定调整的相位是正确的呢?您只需用耳朵听选择在低频量感最为丰富的那频段就对了。

备有粉红色
噪声测试碟是非常好的测试软件。

测试20Hz-150Hz各段频率,或者选择单一频率聆听。

仔细比较就可以听出最为丰富的频段。

超低音炮的摆位:
炮也与主音箱一样要注意摆放位置,因为超低音单元也会受到邻近墙面或地面的反射影响,而在某些频率产生增强(正相)作用,也会在某些频率产生抵消(反相)作用。

此外,聆听空间中本来就不可避免的中低频或低频驻波也会影响超低音单元的表现。

所以,当您在选择炮的摆放位置时,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我是否需要借着墙解的低频增强作用来增加超低音单元的量感。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聆听空间原本存在的驻波(左右声道单元引起)是否会跟超低音单元的声波形成增强(正相)或抵消(反相)作用。

就是当我们在摆放炮时,不仅要考虑到炮与左右声道相互之间声波的正相反相问题,还要考虑到炮本身与相邻地面、墙面相互之间所引起的正相反相问题。

有关炮与左右声道之间引起的正相、反相问题可以藉由炮符设的相位调节来解决。

至于炮本身与墙面地面引起的正相、反相问题除了对环境的改动外也仅能藉由炮的摆位来处理。

简单的摆位其实牵涉到许多复杂的考量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邻近的墙面所反射的声波与超低音单元所再生的声波都保持相同的相位,也就是互为正相。

要让超低音单元、地面、侧墙面、后墙面这四股声波都维持正相,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反射声波与超低音单元声波维持在90度相位以内。

如果把90度相位换算成波长,那就是四分之一波长以内。

不过由于声波从单元发出之后会先达到墙面再反射回来,其行进路线已经是二倍,所以我们再把四分之一波长除以二,也就是实际计算时,取八分之一波长即可。

举个例:炮的选择分频点是100Hz,那么我们就取最高的100Hz波长来计算(其它更低的频率都已涵盖在其中)。

100Hz的波长是340米(声波每秒速度大约值)除以100Hz,等于3.4M3.4M 的八分之一波长就是42.5CM。

所以我们就应该把炮放置在距离侧墙、后墙、地面都不超过
42.5CM距离内,这样一来,从炮后墙、侧墙与地面上所反射回来的声波都能够与超低音单元所发出的主声波维持正相关系。

当所有的反射波与主波都成正相关系时,就是低频量咸最丰富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把炮摆在墙角里可以获得最丰富低频量感的原因。

将炮摆放在墙角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由于低频量感非常充足,因此您可以将音量调低,意味着扩大机不必输出那么大的功率,单元也不必运动得那么猛烈,二者有助于降低失真。

根据以上讨论和实际听音,在将前、中、环绕设置为Small(小)、以上分频点不变的情况下,SWmode(低音炮设置)成LET。

看电影时要把低音炮打开,听音乐时(不是很嗨的调子)低音炮音量要减半或不开。

三、用声压仪测试音响:
理论上,音箱标称的是音箱所能释放或表现的声压值,一般只标瞬间的,并不是长时间的.还要看功放是否可以给出此功率.但声压值不能直接用来衡量音响的好坏.
测试:将功放机总音量调到0db,把声压计设置成C计权,慢档,设定声压仪档位80分贝档,然后再测粉红噪音,声压计读数应在这个音量下测得,调整各声道电平,使各声道声压保持在75,喜欢对白突出点的中置可以增加1-2db,低音声道应该大于其他音箱10db左右。

测试麦尽量离开沙发背,确保测试麦30公分球体范围内无遮挡,包括你自己,档在前面声压会下降。

我的惠威6.3HT音响与天龙3310功放搭配,在功放机总音量调到0db,声压仪不能达到75这个值,我想可能功放功率是不够的原因,9千-1万的箱子配6千-7千的功放机怕是还不够好,下一章节将讲到扬声器与功放。

