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区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考试(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2010.5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图1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台风中心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A.14时B.16时C.19时D.22时
2.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3.下列关于台风说法正确的是()
①台风会带来暴雨和海啸
②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
③台风有百害而无一利
④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⑤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
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紧急警报,成为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
图12是位于25°N附近的某小区域简图。
6月9日北京时间12时40分,A城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且当日该城于B方向日出,C方向日落。
回答4—5题。
4.河流AB段的流向为()A.由西南流向东北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东北流向西南
5.针对该区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B.改良土壤,补充熟石灰,增施化肥
C.禁止陡坡开荒、乱砍滥伐现象D.节约用水,合理排灌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
读图3回答6、7题。
6.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
采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实地勘测技术
7.天津和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同于其他沿海地区的重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B.厄尔尼诺现象引发气候异常
C.经济发达,对地下水需求量林D.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快
图4各坐标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越来越好。
读图4完成8、9题。
8.若仅考虑三种因素,区位条件评价正确
的说法是()
A.B最优
B.H最优
C.F最差
D.D最差
9.若用此图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
最有可能呈带状分布
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
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不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图5“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属于发展国家
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11.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产业部门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第Ⅱ卷
36.(36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1)简述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指出A地年降水量范围。
(6分)
(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请说出其主要表现。
(6分)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3)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10分)
(4)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8分)
(5)分析新疆重视铁路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条件。
(6分)
39.(30分)阅改材料叫答问题。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0.(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著名桥梁设计专家林元培先生表示,伴着中国大陆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材料、设计理念、施工工艺等领域不断创新,建设台湾海峡大桥的技术已切实可行。
大陆方面单向给予台湾多项农产品出口的优惠待遇,使得近来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数量大幅增加,年出口值屡创新高。
而大陆南方各省资源和劳力均很丰富,这跟台湾的情况完全可以互补。
近年来随着两岸直航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大陆已成为台湾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之一。
(3)试说明台湾海峡大桥在建设上应预防的自然环境问题,建军成后对台海间的贸易往来起到的作用。
(10分)
参考答案
第I卷
1—5 CADDC 6—10 BCBBD 11 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1)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分),新疆西部略多于东部(2分)。
400—600毫米(400—800毫米)(2分)。
(共6分)
(2)东部:水土流失(,3分);西部:荒漠化(3分)。
(每空3分,共6分)
(3)特征: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分);
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4分);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4分)。
(共10分)
(4)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2分);海陆交通便利(2分);市场广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4分)。
(共8分)
(5)地形相对简单,建设的工程量不大(2分);地处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2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需求大(2分)。
(共6分)
39.
(3)利:实行轮作可提高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混合农业既为牲畜提供饲料,又为农田提供有机肥。
保护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弊:休耕地使土地利用率相对降低。
(10分)
40.
(3)建设上应预防的自然环境问题:一是注意防地震,二是防台风(4分)建成后对台海问的贸易往来起到的作用有:使台湾出口大陆台旅游更加方便;为两岸问的经贸活动提供又一便捷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