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07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4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文综历史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各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据此回答12—14题。

12.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认为:“西北丝绸之路是与中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和自然状况的发展相关联的……北宋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日加干燥……”,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达,逐渐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的地位。

以下
各项对促成这一变化相关因素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A.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渐趋恶劣B.中国经济中心迁移至东南部地区
C.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扩展D.指南针的使用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3.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对外交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但是历时30年的辉煌却悄然而止,并没有当时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A.明朝商品产量少,无力发展海外贸易
B.航海活动缺乏明确的经济动机
C.西方殖民势力侵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明朝的国内战乱和清军入关
14.清朝处理对外事务的机构,从理藩院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最后演变到外务部,这一转变过程说明了中国()
①逐渐摆脱了闭关锁国的状态②逐渐从天朝上国的观念中清醒过来
③由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④客观上吸收了外国的先进制度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文化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据此回答15—16题。

15.读图5,唐宋诗人分布的变化说明()A.宋朝商业发展导致市民文学兴起
B.经济重心迁移导致文化发达地区变迁
C.宋代的统治者更加重视文化教育
D.宋朝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16.中国古代统治者多次打击佛教,如“三武灭佛”,其原因是()
①佛教广建寺院,耗费大量资财②佛教寺院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
③佛教寺院经济影响官方利益④佛教使人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在世界近代史上,美洲地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此回答17—18题。

17.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
...的是()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欧洲的殖民活动改变了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
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8.北美地区和拉美地区独立前社会状况相同的是()A.宗主国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占据主要地位
C.宗主国在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法国大革命推动了美洲各国的独立运动
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据此回答19—21题。

19.19世纪中期,近代专业教育在中国逐渐兴起。

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受日本明治维新发展教育的影响②传统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的崩溃
③引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的需要④培养近代翻译和外交人才的需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晚清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创办。

这以后高等学校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下关于北京大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创办B.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C.促进了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D.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基地
21.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其背景是()A.“文革”结束后,文化教育领域百废待兴
B.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C.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共中央提出了“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劳动力与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据此回答22—23题。

22.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①促使英国进行海外殖民扩张②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导致城市人口增长④造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3.罗斯福新政中,美国政府为克服危机,增加社会就业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税率,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B.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C.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D.政府投资兴建公共工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7.(33分)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了解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阅读以下材料: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

……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成为秦王朝迅速灭
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

……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依据材料说明秦汉两朝法律制度的不同。

(10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的法律的西方近代法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分)
(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革命过程的完成通常伴随着立法过程的完成。

简要叙述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

(9分)(3)晚清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中国建立近代法律制度而努力奋斗。

简要说明在建立近代法律制度方面,改良派的设想和革命派的实践成果。

这些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9.(28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长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贯彻工业反哺
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
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①说明建国以来农业对于工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6分)
②简述苏联经济建设中,在农业问题上的失误。

(6分)
为促进社会和谐,北京市重点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交通和医疗问题。

随着北京经济发展,200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1.5%。

今年,北京预计安排财政补贴40亿元,对使用公交IC卡剩客给予打折优惠;同时,实施医保新举措: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负担;将肝移植术后抗排导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纳入报销范围,以减轻危重症患者的医疗负担。

(2)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6分)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①读“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图”(图8),说明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主要环境问
题。

(4分)
a ,
b ,
c ,
d 。

②简述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共性原因。

(6分)
40.(30分)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1)近代历史上山东饱受帝国主义侵略。

1914年日本派兵侵入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

简述中国为了收回山东权益进行了哪些斗争。

(7分)
(2)现在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其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产品面向日、韩市场。

试分析其发展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0分)
现代制造业一般是通过航运大进大出,港口“口”的大小是关键,它决定了一个区域物流量的多少。

没有大的港口,产业发展不起来;没有产业作基础,城市群也就发展
不起来,区域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渤海、黄海岸边,几大城市群都在角力国际航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沿海港口群,也力争在东北亚港口竞争中先声夺人。

(3)分析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几大城市群角力国际航运的意义。

(7分)
(4)分析材料中蕴涵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