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古诗三首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上册三首古诗
1.《示儿》——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释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 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人一旦死去,就本来知道万事万物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
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但悲不见九州同”:“但” 是只是的意思,“九州同” 指全国统一。
只是让诗人感到悲伤的是,没有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
这一句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他将国家的命运看得比自己
的生命还重要。
•“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 指朝廷的军队。
诗人期望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失地。
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宋朝的军队能够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
•“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 是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 是你的父亲,这里是诗人指自己。
诗人叮嘱家人,在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把收复中原的好消息告诉他,即使自己已经死去,依然心系国家的命运,这种爱国情感深沉而真挚。
2.《题临安邸》——林升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解释
•“山外青山楼外楼”:描绘了临安(杭州)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建筑。
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展现出当时南宋都城的繁华和壮丽。
•“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 是临安著名的风景区。
诗人面对西湖边不断的歌舞享乐发出质问,这种歌舞升平的生活什么时候
才能停止呢?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沉迷于享乐,不思收复
失地的愤慨。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 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暗喻当时社会上的奢靡之风。
这种风气让那些达官贵人(游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 是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这里象征着中原地区。
诗人批判南宋统治者在杭州过着纸醉金
迷的生活,简直把杭州当作了北宋的都城汴州,忘记了旧都沦
陷、国土尚未收复的耻辱,辛辣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
安。
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释
•“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 形容愁绪的广大无边。
诗人在辞官离京时,心中有着无尽的离愁。
此时太阳西斜,傍晚的景象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愁绪。
•“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 是诗人的马鞭,“东指” 说明诗人向东出发。
诗人马鞭一挥,从此离开京城,走向远方,有一种前途未卜的茫然之感。
“天涯” 表示距离京城很遥远的地方,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 指落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虽然自己已经辞官离开朝廷,但并不是没有情感的。
•“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化作春天的泥土,还能滋养花朵。
这象征着诗人虽然离开官场,但依然心系国家和社会,愿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就像落花化作春泥滋养花朵一样,体现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