当然只要各个箱子的声压计读数一致就平衡了,没必要非得纠结75db,75db是参考值。

经烧友多次尝试变换设置并比较:“功夫熊猫中的太郎越狱和弹指神功段落;叶问2中甄子丹和洪金宝比武段落;导火线最后的决战段落等感觉音箱设置大或小的5.0各声道声音变化不大,声音细节都差不多,但有一点区别不小,就是设置小后,低频效果更强悍,明显低频的量感和清晰度要好于设置为大的效果。

最后锁定在设置小了,出来的效果,个人比较满意。


音响系统设计理论,面积空间要达到的声压级计算公式,音响功率和面积的算法
就是你想要达到的声压级
知道了你想要达到的声压级以后可以用以下方法
距音箱某米处的最大声压级(SPL)=音箱最大声压级(dB)-20log距离(米)
例如;计算上面的音箱距离10米处的最大声压级,代入上式;
距音箱10米处的最大声压级(SPL)=110(dB)-20log10(米)=90dB 以上的计算公式是在音箱轴线计算的,如与音箱有轴线偏离角,则需再减偏离角的函数,一般在估算时不做要求,在音箱的辐射角的范围内,音箱轴线与辐射角边缘相差6dB,可根据这进行估算。

在室内有多只音箱的情况下,某点的最大声压级(单声道扩声,就是每只音箱的信息是相同的)的手工计算较为复杂,与室内的临界混响有关(含房间的吸音系数和空间大小),与每只音箱到达此点的延时时间有关,简单的讲就是;每只音箱距此点的最大声压级相加的和的函数在加上此点的临界混响时间内的混响声压级与直达声声压级的差(不知这样表述是否可以说清楚),某点的最大声压级=10log(音箱1+音箱2+.......)+(混响声压级-直达声声压级)以上算式有两个条件;一是某只音箱在此点的最大声压级小于此点其它音箱在此点的最大声压级
补充:
扩声系统指标中第一项指标为“最大稳态声压级”,声压级简单讲就是听到的声音大小,单位为dB(分贝),,在设备指标中声压级相差3dB为输出功率相差一倍,音箱的最大声压级(也就是音箱的输出的最大声音)是音箱的额定输出功率(非峰值功率)的函数加上音箱灵敏度之和,计算公式为;
音箱最大声压级(SPL)=音箱的灵敏度(1W/m)+10log音箱的额定输出功率
也就是音箱的输出声音大小是由音箱的额定功率与音箱的灵敏度共同决定的。

例如;某音箱(100w,灵敏度90dB)代入上式;
音箱最大声压级(SPL)=90(1W/m)+10log100=110dB
某音箱(200w,灵敏度87dB)代入上式;
音箱最大声压级(SPL)=87(1W/m)+10log200=110dB
从以上计算可看出,100w,灵敏度90dB的音箱与200w,灵敏度87dB的音箱放出来的声音一样大。

以上的是距音箱1米处的声压级
音响声场设计的最后还应该考虑声压级的计算:声颤动、聚焦、反馈的避免对于声颤动、声聚焦、声反馈带来扩声效果不佳的问题,一些人就只能笼统说音响效果不好,全部归为设备的原因,这样不太恰当,其实它们都应该属于声场的范畴,通常这些问题也不是时时都发生,所以在一般工程中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是发生了这些问题,许多人也意识不到这是声场的不合理造成的,或者就是知道是声场院不合理,也没有办法解决,例如这样的现象,音响系统工作一般都还正常,但偶尔突然在现场能听到有节奏的象脉冲一样的“扑扑”声或“嗡嗡”的声音,通常在中低频段的某一地方最易发生,在厅堂较大时这种声音与直达声相隔较长,让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这就属于声颤动,原因就是:声音在厅堂内相对平行墙壁间来回反射,而墙面的反射性又很强,声能很难减弱,所以要求在
装饰的时候就随时检查厅内有没有出现两个反射性强的大面积平行面,有没有出现太多的玻璃,不锈钢结构,因为这些在装饰单位看来很平常的事情,都有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生;声聚焦发生的弧形面放轩一些大件的装饰物品或悬挂幕布、窗帘等,以降低声聚焦发生的可能性;声反馈的前期预防比较困难,而且设计时也不能准确预见反馈发生的频点,但声反馈的防止对实际应用又比较重要,所以可以靠设计前期进行装饰材料的选用时,分析其在不同频点的吸声系数,并参照混响时间的计算来大致判断,为施工和调试提供必要的参考,专业音响当然要想彻底地解决以上多方面的问题,光靠后期的设备调试来完善,一般要在工程完工后,用信号发生仪及频谱仪对扩声区域靛点进行检测,利用设备的反复调试来弥补声场的不足。

