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9.2cm,9.8cm,9.1cm,9.3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 . 9.4cm
B . 9.2cm
C . 9.35cm
D . 9.20cm
2. (2分) (2016八上·宁都期中)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 .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C .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D . 都是噪音
3. (2分) (2016八上·泰山期中) “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路旁风景树
B . 路旁的房子
C . 小明乘坐的动车
D . 铁轨
4. (2分)诗词俗语话科学——对下列现象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其中“霜”的形成属于升华现象
B . “山头开花山脚香,桥下流水桥上凉”——分子扩散运动
C .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 “孤掌难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5. (2分) (2016九上·寮步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①滴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②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喝的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了一层小水珠;③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④春天冰雪消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6. (2分)(2012·南京) 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 . 口中呼出的“白气”
B . 冰冻的衣服晾干
C . 玻璃上的“冰花”
D . 河面上的冰块
7. (2分)在图所示装置中,玻璃容器里的水面在室温下处于刻度a处,当把它迅速放在热水中时,水面将()
A . 一直上升
B . 一直下降
C . 先上升,后下降
D . 先下降,后上升
8. (2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 .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 . 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 . 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9. (2分)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 .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 .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10. (2分) (2017八上·南江月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 . 放大的虚像
B . 放大的实像
C . 缩小的虚像
D . 缩小的实像
11. (2分)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 . 倒立的
B . 放大的
C . 等大的
D . 缩小的
12. (2分)林同学收集了一些与自身相关的数据,其中最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是()
A . 她正常体温约为38℃
B . 她自身的体积约为0.05m3
C . 她正常步行时速度约为5m/s
D . 她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13. (2分) (2015八上·开江月考) 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A . 150 m
B . 140 m
C . 250 m
D . 50 m
14. (2分)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A .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 . 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 .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 .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15. (2分)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 乙,丙,甲
B . 甲,丙,乙
C . 甲,乙,丙
D . 丙,乙,甲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
16. (3分) (2016八上·仙游期中) 6.3m=________km 12cm=________nm;720km/h=________m/s.
17. (3分)(2017·亭湖模拟)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物块的密度.测量物块的质量时,应将物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左/右)盘中.当另一个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接着测出物块的体积为10cm3 ,则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
18. (4分) 1)10nm=________ m;
(2)300ml=________ m3;
(3)2.7g/cm3=________ kg/m3;
(4)20m/s=________ km/h.
19. (3分)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 ;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 .
20. (2分)(2012·扬州)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___(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共2题;共20分)
21. (5分) (2017八下·灯塔期中)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2. (15分) (2017八上·南通期中) 根据要求作图
(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甲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线标出).
(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乙中ABC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丙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四、实验题 (共2题;共15分)
23. (10分) (2018八下·丹阳月考) 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现请你帮他完成如下操作:
①调天平平衡。
②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③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右盘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a图所示);
⑤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b图所示) 。
则:
(1)请补全有关步骤③。
(2)合金块的质量=________g;合金块的体积=________cm3;合金的密度________kg/m3.
(3)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4. (5分)(2016·鼓楼模拟)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薄玻璃板、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丽将棋子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所示。
她观察发现:薄玻璃板中棋子A的像偏高,且无论在白纸上如何移动玻璃板另一侧的棋子B,都无法使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
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丽将上述问题解决后,在玻璃板后面的白纸上移动棋子B,直至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________。
(3)将棋子A靠近玻璃板,再用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白纸上移动,直至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发现棋子B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4)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找到平面镜成像的更多规律,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25. (5分) (2016八下·桑植期中) 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
26. (5分) (2018九上·虹口期末) 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①求水的体积;
②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
③现有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一半。
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作图题 (共2题;共20分) 21-1、
22-1、
22-2、
22-3、
四、实验题 (共2题;共15分)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24-4、
24-5、
五、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25-1、
26-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