混响时间的计算
对于声场设计而言,一般人能直观理解,同时接触较多的就是混响时间了,因为它是设计中最能控制的量化指标的重要性就在于;如果设计得当,合理的混响时间反映在声场上就会使音响系统的表现非常出色,给人的感觉就是声音饱满圆润,不拖沓,不干扰,可以说如果前面声场设计的要求都能较好地得到满足,混响时间又能控制得好的话,就能使音响效果增色不少,计算之前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混响时间目标值,对于该值的选取一般都根据厅堂的体积和用途。

而在具体的取值上,多数设计从员偏向于将推荐的声场混响时间再取得偏小些,理由是:声场混响时间长了后无法调控,因此有人建议,让厅堂自然声越干越好,希望在调试和使用中,在系统中加入人工混响来达到混响的要求,同时,近年来室内装饰材料的日益更新,吸音系数较高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使得大量厅堂的混响时间普遍偏小,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设计原则的出发点和受客观条件的影响都是不必怀疑的,但是要知道,声场院中的混响声指的是声源产生的自然混响声,它是靠衬托直达声来显示其特殊性的,是声场中的重要特性而在系统使用时加入人工混响,等于把信号中的直达声也一道另入了混响,这时再由音箱播放
出来的声音里,已经没有了录音师希望你听到期的直达声,专业音响尽管录制节目时通常都会加入不同程度的混响,等于破坏了节目源(声源),所以这种方法不仅打乱直达声和混响声之间良好的衬托关系,而且违背了声场混响是为了使房间拥有恰当的“堂音”的目的,这点笔者认为可以提出来,供工程设计售货员们进行一番讨论。

简要的混响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的工程可以在家500Hz或者说kHz处进行细致的计算,各种材料的吸声系数应该严格按照产品参数或建筑材料手册中提供的数据,否则计算结果有可能出入较大,当然对于与推荐值基酊近的计算结果,设计人员不必要过多地去要求装饰单位改进,因为混响时间的要求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绝对值,只要不是悬殊太大就可以了,计算中还应该考虑观众多少对混响时间的影响。

专业音响声场设计的最后还应该考虑声压级的计算,其目的不光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可行的工程电声参数,以利于他们安全正确地使用设备,创造一个健康卫生的听音环境,同时还中为了给音响工程中的电气设计提供依据,为设备的选型提供参考。

在进行声压级计算前,必须选择一个相应合适的环境其准声压级,而基准声压级的选择就必须了解正常人耳的等响曲线,即弗莱切——芒森曲线。

该曲线反映了人耳对不同频率、不同声压的听感响度反应,曲线上的数字表示相应频率和声压下的响度值,单位是:Phono,人耳对相同声压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同样声压级的低频声音在人耳里产生的响度感觉要低于同声压级的高频声音;要想各频段的声音在人耳里产生的响度基本一致,不出现某些频段听感的不足,就必须使声压达到足够的声压级,这就是声压计算时基准声压选取的依据。

用以语言扩声的工程,由于语言信号主要集中在中频段,这里的等响应曲线度相关较小所以基准声压级可以取70~80dB;用于一般音乐重放的音响工程,这个基准声压可以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